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装设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部的支撑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铰链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转轴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太阳能电池板角度的自动调节追踪系统,所述自动调节追踪系统包括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采集吹向太阳能电池板的风压,并输出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采集到的风压进行分析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与转轴传动连接,调整太阳能电池板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调节找到适应风压的最有利位置,解决因风力太大影响太阳能吸收光能的问题,防止因风力太大导致太阳能装置破坏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而太阳能发电则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将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人类对这种新型能源日渐推崇,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装置随处可见,在几十亿年内,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0003]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装置的朝向都是固定的,无论太阳光线和风向如何变化,太阳能板都是朝向一个方向,不能够调节,也不够智能;当太阳能板遇到狂风天气时,其发电效率就会大幅度下降甚至由于受到外部较大荷载时,支架和太阳能板都容易发生损坏。
[0004]因此,太阳能装置能够智能适应风压影响的能力,已经成为装置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将会影响整个太阳能装置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转换效率。人们以往只是通过加固支架来保证太阳能装置遇到狂风时的稳定,这类方法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了能够让太阳能装置更稳定和高效地工作,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单的太阳能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能够自动调节找到适应风压的最有利位置,解决因风力太大影响太阳能吸收光能的问题,防止因风力太大导致太阳能装置破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装设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部的支撑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铰链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转轴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太阳能电池板角度的自动调节追踪系统,所述自动调节追踪系统包括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采集吹向太阳能电池板的风压,并输出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采集到的风压进行分析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与转轴传动连接,调整太阳能电池板角度。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装设有支座底板,所述支座底板通过若干固定装置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基板上;通过增加支座底板与预制混凝土基板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所述智能太阳能装置的抗风、抗压能力,减少风压对所述智能太阳能装置的影响。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采用不锈钢材料构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支座底板的槽位,所述转轴装设在槽位内;所述支撑架插入到支座底板的槽位内部,并通过紧固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多个槽位使得连接更加顺畅和简单,使得易于拼装。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测量实时风速和风
压,并输出相应的抗风信号至控制模块。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风速传感器采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风速传感器测量实时风速、风压和输出抗风信号,并判断抗风信号是否达到预设值,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模块。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包括装设在支撑架上的伺服电机、连接在伺服电机末端由伺服电机驱动旋转的蜗杆以及与蜗杆相啮合传动的蜗轮,所述蜗轮装设在转轴中部,并与转轴一起旋转;所述伺服电机接收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转轴旋转;从而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通过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提高光能接收和转换的效率,还能减小风压。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膨胀螺栓;还可以直接将支座底板与预制混凝土基板浇筑在一起,只需要预留出连接位置即可;使得支座底板与预制混凝土基板的连接更加牢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通过感应模块采集吹向太阳能电池板的风压和风速,将测量到的风速反馈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抗风信号后,进一步判断抗风信号信息是否达到预设值,最后控制模块发出指令给动力模块,动力模块驱动与转轴旋转,将太阳能电池板调整到合适的受风角度,从而起到缓解风力和减少风压的作用,解决了传统太阳能电池板无法适应风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调节追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在图中包括有:
[0021]1、太阳能电池板;2、支撑架;3、转轴;5、自动调节追踪系统;51、感应模块;52、控制模块;53、动力模块;6、支座底板;7、固定装置;8、预制混凝土基板;531、伺服电机;532、蜗杆;533、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实施方式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本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本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本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智能太阳能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太阳能装置
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和装设在太阳能电池板1下部的支撑架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下部与支撑架2上端为单自由度旋转连接,具体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和支撑架2之间通过转轴3铰链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与转轴3固定连接;只要驱动转轴3旋转就可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1面对太阳的角度,可以通过旋转转轴3实现太阳能电池板1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吸收效率。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周围和底部还可以装设有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1进行固定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支撑架2之间通过转轴3铰链连接;这样也能实现上述功能,还可以通过固定架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串联在一起。
[0026]如图3所示,所述智能太阳能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太阳能电池板1角度的自动调节追踪系统5,所述自动调节追踪系统5包括感应模块51、控制模块52和动力模块53,所述感应模块51用于采集吹向太阳能电池板1的风压,并输出至控制模块52,所述控制模块52将采集到的风压进行分析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模块53,所述动力模块53与转轴3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模块53根据控制模块52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转轴3旋转,调整太阳能电池板1角度。
[0027]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模块51可以装设在太阳能电池板1一侧,固定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和装设在太阳能电池板(1)下部的支撑架(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和支撑架(2)之间通过转轴(3)铰链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与转轴(3)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太阳能电池板(1)角度的自动调节追踪系统(5),所述自动调节追踪系统(5)包括感应模块(51)、控制模块(52)和动力模块(53),所述感应模块(51)用于采集吹向太阳能电池板(1)的风压,并输出至控制模块(52),所述控制模块(52)将采集到的风压进行分析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模块(53),所述动力模块(53)与转轴(3)传动连接,调整太阳能电池板(1)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底部装设有支座底板(6),所述支座底板(6)通过若干固定装置(7)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基板(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适应风压的智能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采用不锈钢材料构件;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用于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和支座底板(6)的槽位,所述转轴(3)装设在槽位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龙,何珩,王倩,罗建力,冷清佑,胡斌,江超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合锦嘉泓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