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补光装置及布氏硬度计标准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50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机补光装置,包括外筒和导向移动装配于外筒下端的内筒,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内筒上下移动的内筒驱动机构,内筒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围成自下而上口径逐渐变小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锥形相机贯穿通道锥度的锥度调节机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圈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组,每个补光灯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相机进行补光的相机补光装置及使用该相机补光装置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置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置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机补光装置及布氏硬度计标准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机拍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机补光装置及使用该相机补光装置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

技术介绍

[0002]布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铸铁、钢材、有色金属及软合金等材料的硬度测定,布氏硬度试验是所有硬度试验中压痕最大的一种试验法,它能反映出材料的综合性能,不受试样组织显微偏析及成分不均匀的影响,所以它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硬度试验法。通常布氏硬度计由标准硬度块进行校准,而能够对标准硬度块进行校准的布氏硬度计称为布氏硬度计标准机或者标准布氏硬度计。
[0003]现有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如中国专利CN209727675U公开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该布氏硬度计标准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由加载机构驱动而能够上下移动的滑轨座,滑轨座上设置有导向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导轨,直导轨上导向移动装配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并列布置有布氏压头和拍摄装置,滑轨座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驱动安装座往复直线移动的安装座驱动机构,拍摄装置为竖向布置的工业相机。
[0004]使用时, 安装座在安装座驱动机构驱动下可以沿直导轨往复移动,需要对待试验工件或标准硬度块等待压件施压时,安装座带动布氏压头移动至待压件的上方,加载机构带动布氏压头下行而对待压件施压,施压结束后,加载机构带动布氏压头上行,安装座驱动机构驱动安装座移动,安装座带着拍摄装置移动至待压件的上方,通过拍摄装置对待压件拍摄从而获取压痕信息。现有的这种布氏硬度计标准机存在的问题在于:使用环境中,缺少相应的补光设备,由于光线问题,而导致工业相机难于拍摄出理想的图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相机进行补光的相机补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相机补光装置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相机补光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相机补光装置,包括外筒和导向移动装配于外筒下端的内筒,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内筒上下移动的内筒驱动机构,内筒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围成自下而上口径逐渐变小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锥形相机贯穿通道锥度的锥度调节机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圈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组,每个补光灯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
[0007]进一步的,外筒上开设有导向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筒导向槽,内筒上固定有沿内筒径向由对应外筒导向槽外侧穿出的导向杆,内筒驱动机构包括与导向杆传动连接的第一电动推杆。
[0008]进一步的,角度调节件为中空的环状气囊结构,角度调节件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角度调节件的下侧壁围成所述锥形相机贯穿通道,锥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角度调节件内
孔相通的气管及用于向气管抽放气的气泵。
[0009]进一步的,角度调节件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调节板,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由各调节板围成,各调节板的下端与内筒下端铰接相连,各补光灯组的补光灯均匀分布于对应的调节板内壁上,锥度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板对应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内筒铰接相连,另外一端与对应调节板上端外侧铰接相连。
[0010]进一步的,各补光灯组的补光灯均与调节板的内壁铰接相连,各补光灯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而使得补光灯能够上下摆动,内筒上还是设置有驱动对应补光灯上下摆动的补光灯角度调节机构。
[0011]进一步的,各补光灯的上端设置有上侧穿线鼻,各补光灯的下端设置有下侧穿线鼻,补光灯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各补光灯组对应设置的由电机驱动的卷绳筒,每个补光灯组的各补光灯的上侧穿线鼻中穿连有第一弹性拉绳,每个补光灯组的各补光灯的下侧穿线鼻中穿连有第二弹性拉绳,第一弹性拉绳的两端缠绕连接于对应卷绳筒的一端,第二弹性拉绳的两端缠绕连接于对应卷绳筒的另外一端,第一弹性拉绳与卷绳筒的缠绕方向和第二弹性拉绳与卷绳筒的缠绕方向相反。
[0012]本专利技术中布氏硬度计标准机的技术方案为:布氏硬度计标准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由加载机构驱动而能够上下移动的滑轨座,滑轨座上设置有导向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导轨,直导轨上导向移动装配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并列布置有布氏压头和相机,滑轨座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驱动安装座往复直线移动的安装座驱动机构,布氏硬度计标准机还包括相机补光装置,相机补光装置包括外筒和导向移动装配于外筒下端的内筒,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内筒上下移动的内筒驱动机构,内筒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围成自下而上口径逐渐变小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锥形相机贯穿通道锥度的锥度调节机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圈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组,每个补光灯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
[0013]进一步的,角度调节件为中空的环状气囊结构,角度调节件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角度调节件的下侧壁围成所述锥形相机贯穿通道,锥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角度调节件内孔相通的气管及用于向气管抽放气的气泵。
[0014]进一步的,角度调节件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调节板,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由各调节板围成,各调节板的下端与内筒下端铰接相连,各补光灯组的补光灯均匀分布于对应的调节板内壁上,锥度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板对应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内筒铰接相连,另外一端与对应调节板上端外侧铰接相连。
[0015]进一步的,各补光灯组的补光灯均与调节板的内壁铰接相连,各补光灯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而使得补光灯能够上下摆动,内筒上还是设置有驱动对应补光灯上下摆动的补光灯角度调节机构,各补光灯的上端设置有上侧穿线鼻,各补光灯的下端设置有下侧穿线鼻,补光灯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各补光灯组对应设置的由电机驱动的卷绳筒,每个补光灯组的各补光灯的上侧穿线鼻中穿连有第一弹性拉绳,每个补光灯组的各补光灯的下侧穿线鼻中穿连有第二弹性拉绳,第一弹性拉绳的两端缠绕连接于对应卷绳筒的一端,第二弹性拉绳的两端缠绕连接于对应卷绳筒的另外一端,第一弹性拉绳与卷绳筒的缠绕方向和第二弹性拉绳与卷绳筒的缠绕方向相反。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相机补光装置在使用时,将内筒套于相机的外围,相机由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穿出,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的通道壁上的补光灯用于对相机进行补光,内筒相对外筒的轴向移动,可以调整补光灯相对相机镜头的位置,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的锥形通道壁结构,本身就有利于补光灯朝向相机拍摄方向,锥度调节机构通过调节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的锥度,从而可以调整各补光灯的补光朝向,以利于找到的最佳的补光角度。
[0017]进一步的,锥度调节机构相当于对补光灯的朝向进行了第一步调节,通过转动卷绳筒,卷绳筒正转时,一个弹性拉绳收绳,另外一个弹性拉绳放绳,补光灯可以朝一个方向摆动,卷绳筒反转时,一个弹性拉绳放绳,另外一个弹性拉绳收绳,补光灯可以朝另外一个方向摆动,从而实现补光灯补光方向的第二步调节,进一步的保证了补光灯对相机的补光效果,而之所以使用弹性拉绳,是为了拉绳可以不干涉调节板的角度调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和导向移动装配于外筒下端的内筒,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内筒上下移动的内筒驱动机构,内筒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围成自下而上口径逐渐变小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相机补光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锥形相机贯穿通道锥度的锥度调节机构,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圈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组,每个补光灯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补光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上开设有导向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筒导向槽,内筒上固定有沿内筒径向由对应外筒导向槽外侧穿出的导向杆,内筒驱动机构包括与导向杆传动连接的第一电动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件为中空的环状气囊结构,角度调节件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角度调节件的下侧壁围成所述锥形相机贯穿通道,锥度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角度调节件内孔相通的气管及用于向气管抽放气的气泵。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相机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件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调节板,锥形相机贯穿通道由各调节板围成,各调节板的下端与内筒下端铰接相连,各补光灯组的补光灯均匀分布于对应的调节板内壁上,锥度调节机构包括与调节板对应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内筒铰接相连,另外一端与对应调节板上端外侧铰接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补光灯组的补光灯均与调节板的内壁铰接相连,各补光灯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上下方向而使得补光灯能够上下摆动,内筒上还是设置有驱动对应补光灯上下摆动的补光灯角度调节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补光灯的上端设置有上侧穿线鼻,各补光灯的下端设置有下侧穿线鼻,补光灯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各补光灯组对应设置的由电机驱动的卷绳筒,每个补光灯组的各补光灯的上侧穿线鼻中穿连有第一弹性拉绳,每个补光灯组的各补光灯的下侧穿线鼻中穿连有第二弹性拉绳,第一弹性拉绳的两端缠绕连接于对应卷绳筒的一端,第二弹性拉绳的两端缠绕连接于对应卷绳筒的另外一端,第一弹性拉绳与卷绳筒的缠绕方向和第二弹性拉绳与卷绳筒的缠绕方向相反。7.布氏硬度计标准机,包括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翔孙钦密徐新超王振宇李海滨李淑香张中杰孙晓萍付翀王一鸣赵伟明单海娣杨楠王雪杨李晓东冯海盈何力人李智李建鹏章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