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76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热交换器和蒸发器;热交换器内设置交叉风道,交叉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蒸发器与第二风道的进口端之间还安装有水冷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风道的出口端与第二风道的进口端之间安装水冷换热器,使得从回风口回流的高温高湿空气会在热交换器内跟从水冷换热器出来、经过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高温高湿的空气温度得到快速下降并提高相对湿度,该状态的空气再经过蒸发器时可除湿量会更大,并且因为空气温度下降,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会降低,从而不超过压缩机所设计的最高蒸发温度,缩减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高装置的适用范围。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空气处理
,特别是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室内温泉为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或者采光,很多项目会进行阳光房设计,该类工程项目中在夏天使用时,室内一开始都会处于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最高有可能高于40度以上。
[0003]除湿热泵一般室内条件均要求在32度以下(按国家标准要求),如除湿机组在阳光房等高温高湿条件下运行时容易出现高压报警;吸气过热、温度过高和超过压缩机运行范围会使压缩机不正常运行,损坏压缩机。因此,现在一般的做法是需要运行其它空调设备将环境温度降下来后才运行除湿热泵装置,而这样的操作复杂,初期投入成本高。
[0004]如公开号为CN201569093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温泉水疗馆内高温高湿空气的节能利用系统,其在说明书第0025段记载了“室外新空气和部分温泉室内湿热空气组成的混合空气进入蒸发器,使其温度下降,暖水汽凝结成冷水滴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使混合空气干爽,实现除湿功能”,由此可见,该系统是先将室外新空气和室内湿热空气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气流直接经过蒸发器除湿。在夏天时,室内空气在最开始会处于一个高温状态(高于40度以上),若直接通过蒸发器,会使得压缩机不正常运行,损坏压缩机。
[0005]又如本申请的同一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一种带有净化消毒的除湿热泵设备(公开号:CN216557448U),当该设备应用在室内温泉时,室内的高热气流从回风口进入后经过风阀直接与蒸发器接触,室内的高热气流容易超过压缩机运行范围而出现压缩机不正常运行的情况,除湿热泵设备的使用范围受限。
[0006]因此,亟待一种能够提高适用范围,减少室内高热气流损坏压缩机风险的除湿热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
[0008]本技术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回流室内空气的回风口、将室外空气引入除湿热泵装置内的新风口、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排风口和向室内输送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口,所述箱体内安装热交换器、蒸发器、控制器、加热装置、送风机和排风机;所述热交换器内设置交叉风道,所述交叉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进口端连通并形成第一风路,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风路上,第二风道的进口端还安装有水冷换热器,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端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并形成第三风路。本实用新
型通过将回风口与热交换器的第一风道连通,第一风道的出口端与第二风道的进口端之间安装水冷换热器,使得从回风口回流的高温高湿空气会在热交换器内跟从水冷换热器出来、经过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高温高湿的空气温度得到快速下降并提高相对湿度,该状态的空气再经过蒸发器时可除湿量会更大,并且因为空气温度下降,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会降低,从而不超过压缩机所设计的最高蒸发温度,缩减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进口端连通并形成第二风路,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之间部分重叠,所述水冷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重叠处。新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目的是缺少室内的新风比例,同时,水冷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重叠处可以降低室外新风的温度。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口与第一风道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回风腔,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回风腔顶部,所述排风口同样设置在回风腔顶部,所述排风机安装在所述排风口上,所述排风机用于将部分回流进所述回风腔内的室内气流排出室外。室内空气通过送风机从室内抽到装置内,部分会通过排风机排到室外,然后剩下需要处理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到除湿用蒸发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器与水冷换热器之间还安装有过风阀,所述新风口上安装有新风阀,所述过风阀与新风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室外新风的温湿度为最有利而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控制器能够关闭新风阀,从而使回流进所述回风腔的室内空气能够直接从排风口排出,并引入新风来调节室内空气的温湿度。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和送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三风路上。降温后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升温,最后经过送风机送回室内。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器为显热交换器或全热交换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水热换热器和再热冷凝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回风口与热交换器的第一风道连通,第一风道的出口端安装水冷换热器,使得从回风口回流的高温高湿空气会在热交换器内跟从水冷换热器出来、经过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高温高湿的空气温度会得到快速下降并提高相对湿度,该状态的空气再经过蒸发器时可除湿量会更大,并且因为空气温度下降,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会降低,从而不超过压缩机所设计的最高蒸发温度,缩减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气流流向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箱体,11

回风口,12

新风口,13

排风口,14

送风口,15

热交换器,16

蒸发器,17

控制器,3011

水热换热器,3012

再热冷凝器,302

送风机,151

第一风道,152

第二风道,100

第一风路,200

第二风路,130

排风机,101

第一过风腔,102

第二过风腔,103

第三过风腔,104

第四过风腔,105

第五过风腔,106

混合腔,107

回风腔,108

送风
腔,2

水冷换热器,3

过风阀,4

新风阀,5

冷媒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回流室内空气的回风口(11)、将室外空气引入除湿热泵装置内的新风口(12)、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排风口(13)和向室内输送除湿后的空气的送风口(14),所述箱体(1)内安装热交换器(15)、蒸发器(16)、控制器(17)、加热装置、送风机(302)和排风机(130);所述热交换器(15)内设置交叉风道,所述交叉风道包括第一风道(151)和第二风道(15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11)与所述第一风道(151)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5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风道(152)的进口端连通并形成第一风路(100),所述蒸发器(16)安装在所述第一风路(100)上,第二风道(152)的进口端还安装有水冷换热器(2),所述第二风道(152)的出口端与所述送风口(14)连通并形成第三风路(3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12)与所述第二风道(152)的进口端连通并形成第二风路(200),所述第一风路(100)与第二风路(200)之间部分重叠,所述水冷换热器(2)安装在所述第一风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伯基陈永光欧阳浩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浪仕水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