直轴式全动可变V尾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94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直轴式全动可变V尾运动机构,属于航空技术领域。相比于传统的“菱形机翼+双倾斜垂尾+全动双平尾”布局,减少了一对结构翼面,缩小了飞机横截面面积,明显减小了飞行阻力,降低了外形电磁辐射,提高隐身性能;相比于Y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轴式全动可变V尾运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
,涉及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这是一种变体尾翼两自由度运动机构设计方案,提供了水平尾翼和V形垂尾相互切换的功能,通过一套机构同时提供飞机俯仰、偏航和滚转操纵力矩,广泛适用于变体飞机多功能操纵舵面结构,
[0003]在结构布置方面继承了直轴式全动平尾以往相对成熟技术,技术风险相对较小;构件少,传力直接,传载效率高;并且整套机构内埋布置,无凸出外形构件,具备新一代作战飞机外形隐身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新一代作战飞机高隐身飞翼式布局和高机动V尾布局的设计要求,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构型全动V尾的运动机构方案:高隐身状态,尾翼处于水平状态,等同于全动水平尾翼;高机动状态,尾翼整体向上折翻,等同于全动V形尾翼。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直轴式全动可变V尾运动机构,布置于飞机后机身外侧,包括机身主承力框、机身内侧壁、机身外侧壁、内侧壁滑轨、作动筒支架、叉形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轴式全动可变V尾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布置于飞机后机身外侧,包括机身主承力框、机身内侧壁、机身外侧壁、内侧壁滑轨、作动筒支架、叉形件、滑动接头、折翻作动筒、十字铰、尾翼、摇臂和偏转作动筒;机身主承力框是环形机身横向框板,作为发动机的支撑构件,在环框上沿布置有折翻作动筒连接接头,用于连接折翻作动筒,同时传递尾翼的沿展向的弯矩载荷;机身内侧壁是机身内侧纵向框板,中间有方形通孔,圆弧形的内侧壁滑轨安装在孔边缘上,为作动筒支架提供沿滑轨导向;机身外侧壁是机身外侧纵向框板,中间有长圆形通孔,用于穿过尾翼大轴,长圆形通孔两侧是方形卡槽,用于安装十字铰,靠后腹板上有两组接头铰链,用于安装作动筒支架;作动筒支架是由后侧、外侧和内侧3组耳片接头组成的支撑构件,后侧的接头耳片,用于安装连接偏转作动筒,外侧的接头耳片是用于连接机身外侧壁接头铰链,内侧的耳片接头用于连接叉形件;叉形件是由后侧、上侧和下侧3组耳片接头组成人形连接件,后侧的接头耳片,用于连接作动筒支架,上侧和下侧的接头耳片是用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俊孙青良肖山崔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