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58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第一缓冲组件、第一水平板、弧形板、第二缓冲组件、第一竖板、弹性杆、第三缓冲组件和滑杆,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管廊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弹性杆设置在所述管廊主体的侧面,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管廊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一竖板用于均匀分散地面载荷或地震等对所述管廊主体的冲击,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所述弹性杆、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所述滑杆通过形变或位移削弱所述管廊主体受到的冲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削弱地面载荷和地震对所述管廊主体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管廊
,尤其是涉及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设置在其中,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0003]目前的地下管廊绝大部分采用浅埋式地下结构,由于埋深较小,其顶部受到车辆荷载、爆炸荷载、机械荷载等后非常容易受损。此外,在发生地震时,管廊会在地震纵波和横波中随周围土体一起运动,由于不同土层的变形能力不同,管廊受力不均会出现弯曲变形、产生裂缝甚至坍塌等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安装在管廊里面的管道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丧失城市运转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所述管廊主体的顶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设有多个弧形板,各所述弧形板的两个端部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管廊主体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二缓冲组件,相邻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通过交叉设置的弹性杆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管廊主体底部并锚固;所述管廊主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三缓冲组件中设有多个竖直的滑杆,所述滑杆可沿水平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廊主体,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管廊主体之间设有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端部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填充减震泡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汪吉青李文坚王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