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的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电梯系统的例子。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在检测到在层站投影的图像信息上的层站呼梯按钮被操作时,登记轮椅使用者专用的层站呼梯。之后,控制装置进行轮椅使用者专用运转。在轮椅使用者专用运转中,轿厢门的开门时间被延长。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
230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无论有无使用轮椅,在电梯中乘降轿厢所需的时间是按照每个电梯利用者而不同的。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电梯系统中,有时每名利用者的乘降电梯所需时间与开门时间之间存在误差。在该情况下,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降低。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利用者的便利性降低的电梯的控制系统。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控制系统具备:确定部,其分别确定电梯的多名利用者,电梯具有在井道中升降的一个以上的轿厢;取得部,其分别按照多名利用者,取得由确定部确定出的利用者乘降一个以上的轿厢中的任意的轿厢时的乘降特性;以及分析部,其根据取得部所取得的乘降特性,分别按照多名利用者计算在由确定部确定出的利用者乘降一个以上的轿厢中的任意的轿厢时该轿厢的轿厢门所遵循的开门时间的指令值。
[0011]专利技术效果r/>[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能够抑制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结构图。
[0014]图2是实施方式1的轿厢操作盘的主视图。
[0015]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0016]图4是实施方式1的便携式终端中的显示例。
[0017]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0018]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控制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0019]图7是实施方式1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地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1]实施方式1.
[0022]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1的结构图。
[0023]电梯1例如应用于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2。在建筑物2中设置有电梯1的井道3。井道3是跨多个楼层的在铅直方向上较长的空间。在建筑物2的各个楼层设置有与井道3相邻的层站4。在建筑物2中设置有多个层站摄像装置5。各个层站摄像装置5分别与任意楼层的层站4对应。各个层站摄像装置5配置于对应的层站4。层站摄像装置5是拍摄对应的层站4的装置。层站摄像装置5拍摄的图像可以是静态图像也可以是动态图像。
[0024]电梯1被多名利用者P利用。各名利用者P在从出发楼层的层站4到目标楼层的层站4的移动中利用电梯1。在该例子中,部分或者全部的利用者P携带各个便携式终端6。便携式终端6是进行无线通信的可移动式终端装置。便携式终端6例如是智能手机等通用的信息终端等。便携式终端6搭载有从发送无线信号的设备接收该无线信号的功能。另外,便携式终端6搭载有通过网络7与其他装置等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网络7例如是互联网或电话线路网等通信网络。在便携式终端6中安装有与电梯1协作的协作应用。协作应用例如通过利用者P经由网络7预先下载软件等而安装于便携式终端6。协作应用例如搭载有与电梯1的呼梯登记有关的功能等。
[0025]在电梯1中应用了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是进行与利用者P相应的电梯1的控制等的系统。控制系统8具备服务器装置9。服务器装置9例如配置于监视中心10。监视中心10是监视电梯1的状态的据点。监视中心10例如是应用了电梯1的建筑物2的外部据点。服务器装置9例如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硬件构成。服务器装置9是通过在与设置有电梯1的建筑物2中的电梯1的设备之间对控制信息进行通信等来进行电梯1的控制的装置。在该例子中,服务器装置9搭载有电梯1的呼梯登记等功能。
[0026]电梯1具备远程监视装置11。远程监视装置11是监视电梯1的状态的装置。电梯1的状态例如包含各个层站摄像装置5拍摄的图像等。远程监视装置11例如配置于应用了电梯1的建筑物2。远程监视装置11通过网络7与监视中心10的服务器装置9等连接,以便能够对电梯1的状态信息等进行通信。
[0027]电梯1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单元12。在该例子中,电梯1具备多个单元12。各个单元12具备多个层站门13、曳引机14、主绳索15、轿厢16、对重17以及控制盘18。
[0028]各个层站门13配置在任意楼层的层站4。各个层站门13是划分层站4和井道3的门。
[0029]曳引机14具备产生驱动力的电机以及通过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而旋转的绳轮。曳引机14例如配置在井道3的上部或下部等。或者,在电梯1中例如在井道3的上方等设置有机房的情况下,曳引机14也可以配置于机房。
[0030]主绳索15是在井道3中支承轿厢16和对重17的载荷的绳索。主绳索15绕挂在曳引机14的绳轮上。主绳索15在曳引机14的绳轮的一侧支承轿厢16的载荷。主绳索15在曳引机14的绳轮的另一侧支承对重17的载荷。
[0031]轿厢16是通过在井道3中沿铅直方向行驶而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电梯1的利用者P的设备。轿厢16具备轿厢门19、门传感器20、轿厢摄像装置21以及轿厢操作盘22。轿厢门19
是为了使得在轿厢16停靠于任意的楼层时利用者P能够乘降而使配置于该楼层的层站4的层站门13联动地进行开闭的设备。门传感器20是对位于敞开的轿厢门19的门板的开闭方向上的物体等进行检测的设备。门传感器20例如设置于轿厢门19的门板的端部。门传感器20例如也可以是检测接触的物体的接触式传感器。或者,门传感器20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例如红外线等来检测接近门板的物体的非接触式传感器。轿厢摄像装置21是对轿厢16的内部进行拍摄的装置。轿厢摄像装置21所拍摄的图像可以是静态图像也可以是动态图像。轿厢操作盘22是受理正搭乘于轿厢16中的利用者P的操作的部分。
[0032]对重17是与轿厢16之间取得施加于曳引机14的绳轮两侧的载荷的平衡的设备。轿厢16和对重17借助曳引机14的电机产生的驱动力在井道3中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行驶。
[0033]控制盘18是对具备该控制盘18的单元12的动作进行控制的部分。单元12的动作例如包含轿厢16的升降和轿厢门19的开闭。控制盘18例如配置在井道3的上部或下部等。或者,在电梯1设有机房的情况下,控制盘18也可以配置于机房。控制盘18例如与远程监视装置11连接,以便能够将单元12的状态作为电梯1的状态进行通信。单元12的状态包含轿厢16的位置、轿厢门19的开闭状态、门传感器20有无检测出物体、轿厢摄像装置21拍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的控制系统具备:确定部,其分别确定电梯的多名利用者,所述电梯具有在井道中升降的一个以上的轿厢;取得部,其分别按照所述多名利用者,取得由所述确定部确定出的利用者乘降所述一个以上的轿厢中的任意的轿厢时的乘降特性;以及分析部,其根据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乘降特性,分别按照所述多名利用者计算在由所述确定部确定出的利用者乘降所述一个以上的轿厢中的任意的轿厢时该轿厢的轿厢门所遵循的开门时间的指令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确定部根据对利用所述电梯的所述多名利用者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来分别确定所述多名利用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的控制系统具备:一个以上的发送器,其设置于所述电梯,通过无线信号分别向所述多名利用者中的任意的利用者所携带的便携式终端发送识别各发送器的识别信息;以及通信部,其接收利用信息,该利用信息是在所述便携式终端从所述一个以上的发送器中的任意的发送器接收到该发送器的识别信息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发送的,包含该识别信息以及确定携带所述便携式终端的利用者的确定信息,所述确定部在所述通信部接收到所述利用信息时,根据所述确定信息来分别确定所述多名利用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确定部将响应如下的呼梯的轿厢确定为该利用者要乘降的轿厢,该呼梯是根据所述通信部从确定出的利用者所携带的便携式终端接收到的所述利用信息而登记的呼梯,所述取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德典宏,芹泽研二,桥口拓弥,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楼宇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