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37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建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手套,箱体,手套设于箱体内,且手套的开口端穿过箱体底部开设的开口延伸至箱体外;多组弯曲组件,其一端分别与手套的指套连接,另一端均于箱体内壁连接;连接组件,设于箱体内另一侧,其一端分别与手套的每个指套连接,另一端均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间距调节组件,其下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通过调节每组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每个指头分开的幅度,帮助患者及时对手部进行全方位康复训练。手部进行全方位康复训练。手部进行全方位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患者的大脑会缺血缺氧,严重的会导致部分脑坏死,所以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乃至昏厥等症状,所以脑梗患者需要及时住院治疗,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需要多做康复训练,尤其是手部的康复训练。患手功能的恢复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介入得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特定的功能训练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少。
[0003]脑出血病人在康复的过程中,需要对手部进行锻炼,现有的锻炼方式是通过护士辅导病人抓握器具来促使病人手部功能恢复,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如下缺陷:
[0004]锻炼时间短,不能随时随地锻炼,对于脑出血康复过程中的病人来说,如果锻炼刺激量不足,不利于手部功能恢复;并且简单的抓握动作缺乏量化指标,很难观察到病人的手部功能在逐步康复还是在逐步退化,因此,容易失去及时干预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手套,还包括:
[0007]箱体,所述手套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手套的开口端穿过所述箱体底部开设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
[0008]多组弯曲组件,其一端分别与所述手套的指套连接,另一端均设于所述箱体内靠近所述手套一侧的侧壁上;
[0009]多组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另一侧,其一端分别与所述手套的每个指套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0]间距调节组件,其下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通过调节每组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每个指头分开的幅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弹力辅助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一侧,所述弹力辅助组件包括:
[0012]推板,设于所述箱体内一侧,与所述手套平行设置,位于所述手套的手心一侧,其下端与所述箱体内底部滑动连接;
[0013]第二弹簧、所述箱体内侧壁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手套包括:
[0015]内手套,
[0016]外指套,所述指套为分体结构,套设于所述内手套的指套上;
[0017]多个气囊,设于每个所述外指套与所述内手套之间;
[0018]多个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内手套的指套内设有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弯曲组件套设有多组,每组所述完全组件均包括:
[0020]换向轮,转动设于所述推板靠近所述手套一侧;
[0021]正反电机,设于所述推板下段;
[0022]滚筒,与所述正反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0023]连接绳与所述滚筒固定连接。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
[0025]连接环,固设于所述指套上;
[0026]扣环,固设于所述连接绳的端部,所述扣环与所述连接环可拆卸连接。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28]多个磁吸块,设于所述每个指套的指背上;
[0029]多个横杆内另一测,并排设置,且靠近所述箱体内壁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设有的支撑台顶部滑动连接;
[0030]多个第二弹簧,分别设于多个所述横杆之间,每个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相邻所述两个第二弹簧;
[0031]多个软性磁体,分别设于每个所述横杆靠近所述指套一端,且分别与电源电连接;
[0032]所述间距调节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方,其下端分别与每个所述横杆连接,通过调节每个横杆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每个指头分开的幅度。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间距调节组件设有多组,每组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均包括:
[0034]两个推杆,其下端分别与两个相邻所述的横杆铰接;
[0035]电动伸缩杆,其上端与所述箱体内顶部连接,其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杆的下端铰接。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
[0037]所述指套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
[0038]所述箱体外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器、多个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每个所述第一开关与每个所述正反电机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开关与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电连接
[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0]1.本专利技术设置在指套内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反馈处在手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手部可以自主弯曲则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会更大,同时根据显示在面板上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结合患者实际手部情况来调节弯曲组件,保证锻炼幅度和强度。
[0041]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多组连接组件与间距调节组件相互配合可以帮助患者五指进行舒展张开,患者手部平直展开时候,与横杆上的磁块吸附,横杆与手指连接,进而通过控制横杆之间的间距来控制手指的间距,实现对于患者五指舒展展开幅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本专利技术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5]图4是本专利技术间距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7]实施例:
[0048]请参阅图1

4,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手套2,还包括:箱体1,手套2设于箱体1内,且手套2的开口端穿过箱体1底部开设的开口延伸至箱体1外,需要对手部进行康复锻炼的时候,患者可以从手套的开口处将手深入手套中;推板3

1,设于箱体1内一侧,与手套2平行设置,位于手套2的手心一侧,其下端与箱体1内底部滑动连接;第一弹簧5

5,其两端分别与推板3

1、箱体1内侧壁连接;多组弯曲组件,其一端分别与手套2的指套连接,另一端设于推板3

1靠近手套2一侧上;多个压力传感器,均设于每个所述手套2的每个指套内,每个所述指套内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指腹处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患者可以先试着自己进行抓握训练,可以根据多个压力传感器上发出的压力信号值来确定,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来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加快患者手部的康复,然后控制弯曲组件,帮助患者进行抓握训练,并且为了更全面对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还有多组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箱体1内另一侧,其一端分别与所述手套2的每个指套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箱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间距调节组件,其下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通过调节每组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每个指头分开的幅度。
[004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手套2包括:内手套2,外指套,指套为分体结构,套设于内手套2的指套上;多个气囊,设于每个外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手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1),所述手套(2)设于所述箱体(1)内,且所述手套(2)的开口端穿过所述箱体(1)底部开设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多个压力传感器,均设于所述手套(2)的每个指套内,每个所述指套内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指腹处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多组弯曲组件,其一端分别与所述手套(2)的指套连接,另一端均设于所述箱体(1)内靠近所述手套(2)一侧的侧壁上;多组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箱体(1)内另一侧,其一端分别与所述手套(2)的每个指套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箱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间距调节组件,其下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通过调节每组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每个指头分开的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力辅助组件,设于所述箱体(1)内一侧,所述弹力辅助组件包括:推板(3

1),设于所述箱体(1)内一侧,与所述手套(2)平行设置,位于所述手套(2)的手心一侧,其下端与所述箱体(1)内底部滑动连接;第二弹簧(5

5),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板(3

1)、所述箱体(1)内侧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2)包括:内手套(2);外指套,所述外指套为分体结构,套设于所述内手套(2)的指套上;多个气囊,设于每个所述外指套与所述内手套(2)的指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手部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弯曲组件均包括:换向轮(4

2),转动设于所述推板(3

1)靠近所述手套(2)一侧;正反电机(4

3),设于所述推板(3

1)下段;滚筒,与所述正反电机(4

3)的电机轴传动连接;连接绳(4

1),一端与所述外指套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换向轮(4

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义军张雯雷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