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10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覆梗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属于胃食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临床上认为慢性咳嗽、慢性喉炎及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病显著相关,慢性咳嗽反复发作,往往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有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都缺乏胃肠道症状,仅表现为反复难愈的咳嗽,极易与呼吸系统及咽喉部疾病混淆,由于更多的神经反射参与其中,使GERC较胃食管反流病更难找到治疗的突破口,至今还没有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
[0003]根据中医理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当属中医学“内伤咳嗽”范畴,中医学为咳嗽的论述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如《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等均为肺胃相关理论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肺与胃位置相近,经络相连,肺属金,胃属土,二者可谓为子母之脏腑,生理上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任何致病因素引起胃失和降都可影响肺之肃降,导致肺气上逆而发为咳。由胃而咳,势必先影响中焦之气机,而中焦气机又与肝密切相关,因此GERC主要涉及肺、胃、肝。GERC病理基础在于气机升降失调,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肺失肃降。而现有技术中未见以上述未见应用上述病理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比较好的方案。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0689339.7,申请日2015

04

08,公开了一种用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保健茶。该专利技术的用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保健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甘草1

5份、薏苡仁1

5份、杏仁1

5份、芦根1

5份、玫瑰花1

5份、菊花1

5份、茉莉花1

5份、金银花1

5份、神曲1

5份、麦芽1

5份、山楂1

5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保健茶,治疗组与对照组完成疗程各60例,治疗组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总体显效率为78.33%,对照组为43.33%,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关于一种以“从胃治咳”为治疗思路,和胃降逆为具体治则的中药组合物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0005]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以“从胃治咳”为治疗思路,和胃降逆为具体治则的中药组合物。而关于中药组合物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从胃治咳”为治疗思路,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为具体治则的中药组合物。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应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覆梗9

15份、代赭石12

18份、柴胡6

12份、枳壳9

15份、焦山栀6

12份、
川楝子6

12份、黄连1

6份、吴茱萸1

6份、太子参9

15份、生姜1

6份、甘草3

9份。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覆梗10

14份、代赭石13

17份、柴胡8

11份、枳壳11

14份、焦山栀8

11份、川楝子8

11份、黄连2

5份、吴茱萸2

5份、太子参10

14份、生姜2

4份、甘草4

8份。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覆梗12份、代赭石15份、柴胡9份、枳壳12份、焦山栀9份、川楝子9份、黄连3份、吴茱萸3份、太子参12份、生姜3份、甘草6份。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重量份取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量的8倍水,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药液合并,滤过,浓缩至药液浓度达到1.0

1.2g/ml,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真空干燥,得提取物,备用。
[0013]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方案是:
[0014]如上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在制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胃食管反流性病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药物根据需要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任何药用剂型。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的剂型是片剂、颗粒剂或者口服液。
[0018]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配方,以“从胃治咳”主旨在于以和胃降逆为切入点,通过调理中焦气机,使胃气和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归于正常,脏腑气机升降相因而诸邪得除。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以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为指导,经层层筛选逐步精简而成,选用纯天然中药原料,全方配制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众药配伍,升降相因,肺胃相济,咳嗽自消;组方中君药:旋覆梗、代赭石,以降为主,使得胃气和降归于正常;组方中臣药:柴胡、枳壳,燮理气机,升降得宜,使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归于正常;组方中佐药:黄连、吴茱萸、川楝子、焦山栀;佐以益气健脾;组方中使药:太子参、甘草,固本护胃。
[0020]2、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经药效学实验验证,能够有效抑制反流,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改善呼吸道炎症反应,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目的,临床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新药转化应用前景。
[0021]3、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中,所述中药原料的配比是通过大量实验对比筛选获得的,具有疗效好、效果显著的优点
[0022]4、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方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大量实验对比筛选获得的,具有疗效好、效果显著的优点
[0023]5、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中,柴胡对多种炎症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过敏反应降低炎症对组织细胞的损害;川楝子、延胡索可减轻血管通透性,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枳壳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可促进胃排空从而减轻反流引起的不适症状。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覆梗9

15份、代赭石12

18份、柴胡6

12份、枳壳9

15份、焦山栀6

12份、川楝子6

12份、黄连1

6份、吴茱萸1

6份、太子参9

15份、生姜1

6份、甘草3

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旋覆梗10

14份、代赭石13

17份、柴胡8

11份、枳壳11

14份、焦山栀8

11份、川楝子8

11份、黄连2

5份、吴茱萸2

5份、太子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莲朱生樑李学良危蕾徐亭亭周秉舵刘春芳刘芳英马伟王众福申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