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12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生物降解性不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基材粉碎、混合,得到生物基培养料;对生物基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后,将榆黄菇菌丝接种在生物基培养料中,进行初步培养;将生物基培养料和榆黄菇菌丝搅拌均匀后定型,进行二次培养;二次培养完成后,进行烘干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农作物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真菌菌丝细胞参与构建,根据材料用途附加珍珠岩、蛭石、棉花等天然原料,提高的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广泛、价格低廉、生产周期短,制备所得的复合材料可塑性高、抗压强度优良,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无污染。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丝状体,菌丝呈现硬壁包围的管状结构,该硬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和葡聚糖,且菌丝生长极其迅速,可无限伸长,菌丝之间联结错综复杂,可构成致密又具有一定硬度的网状结构。
[0003]复合材料加工需要的原材料,如矿物、化石燃料、树木等资源十分匮乏,且生产工艺复杂,产品不易降解,对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生物基材粉碎、混合,得到生物基培养料;步骤2:对生物基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后,将榆黄菇菌丝接种在生物基培养料中,进行初步培养;步骤3:将生物基培养料和榆黄菇菌丝搅拌均匀后定型,进行二次培养;步骤4:二次培养完成后,进行烘干定型,得到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
[0006]优选的,所述生物基材包括农作物废弃料、珍珠岩、蛭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07]优选的,所述生物基材包括以下配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稻壳30%

50%、玉米芯10%

30%、木屑40%

60%、石膏1%、石灰1%、珍珠岩1%

3%、蛭石1%<br/>‑
3%。
[0008]优选的,步骤1中生物基材粉碎得到的颗粒度范围为1.5

3mm,含水量为40%

60%。
[0009]优选的,步骤2中灭菌处理的方法为:在121℃中高温灭菌处理120min;灭菌后保持生物基培养料松散状态冷却至20

25℃。
[0010]优选的,步骤2中将榆黄菇菌丝接种在生物基培养料中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榆黄菇液体菌种对生物基培养料接种,接种量为生物基培养料体积比的15%

20%。
[0011]优选的,步骤2中初步培养的具体方法为:菌丝生长温度:23℃

26℃;空气相对湿度80%

90%;无光培养5

7天;榆黄菇菌丝布满复合材料的3/4

4/5。
[0012]优选的,步骤3中初步培养的具体方法为:菌丝生长温度:23℃

26℃;空气相对湿度80%

90%;无光培养1

2天。
[0013]优选的,步骤4中烘干定型的具体方法为:烘干温度:85℃

90℃;时间:60

80min。
[0014]本专利技术利用农作物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真菌菌丝细胞参与构建,利用榆黄菇菌丝天然的粘合能力对生物基材进行粘合,根据材料用途附加珍珠岩、蛭石、棉花等天然原料,
提高的资源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原料广泛、价格低廉、生产周期短,制备所得的复合材料可塑性高、抗压强度优良,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实施例1称取以下配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稻壳50%、玉米芯30%、木屑60%、石膏1%、石灰1%、珍珠岩3%、蛭石3%;将原料粉碎至颗粒度为3mm,含水量为60%;混合得到生物基培养料;将生物基培养料放入在121℃的高温中灭菌处理120min,灭菌后保持生物基培养料松散状态冷却至25℃;将榆黄菇液体菌种对生物基培养料接种,接种量为生物基培养料体积比的20%;设置温度为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无光培养7天;榆黄菇菌丝布满复合材料的4/5,对接种后的生物基培养料进行初步培养;初步培养后,将生物基培养料搅拌均匀后定型,设置温度为26℃;空气相对湿度90%;无光培养2天,进行二次培养;二次培养完成后,设置温度为90℃,烘干处理80min,直至定型,得到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
[0017]实施例2称取以下配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稻壳30%、玉米芯10%、木屑40%、石膏1%、石灰1%、珍珠岩1%、蛭石1%;将原料粉碎至颗粒度为1.5mm,含水量为40%;混合得到生物基培养料;将生物基培养料放入在121℃的高温中灭菌处理120min,灭菌后保持生物基培养料松散状态冷却至20℃;将榆黄菇液体菌种对生物基培养料接种,接种量为生物基培养料体积比的15%;设置温度为23℃;空气相对湿度为80%;无光培养5天;榆黄菇菌丝布满复合材料的3/4,对接种后的生物基培养料进行初步培养;初步培养后,将生物基培养料搅拌均匀后定型,设置温度为23℃;空气相对湿度80%;无光培养1天,进行二次培养;二次培养完成后,设置温度为85℃,烘干处理60min,直至定型,得到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
[0018]本专利技术利用农作物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真菌菌丝细胞参与构建,根据材料用途附加珍珠岩、蛭石、棉花等天然原料,提高的资源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原料广泛、价格低廉、生产周期短,制备所得的复合材料可塑性高、抗压强度优良,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无污染。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生物基材粉碎、混合,得到生物基培养料;步骤2:对生物基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后,将榆黄菇菌丝接种在生物基培养料中,进行初步培养;步骤3:将生物基培养料和榆黄菇菌丝搅拌均匀后定型,进行二次培养;步骤4:二次培养完成后,进行烘干定型,得到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材包括农作物废弃料、珍珠岩、蛭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材包括以下配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稻壳30%

50%、玉米芯10%

30%、木屑40%

60%、石膏1%、石灰1%、珍珠岩1%

3%、蛭石1%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生物基材粉碎得到的颗粒度范围为1.5

3mm,含水量为40%

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榆黄菇菌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灭菌处理的方法为:在121℃中高温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士刚刘华晶宫秀茹王壮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秸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