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36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输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内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材质为重量轻的塑料,而支撑架的材质为重量重的钢铁;所述插杆的顶端固接有吊瓶盒,且吊瓶盒的顶端开设有两组圆槽;所述吊瓶盒的内部放置有两组药瓶,且位于吊瓶盒的圆槽处;通过设置的插杆与支撑架插接装配,在患者输液外出时,可将插杆从支撑架内部拔出,起到便携输液的效果,利用三组斜杆支撑在配重座上,起到对支撑架增强支撑的作用,利用两组弧形架固定在固定架外壁,便于患者外出时便携输液装置,利用两组束带交叉于患者胸前固定,增强弧形架支撑的稳定性。增强弧形架支撑的稳定性。增强弧形架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输液
,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装置就是由医用输液器和输液架所组成,是一种专门用于输液的医疗器械,输液装置的输液器一般为一次性使用,而输液架是长期使用的,输液器会悬挂在输液架上,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液。
[0003]传统的输液方法是医生会将调配好药水装在药瓶中,悬挂在较高的输液架上,输液器插入药瓶内,依靠重力的作用,使液体通过输液器流入静脉内,从而达到对患者输液的效果。
[0004]目前诊所内输液装置所配备的输液架多为一体式结构,当患者挂吊针的过程中,由于挂吊针的耗时较长,在需要外出购买物品时,需要身材高挑的家属或者自己举高药瓶进行输液,行走时药瓶高低起伏不便于衡量举持高度,不仅影响正常输液,而且容易造成疲劳。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内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材质为重量轻的塑料,而支撑架的材质为重量重的钢铁;所述插杆的顶端固接有吊瓶盒,且吊瓶盒的顶端开设有两组圆槽;所述吊瓶盒的内部放置有两组药瓶,且位于吊瓶盒的圆槽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板,且凸板设置有两组;所述凸板由滑动部和凸起部所组成;所述凸板的滑动部固接有一号橡胶块,且一号橡胶块远离凸板的一端固接支撑架内部;所述插杆的外部开设有限位凹槽,且限位凹槽开设有多组;所述凸板的凸起部能够卡在插杆的限位凹槽处;所述插杆上设置有输液组件,输液组件用于对患者输液;起到对支撑架和插杆插接的作用,在患者需要外出时,可将插杆从支撑架的内部拔出,手持插杆即可便携外出,利用插杆的轻质材料能够降低患者出行的疲惫感。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底端固接有斜杆,且斜杆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斜杆的底端固接有配重座;以配重座固定在三组斜杆的底端配重,增强支撑架的支撑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部固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位于插杆的中下部端位置;所述固定架的正表面固接有弧形架,且弧形架固接有两组;提高输液装置的便携性,同时利用两组弧形架支撑在患者的肩部,降低了患者手持支撑架出行的疲劳。
[0010]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部固接有背靠板,且背靠板位于固定架的下方位置;两组所述弧形架的内部安装有束带;所述束带远离弧形架的一端固接有插扣;所述背靠板的内部
安装有扣托,且扣托与插扣能够配合插接;提高患者外出时输液的稳定性,降低在患者行走时弧形架严重晃动倾斜的情况,以达到输液装置便携的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架的底面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面固接有防滑布料;起到对患者肩部缓解酸痛的作用,并且利用橡胶垫底端表面固接的防滑布料,降低弧形架在患者肩部滑动的情况,提高患者行走时的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输液组件包括插针、导管、导流器、输液管和卡扣;所述插针插接在药瓶的内部;所述插针由针部和圆盘部所组成;所述导管套接在插针外部;所述导流器固接在导管远离插针的一端,且导流器外部固接两组导管;所述导流器的底端固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通过导流器、导管和插针连通药瓶;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存储槽,且导流器和输液管位于存储槽内;所述卡扣卡接在插杆的内部,且卡扣设置有多组;利用两组药瓶同时输液,从而增加患者输液量,降低在患者外出时药液在输完后,血液回流的情况,同时将输液管放置在插杆的内部,并位于插杆开设的存储槽内,并以多组卡扣卡接插杆的内部,降低输液管在外出时缠绕的情况。
[0013]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部固接有托板,且托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托板靠近插针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且插针的圆盘部位于支撑槽处;起到对插针支撑的效果,降低在患者行走时输液管被异物拉扯,导致插针被拔出的情况。
[0014]优选的,两组所述托板的底端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安装有电动夹爪;所述固定架的外部一侧安装有切换按钮;所述切换按钮与两组电动夹爪信号相连接;患者可按压切换按钮,切换按钮发送信号给夹持状态的电动夹爪松开管路,并且同时发送信号给开放状态的电动夹爪闭合管路,起到对两组药液切换输液的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外部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若患者打吊针的手为左手,可将输液管穿于固定架左侧的限位块内,若患者打吊针的手为右手,可将输液管穿于固定架右侧限位块的导向槽内,起到对输液管限位的作用。
[0016]优选的,所述吊瓶盒的内部固接有二号橡胶块;所述二号橡胶块远离吊瓶盒的一侧固接有护垫;所述护垫远离二号橡胶块的一侧固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贴合药瓶的表面;所述防滑垫的形状为波浪状;起到对药瓶固定限位的作用,并且配合防滑垫的波浪外壁,起到对药瓶防滑防脱的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通过设置的插杆与支撑架插接装配,在患者输液外出时,可将插杆从支撑架内部拔出,起到便携输液的效果,利用三组斜杆支撑在配重座上,起到对支撑架增强支撑的作用,利用两组弧形架固定在固定架外壁,便于患者外出时便携输液装置,利用两组束带交叉于患者胸前固定,增强弧形架支撑的稳定性,配合橡胶垫和防滑布料固定弧形架底面,降低弧形架与肩部的滑动。
[0019]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通过设置的两组插针分别插入两组药瓶内部,以导流器导流至输液管处,增加药液的输液量,利用托板固定在插杆外部,起到对插针处支撑的效果,利用对切换按钮按压触发两组电动夹爪,起到对两组药瓶切换输液的作用,利用两组限位块固定在固定架的两侧,将输液管贯穿一组限位块内,起到对输液管限位导向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弧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吊瓶盒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7]图中:1、支撑架;11、插杆;12、吊瓶盒;13、凸板;14、一号橡胶块;15、限位凹槽;2、支撑盘;21、斜杆;22、配重座;3、固定架;31、弧形架;4、背靠板;41、束带;42、插扣;43、扣托;5、橡胶垫;6、药瓶;61、插针;62、导管;63、导流器;64、输液管;65、卡扣;7、托板;8、固定杆;81、电动夹爪;82、切换按钮;9、限位块;91、二号橡胶块;92、护垫;9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内部插接有插杆(11);所述插杆(11)的材质为重量轻的塑料,而支撑架(1)的材质为重量重的钢铁;所述插杆(11)的顶端固接有吊瓶盒(12),且吊瓶盒(12)的顶端开设有两组圆槽;所述吊瓶盒(12)的内部放置有两组药瓶(6),且位于吊瓶盒(12)的圆槽处;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凸板(13),且凸板(13)设置有两组;所述凸板(13)由滑动部和凸起部所组成;所述凸板(13)的滑动部固接有一号橡胶块(14),且一号橡胶块(14)远离凸板(13)的一端固接支撑架(1)内部;所述插杆(11)的外部开设有限位凹槽(15),且限位凹槽(15)开设有多组;所述凸板(13)的凸起部能够卡在插杆(11)的限位凹槽(15)处;所述插杆(11)上设置有输液组件,输液组件用于对患者输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端固接有支撑盘(2);所述支撑盘(2)的底端固接有斜杆(21),且斜杆(21)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斜杆(21)的底端固接有配重座(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的外部固接有固定架(3),且固定架(3)位于插杆(11)的中下部端位置;所述固定架(3)的正表面固接有弧形架(31),且弧形架(31)固接有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的外部固接有背靠板(4),且背靠板(4)位于固定架(3)的下方位置;两组所述弧形架(31)的内部安装有束带(41);所述束带(41)远离弧形架(31)的一端固接有插扣(42);所述背靠板(4)的内部安装有扣托(43),且扣托(43)与插扣(42)能够配合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31)的底面固接有橡胶垫(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杰田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