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缝带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078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申请涉及一种贴缝带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涉及贴缝带生产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竖直设置且顶部为开口结构的罐体以及均设置在罐体上的液力组件、搅拌组件和调节组件,搅拌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搅拌组件用于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罐体底壁内开设有液力腔,液力组件用于为液力腔内提供液体,且用于调节液力腔内的水压;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搅拌组件的工作状态,且搅拌组件的启动数量随液力腔内液体的水压而变化。本申请能够改善贴缝带的加工成本。加工成本。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缝带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贴缝带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贴缝带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贴缝带是一种用于修补沥青路面裂缝的材料,通常是将沥青和沥青改性剂等原料投入搅拌设备中进行加热搅拌,拌和完成经过冷却后再压制成型。
[0003]现有一搅拌设备包括竖直设置且顶部为开口结构的罐体、设置在罐体上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以及安装在罐体上且用于驱动搅拌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电机;将沥青与沥青改性剂等原料放入罐体中,接着启动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搅拌杆转动,使得搅拌轴对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0004]上述原料搅拌的过程中,当罐体内原料的液位较低时,部分搅拌轴位于原料上方,使得电机在启动的情况下,位于原料上方的部分搅拌杆无法对原料进行搅拌,导致电机工作时需要的能耗较高,进而导致贴缝带加工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贴缝带的加工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贴缝带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贴缝带的加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贴缝带的加工系统,包括竖直设置且顶部为开口结构的罐体以及均设置在罐体上的液力组件、搅拌组件和调节组件,搅拌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搅拌组件用于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罐体底壁内开设有液力腔,液力组件用于为液力腔内提供液体,且用于调节液力腔内的水压;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搅拌组件的工作状态,且搅拌组件的启动数量随液力腔内液体的水压而变化。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料加入罐体中,施工者启动液力组件,通过液力组件对液力腔内的水压进行调节,使得调节组件在液力腔内水压的作用下控制与原料抵接的搅拌组件处于启动状态,且液力腔内水压越大,处于启动状态的搅拌组件数量越多,避免全部的搅拌组件均处于启动状态,从而改善了贴缝带的加工成本。
[0008]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管、同轴设置在罐体内且位于搅拌管与罐体之间的挡板、沿罐体径向设置并插设在挡板上的搅拌杆,位于罐体内最上方的搅拌管、位于罐体内最下方的搅拌管均绕自身轴线与罐体转动连接,相邻搅拌管之间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位于罐体内最上方的挡板、位于罐体内最下方的挡板均绕自身轴线与罐体转动连接,相邻挡板之间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搅拌杆靠近搅拌管的一端与搅拌管固定连接,搅拌杆远离搅拌管的一端位于挡板与罐体之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基于液力腔内的水压驱使搅拌杆转动,进而使得搅拌杆带动挡板、搅拌管转动,使得处于转动状态的搅拌杆、搅拌管、挡板均对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0010]可选的,所述所述搅拌杆内开设有滑动腔,液力组件还用于为滑动腔内供水;搅拌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搅拌杆上且与搅拌杆转动连接的套环、均固定设置在套环上的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第一伸缩板固定端内部、第二伸缩板固定端内部均与滑动腔内部连通;第一伸缩板固定端与靠近自身的第二伸缩板固定端之间留有距离,且第一伸缩板活动端一侧能够与靠近自身的第二伸缩板活动端一侧抵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腔内的水能够进入第一伸缩板固定端与第二伸缩板固定端内,使得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伸缩板处于延伸状态,进而使得第一伸缩板活动端能够与相邻的第二伸缩板活动端在水平面内沿周向发生相互靠近的碰撞,进而使得碰撞后的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伸缩板能够发生转动,处于转动状态的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伸缩板能够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均对原料起到搅拌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原料的搅拌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搅拌杆内开设有气腔,气腔位于挡板与罐体侧壁之间,罐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气腔内进行供气的供气组件;挡板与罐体侧壁之间预设有水;调节组件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搅拌杆一一对应,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管,一端插设在搅拌杆上且与气腔连通,调节管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搅拌杆;调节板,一端插设在调节管上且沿搅拌杆的长度方向与调节管滑动连接,调节板用于控制气腔与搅拌杆外部的连通面积;滑块,沿搅拌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动腔内,且滑块始终位于第一伸缩板远离搅拌管的一侧、第二伸缩板远离搅拌管的一侧;连接杆,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连接杆沿搅拌杆的长度方向与搅拌杆滑动连接;弹簧,设置在滑动腔内,且位于滑块靠近搅拌管的一侧,弹簧与滑块、搅拌杆均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力组件将水提供至滑动腔后,滑块在水的推动作用下远离搅拌管,滑块在滑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板移动,挡板在移动过程中调节气腔与搅拌杆外部的连通面积,使得液力腔内的水压越大,搅拌管内的水位越高;且搅拌管内的水位在升高的过程中,每个滑动腔内的水压均不同,且每个滑动腔内的水压均逐步提升,使得滑块处于移动状态,进而使得气腔与外界的连通面积逐渐增加,从而使得调节管内排出的气体逐渐增多,进而使得单个搅拌杆的搅拌速度在逐渐提升;使得在罐体内原料增多的过程中,处于转动状态的搅拌杆的数量在增多,同时单个搅拌杆的转动速度也在提升,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原料的搅拌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第一供气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搅拌管一一对应,第一供气管同轴设置在对应的搅拌杆内,相邻第一供气管转动连接,最下方的第一供气管向下延伸至罐体外部且与罐体转动连接;第二供气管设置有若干个,且与第一供气管、气腔均一一对应,第二供气管设置在搅拌杆内,且一端与气腔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供气管连通;最下方的第一供气管底端设有气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源依次通过第一供气管、第二供气管为对应的气腔内提供气体。
[0016]可选的,所述滑动腔与搅拌管内部连通;液力腔内壁上开设有与搅拌管连通的连通孔;液力组件包括泵机、均插设在罐体上且均与液力腔连通的进液管和排液管,进液管管
径大于排液管管径;泵机安装在进液管上,且进液管一端设有水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泵机的功率控制进液管的进水流量,当进液管内的进水流量大于排液管内的排水流量时,液力腔内的水持续增加,进而使得液力腔内的水压能够逐渐升高,从而使得液力腔内的水能够通过连通孔进入搅拌管内。
[0018]可选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回收组件,回收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最上方挡板与罐体侧壁之间的密封板、回收管,密封板与罐体固定连接、与靠近自身的挡板转动连接;回收管一端插设在罐体上,且位于罐体侧壁与挡板之间,回收管另一端插设在罐体底壁上,且位于挡板远离密封板的一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进入罐体侧壁与挡板之间后,可通过回收管进入罐体内部的原料中,使得气体从罐体顶部开口处排出,且气体在原料内流动过程中,气体能够对原料起到一定的扰动、搅拌作用。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贴缝带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贴缝带的加工工艺,包括一下步骤:聚酯纤维丝线预处理:按照贴缝带生产所需规格铺设并且进行加热烘干,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缝带的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且顶部为开口结构的罐体(1)以及均设置在罐体(1)上的液力组件(2)、搅拌组件(3)和调节组件(4),搅拌组件(3)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搅拌组件(3)用于对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罐体(1)底壁内开设有液力腔(11),液力组件(2)用于为液力腔(11)内提供液体,且用于调节液力腔(11)内的水压;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搅拌组件(3)的工作状态,且搅拌组件(3)的启动数量随液力腔(11)内液体的水压而变化;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同轴设置在罐体(1)内的搅拌管(31)、同轴设置在罐体(1)内且位于搅拌管(31)与罐体(1)之间的挡板(33)、沿罐体(1)径向设置并插设在挡板(33)上的搅拌杆(32),位于罐体(1)内最上方的搅拌管(31)、位于罐体(1)内最下方的搅拌管(31)均绕自身轴线与罐体(1)转动连接,相邻搅拌管(31)之间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位于罐体(1)内最上方的挡板(33)、位于罐体(1)内最下方的挡板(33)均绕自身轴线与罐体(1)转动连接,相邻挡板(33)之间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搅拌杆(32)靠近搅拌管(31)的一端与搅拌管(31)固定连接,搅拌杆(32)远离搅拌管(31)的一端位于挡板(33)与罐体(1)之间;所述搅拌杆(32)内开设有滑动腔(322),液力组件(2)还用于为滑动腔(322)内供水;搅拌组件(3)还包括套设在搅拌杆(32)上且与搅拌杆(32)转动连接的套环(34)、均固定设置在套环(34)上的第一伸缩板(35)和第二伸缩板(36),第一伸缩板(35)固定端内部、第二伸缩板(36)固定端内部均与滑动腔(322)内部连通;第一伸缩板(35)固定端与靠近自身的第二伸缩板(36)固定端之间留有距离,且第一伸缩板(35)活动端一侧能够与靠近自身的第二伸缩板(36)活动端一侧抵接;所述搅拌杆(32)内开设有气腔(321),气腔(321)位于挡板(33)与罐体(1)侧壁之间,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气腔(321)内进行供气的供气组件(5);挡板(33)与罐体(1)侧壁之间预设有水;调节组件(4)设置有若干个,且与搅拌组件(3)一一对应,调节组件(4)包括:调节管(41),一端插设在搅拌杆(32)上且与气腔(321)连通,调节管(41)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搅拌杆(32);调节板(42),一端插设在调节管(41)上且沿搅拌杆(32)的长度方向与调节管(41)滑动连接,调节板(42)用于控制气腔(321)与搅拌杆(32)外部的连通面积;滑块(45),沿搅拌杆(3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动腔(322)内,且滑块(45)始终位于第一伸缩板(35)远离搅拌管(31)的一侧、第二伸缩板(36)远离搅拌管(31)的一侧;连接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嘉祺郑倩徐泉心刘晓斌刘跃任欢欢张拯刘杰军薄秀峰殷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喜跃发国际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