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石墨二次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具体涉及了一种人造石墨二次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制造领域,二次颗粒的生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颗粒的优点在于压实密度高、容量高,而小颗粒的比表面积大,锂离子迁移的通道更多,路径更短,倍率性能更好。因此将大颗粒和小颗粒复合的二次颗粒兼顾两者的优点,可以降低负极嵌锂之后的膨胀,提升负极材料的保液性能,而且可以降低极片负极材料的取向度,降低极化带来的阻抗。
[0003]目前二次颗粒的主要加工工艺是将粉碎到一定粒度分布的焦的一次颗粒—通常D10在7μm以下,D90在25μm以下—混合特定比例的沥青进入卧式/立式反应釜加热,此过程称为造粒。造粒过程中发生小颗粒与小颗粒的复合、小颗粒与大颗粒的复合、大颗粒和大颗粒的复合形成二次颗粒,因为整体分布在D50左右的颗粒占据最大的体积分布,此部分颗粒与比之小的颗粒以及与比之大的颗粒接触的概率最大,因此造粒后的形貌多为大颗粒与小颗粒的复合颗粒。造粒后由人工使用天车的方式将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石墨二次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焦和液相添加剂充分混合;S2.压制成型为块状品,并在所述块状品上预留贯穿孔,然后干燥;S3.将干燥后的所述块状品进行预碳化,得到碳化品;S4.将所述碳化品进行石墨化,得到石墨化品;S5.将所述石墨化品粉碎至成品指标粒径,得到人造石墨二次颗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二次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原料焦粒径为2~15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二次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液相添加剂为选自煤焦油、沥青油、液相沥青、甲苯的乙醇混溶液体、酚醛树脂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液相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原料焦的质量的1~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二次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成型方法为液压成型,成型压力为260~360Kg/cm2,保压2~4min。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二次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品最大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50mm,厚度不大于40mm,所述贯穿孔总面积不大于所在平面面积的12%,所述贯穿孔的中心在所述块状品的边长和对角线、或直径方向上均匀分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明,赵泽泓,豆君,韩健华,郑兴龙,苏光明,乔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