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覆高阻燃护套的抗干扰数据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29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速率数据传输的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覆高阻燃护套的抗干扰数据电缆。电缆包含有缆芯、及包覆在所述缆芯外的功能层,所述缆芯包含有支撑架、以及定位的绞合于所述支撑架外周的若干根单线;所述功能层包含有直接包覆在所述缆芯外周的定位层、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定位层外的石墨烯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和护套。该电缆产品性能稳定,降低了信号间的耦合,能够满足超五类的串扰要求,并且省去了对绞步骤,使得工序更加简单。使得工序更加简单。使得工序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覆高阻燃护套的抗干扰数据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高速率数据传输的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外覆高阻燃护套的抗干扰数据电缆。
技术背景
[0002]在常规的用于千兆速率传输的数据线缆中,其内部结构以单根导体相互对绞所形成的双绞线结构为主,为了满足线缆内部的串扰要求,必须要求不同双绞线之间的对绞节距设计为不同的长度、且尽可能的减少各对绞节距之间的公约数以减少信号间的耦合来降低串扰,这需要对工艺参数经过非常多次调试才能满足要求,十分繁琐。
[0003]并且,对绞后还需要经过成缆绞合形成缆芯,不仅会对已形成的对绞节距产生影响,造成偏差进而影响性能,而且所形成的线缆外观也会不圆整,影响线缆的美观度。整个线缆绞合制作工艺包含有单线对绞和缆芯成缆两个步骤,相对而言比较费时。
[0004]同时,此类线缆往往具有四对双绞线结构,而实际用于传输的只有两对,另外两对只是作为备用,在绝大部分的线缆寿命周期内是一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进行分析,寻找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对电缆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以期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覆高阻燃护套的抗干扰数据电缆的新结构。
[0006]具体的技术方案在下方分别予以说明:
[0007]一种外覆高阻燃护套的抗干扰数据电缆,包含有缆芯、及包覆在所述缆芯外的功能层, 所述缆芯包含有支撑架、以及定位的绞合于所述支撑架外周的若干根单线;
[0008]所述功能层包含有直接包覆在所述缆芯外周的定位层、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定位层外的石墨烯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和护套。
[0009]本申请所述的电缆通过在单线之间设置支撑架,能够确保相对的信号线单线之间形成稳定的对称状态,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单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偏移,此时线与线之间,线与屏蔽之间的电容达到大小相等的平衡状态,称为电桥平衡的状态,能够优化串扰带来的影响,使得信号不会丢包失真;
[0010]进一步的,本申请所述的电缆通过绕包定位层形成内护套结构,将支撑架/单线配合定位的结构完全固定,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同时定位层会将缆芯的外表面变得非常圆整,形成的屏蔽内尺寸为规则的圆形,其电容参数非常稳定,也能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0011]由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可以省去对绞工序,简化了制备的流程。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饱和的填充于若干根所述单线围绕所形成的空间内。
[0013]传统的电缆填充以PP绳(棒)、尼龙绳(棒)、棉绳等圆形或软态不规则材料为主,被填充的空间大多是不规则的,很难用圆形或柔软的材料全部填充满,造成填充空间内的介
电常数不均匀,会影响传输性能,本申请所述的支撑架则可以饱和的

即尽可能充满的填充于若干根所述单线围绕所形成的空间内,在填充空间内形成均匀的介电常数,能够克服介电常数不均匀的缺陷;
[0014]进一步的,支撑架使用PE材料,相比常规的棉绳等填充物具有更低的介电常数,能够降低信号传输过程的衰减。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侧部由相互衔接的单线支撑部构成,所述单线支撑部的轮廓与部分所述单线的外轮廓相适配。
[0016]优选的,所述单线的数量为4根。
[0017]对于常用的19股导体所构成的单线而言,4根已能够满足千兆速率数据传输的要求,且由于性能稳定,不需要另外的单线作为备用,降低了电缆的尺寸,也节约了电缆的成本。
[0018]优选的,所述单线支撑部的数量为4个, 4根所述单线分别设置于4个所述单线支撑部上,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支撑架的外周。
[0019]4根单线两两成对分别设置于支撑架的侧部,配合支撑架的侧部定位结构,在电缆的横截面上看,能够确保相对的两组信号线单线的连线之间形成垂直的绝对对称状态,所以信号沿着线对传输时的电磁场也是垂直的,这就使信号间的耦合降低到最低,满足超五类的串扰要求。
[0020]优选的,所述定位层为无纺布所形成的管状套件,所述管状套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金属屏蔽层为铜编织所形成的管状套件,所述护套为经辐照处理的塑料材料所形成的管状套件。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屏蔽层为石墨烯包带所形成的管状套件,石墨烯包带为一层聚酯纤维带上喷涂了一层石墨烯的包带,石墨烯是一种以sp
²
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采用石墨烯包带新屏蔽材料代替传统的铝箔屏蔽包带,能够解决长时间运动后铝箔断裂屏蔽层破损导致的EMC性能下降问题,使线缆具备500万次拖链的运动能力;
[0022]同时石墨烯包带具有比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铝、铜等金属屏蔽材料更高的柔软度,提高了线缆的柔软度和运动能力,降低了线缆的可承受弯曲半径,进而能够降低线缆的尺寸和成本,进而扩展了线缆在狭小空间使用的功能性和前景。
[0023]优选的,所述单线为19股的20AWG导体,相应的,所述缆芯的外径小于5mm。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主要的有益效果:
[0025]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电缆产品性能稳定,降低了信号间的耦合,能够满足超五类的串扰要求。
[0026]并且,省去了对绞步骤,使得工序更加简单。
[0027]进一步地或者更细节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所述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的A区放大图。
[0030]图中,1

缆芯、1
‑1‑
支撑架、1

1.1

单线支撑部、1
‑2‑
单线、2

功能层、2
‑1‑
定位层、
2
‑2‑
石墨烯屏蔽层、2
‑3‑
金属屏蔽层、2
‑4‑
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003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来源于专利技术人对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的深入认识。
[0033]因此,在对技术问题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如何减少信号间的耦合来降低串扰,以制备性能更优异/稳定的电缆产品是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34]同时,简化制备工序、减少线缆成本也是专利技术人着力想要同步解决的技术问题。
[0035]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根据实施例所提供/证明的技术构思,所属
技术人员能够合理预期的技术方案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6]详述如下:
[0037]实施例:
[0038]参考图1和图2,外覆高阻燃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覆高阻燃护套的抗干扰数据电缆,包含有缆芯(1)、及包覆在所述缆芯(1)外的功能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包含有支撑架(1

1)、以及定位的绞合于所述支撑架(1

1)外周的若干根单线(1

2);所述功能层(2)包含有直接包覆在所述缆芯(1)外周的定位层(2

1)、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定位层(2

1)外的石墨烯屏蔽层(2

2)、金属屏蔽层(2

3)和护套(2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

1)饱和的填充于若干根所述单线(1

2)围绕所形成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

1)的侧部由相互衔接的单线支撑部(1

1.1)构成,所述单线支撑部(1

1.1)的轮廓与部分所述单线(1

2)的外轮廓相适配。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云翔倪冬华朱树范沈云康何施哲蔡杭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