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框架,包括主框架,在主框架的中间部位设有鼻梁架和鼻托,在主框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铰链架,在每个铰链架的内侧均设有一个铰链件,每个铰链架均通过一个铰链件连接有一个支脚,在其中一个支脚正对铰链架的端头处开设有嵌入槽,在嵌入槽内插设有嵌入块,在嵌入块的内端面设有置物框,在置物框上开设有多个溢胶孔,在嵌入块靠近置物框一端的内边缘处设有若干个与支脚卡接的卡块,在置物框内部设有RFID标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减少人工核对出现的错误,提高售后服务核对效率,避免客户和服务人员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服务人员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服务人员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眼镜框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眼镜框架销售过程中,需要将眼镜框架支脚处的型号和编码等信息记录下来,以便于使用者售后服务。
[0003]目前市场上的眼镜框架的型号和编码等信息一般打印在支脚的内边上,在售后服务时一般由店员采用人工肉眼核对方式进行眼镜框架的信息核对,人工核对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导致客户和服务人员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并且人工核对的效率也不如机器核对效率高。其中,机器核对一般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来实现,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来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
[0004]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眼镜框架上的技术方案,即通过前期将RFID标签置于眼镜框架的支脚内,实现眼镜框架的基础信息存储,后期在售后服务中,采用机器核对的方式去核对眼镜框架的信息,从而实现提高核对效率和避免人工核对产生错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框架,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框架,包括主框架,在所述主框架的中间部位设有鼻梁架和鼻托,在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铰链架,在每个所述铰链架的内侧均设有一个铰链件,每个所述铰链架均通过一个铰链件连接有一个支脚,在其中一个所述支脚正对铰链架的端头处开设有嵌入槽,在所述嵌入槽内插设有嵌入块,在所述嵌入块的内端面设有置物框,在所述置物框上开设有多个溢胶孔,在所述嵌入块靠近置物框一端的内边缘处设有若干个与支脚卡接的卡块,在所述置物框内部设有RFID标签,且所述RFID标签通过粘合剂与所述置物框连接在一起。
[0008]优选地,所述支脚靠近铰链架的一端为直板状,且开设在其中一个支脚上的嵌入槽与嵌入块及卡块相适配。
[0009]优选地,所述嵌入块和卡块为一体式设计。
[0010]优选地,所述置物框和嵌入块为一体式设计。
[0011]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为无源电子标签,且RFID标签内存储有眼镜框架的型号、编码信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在支脚的端头设一嵌入块,在嵌入块携带上存储有眼镜框信号和编码等信息的RFID标签,随后将RFID标签置于眼镜框架的支脚内,在售后服务需要核对眼镜框信号和
编码等信息时,可通过相应的阅读器来与RFID标签之间建立非接触式通信来核对这些信息,无需再用人工肉眼来核对这些信息,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核对出现的错误,大大提高售后服务核对效率,避免了客户和服务人员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展示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嵌入块、置物框和RFID标签分解图。
[0018]图中:1、主框架;2、铰链架;3、支脚;4、铰链件;5、鼻梁架;6、鼻托;7、嵌入块;8、置物框;9、溢胶孔;10、卡块;11、RFID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图4所示,一种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框架,包括主框架1,在主框架1的中间部位设有鼻梁架5和鼻托6,在主框架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铰链架2,在每个铰链架2的内侧均设有一个铰链件4,每个铰链架2均通过一个铰链件4连接有一个支脚3,在其中一个支脚3正对铰链架2的端头处开设有嵌入槽,在嵌入槽内插设有嵌入块7,在嵌入块7的内端面设有置物框8,在置物框8上开设有多个溢胶孔9,在嵌入块7靠近置物框8一端的内边缘处设有若干个与支脚3卡接的卡块10,在置物框8内部设有RFID标签11,且RFID标签11通过粘合剂与置物框8连接在一起。
[0021]作本技术的一种优选例:支脚3靠近铰链架2的一端为直板状,开设在其中一个支脚3上的嵌入槽与嵌入块7及卡块10相适配。其中,嵌入块7与支脚3的嵌入槽适配,可将嵌入块7的卡块10端面对准嵌入槽的卡槽端,挤压嵌入块7实现卡块10的卡入,从而实现嵌入块7和支脚3之间的连接。
[0022]作本技术的一种优选例:置物框8由一个矩形边框与一个矩形内直板组成,其中,矩形内直板设置在矩形边框内部,并将矩形边框内腔分隔成了前、后两个腔室。具体地说,在矩形内直板上对应开着多个溢胶孔9,通过溢胶孔9实现前腔室与后腔室的连通;RFID标签11置于前腔室内,并通过粘合剂黏合在置物框8的矩形内直板上。其中,开设在矩形内直板上的多个溢胶孔9除了起到连通置物框8的前腔室与后腔室作用外,还可以起到过流黏合剂的作用,防止过多的黏合剂停留在矩形内直板上,造成RFID标签11局部鼓包。
[0023]作本技术的一种优选例:嵌入块7和卡块10为一体式设计,且卡块10具有弹性使其能卡接至嵌入槽的卡槽内。
[0024]作本技术的一种优选例:置物框8和嵌入块7为一体式设计。
[0025]作本技术的一种优选例:RFID标签11为无源电子标签,且RFID标签11内存储有眼镜框架的型号、编码信息。其中,RFID标签11为无源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不携带电源,因此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该技术在服饰中已有广泛应用,对于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赘述,采用RFID标签11存储眼镜框架型号、编码等信息,方
便售后服务的信息核对。
[0026]本技术通过在支脚的端头设一嵌入块,在嵌入块携带上存储眼镜框架信号、编码等信息的RFID标签,随后将该RFID标签置于眼镜框架的支脚内,在售后服务需要核对眼镜框信号和编码等信息时,可通过相应的阅读器来与RFID标签之间建立非接触式通信来核对这些信息,无需再用人工肉眼去核对这些信息,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核对出现的错误,大大提高售后服务核对效率,避免了客户和服务人员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0027]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电子标签的眼镜框架,包括主框架(1),在所述主框架(1)的中间部位设有鼻梁架(5)和鼻托(6),在所述主框架(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铰链架(2),在每个所述铰链架(2)的内侧均设有一个铰链件(4),每个所述铰链架(2)均通过一个铰链件(4)连接有一个支脚(3),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支脚(3)正对铰链架(2)的端头处开设有嵌入槽,在所述嵌入槽内插设有嵌入块(7),在所述嵌入块(7)的内端面设有置物框(8),在所述置物框(8)上开设有多个溢胶孔(9),在所述嵌入块(7)靠近置物框(8)一端的内边缘处设有若干个与支脚(3)卡接的卡块(10),在所述置物框(8)内部设有RFID标签(11),且所述RFID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才家,梅贤众,吴汉,李名华,程冬冬,张志凌,陈榆,董安鼎,罗睿文,余才创,
申请(专利权)人:通山县创盛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