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鬼臼毒素纳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新辅料和新剂型领域,涉及鬼臼毒素
‑
芴甲醇前药及其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具体涉及具有肿瘤还原响应特性的鬼臼毒素
‑
芴甲醇前药及其自组装纳米粒在制备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PPT)是小蘖科鬼臼属植物华鬼臼的根和茎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木酚素,又称鬼臼素、鬼臼毒、鬼臼脂素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活性最为显著,研究表明鬼臼毒素对多种肿瘤均有较为理想的抑制效果。
[0003]虽然鬼臼毒素具有非常可观的抗肿瘤潜力,但截至目前尚未能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得到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鬼臼毒素水溶性极差,使其溶液很难达到预期的最佳治疗浓度。另一方面,由于其作用机制多样且复杂,非常容易出现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这两方面的障碍严重限制着鬼臼毒素的应用。目前,它在临床中仅被制成酊剂用于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因此,如果鬼臼毒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肿瘤治疗剂
‑
具有π电子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小分子前药,其特征在于,以抗肿瘤治疗剂和具有π电子共轭结构的化合物通过肿瘤特异性响应的连接键相连;所述的抗肿瘤治疗剂为含有活性羟基的抗癌治疗剂,选自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紫杉烷类化合物、蒽环类化合物或喜树碱类化合物,所述的肿瘤特异性响应的连接键包括二硫键、单硫键、三硫键、单硒键、二硒键、酯键或酰胺键,所述的具有π电子共轭结构的化合物为9
‑
芴甲醇、2
‑
(9
‑
芴基)乙醇、9
‑
芴乙酸、联苯醇、双酚芴、1
‑
芘甲胺或1
‑
芘甲醇。2.鬼臼毒素
‑
芴甲醇小分子前药,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R为SS,CH2SSCH2或CH2CH2SSCH2CH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鬼臼毒素
‑
芴甲醇小分子前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二硫键的二酸化合物Ⅱ发生脱水反应,得到酸酐化合物Ⅲ;(2)在催化剂作用下,酸酐化合物Ⅲ与9
‑
芴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中间产物Ⅳ;(3)在催化剂作用下,中间产物Ⅳ与鬼臼毒素发生酯化反应,得到鬼臼毒素
‑
芴甲醇前药Ⅰ;反应式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20
‑
35℃,时间为1
‑
8h;
步骤(2)中,酸酐化合物Ⅲ与9
‑
芴甲醇的摩尔比为1:1
‑
3:1;催化剂为4
‑
二甲氨基吡啶,酸酐化合物Ⅲ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
‑
0.3;反应温度为20
‑
40℃,时间为8
‑
48h;步骤(3)中,中间产物Ⅳ与鬼臼毒素的摩尔比为5:1
‑
1:5;催化剂为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
‑
羟基苯并三唑和4
‑
二甲氨基吡啶,中间产物Ⅳ、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
‑
羟基苯并三唑与4
‑
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
‑
3:1
‑
3:0.05
‑
0.3;反应温度为20
‑
40℃,时间为12
‑
60h。5.权利要求2所述的鬼臼毒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聪,王馨慧,王悦全,邱倩,廖蕊,何仲贵,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