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5700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岐黄避瘟方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复合菌种接种于岐黄避瘟方水提液中进行发酵获得岐黄避瘟方发酵液;所述复合菌种包括植物乳杆菌LZ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岐黄避瘟方是应用于中医药治疗早期COVID

19的基础预防方,主要组方为生黄芪15g、防风9g、麸炒白术15g、连翘10g、贯众6g、芦根9g、沙参15g、生姜6g。
[0003]岐黄避瘟方由多种中药组成,据报道,岐黄避瘟方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刺芒柄花素、山奈酚、β

谷甾醇、汉黄芩素、异鼠李素。中药复方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但却因治疗进程较慢、口感苦涩、煎煮时间长等被诟病,且中药的有效成分大多数被包裹在致密的细胞壁中,难以溶出。中药发酵技术是以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药为培养基,向“培养基”中加入发酵的菌种,中药与菌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菌株可以利用“中药培养基”提供的养分自我生长,另一方面,在菌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酶,能够加速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中药药效。
[0004]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岐黄避瘟方的药物活性,开发岐黄避瘟方的新功效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岐黄避瘟方的发酵液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同时该发酵液相比于水提液总酸、总多糖含量提高,pH降低、总黄酮含量降低。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复合菌种接种于岐黄避瘟方水提液中进行发酵获得岐黄避瘟方发酵液;
[0008]所述复合菌种包括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LZU

S

ZCJ。
[0009]优选的,所述复合菌种中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的体积比为(2~4):1;所述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的活菌浓度独立为(1~9)
×
10
11
CFU/mL。
[0010]优选的,所述复合菌种的接种体积为岐黄避瘟方水提液体积的3~5%。
[0011]优选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6~38℃,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4~48h。
[0012]优选的,所述岐黄避瘟方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将黄芪、防风、白术、连翘、贯众、芦根、沙参、生姜和水混合,浸泡、煎煮后,固液分离,收集液相组分即得。
[0014]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4~0.8h,所述煎煮的时间为0.4~0.8h。
[0015]优选的,所述岐黄避瘟方水提液的生药浓度为0.15~0.20g/mL。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岐黄避瘟方发酵液。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制剂,包括所述的岐黄避瘟方发酵液。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岐黄避瘟方发酵液或所述的岐黄避瘟方发酵制剂在制备抗氧化产品中的应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复合菌种对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进行发酵,经过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的复合发酵后获得的发酵液具有抗氧化作用,较好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总酸、总多糖含量,降低pH、总黄酮含量。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够应用于制备抗氧化产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单独发酵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的结果;
[0021]图2为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不同比例复合发酵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的结果;
[0022]图3为实施例2中总黄酮测定的标准曲线图;
[0023]图4为实施例2中总多糖测定的标准曲线图;
[0024]图5为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发酵前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变化;
[0025]图6为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发酵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变化;
[0026]图7为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发酵前后pH变化;
[0027]图8为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发酵前后总黄酮含量变化;
[0028]图9为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发酵前后总多糖含量变化;
[0029]图10为岐黄避瘟方的水提液发酵前后总酸含量变化。
[0030]生物保藏说明
[003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LZU

J

TSL6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242,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3日,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0032]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LZU

S

ZCJ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402,保藏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菌种接种于岐黄避瘟方水提液中进行发酵获得岐黄避瘟方发酵液;所述复合菌种包括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复合菌种中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的体积比优选为(2~4):1,进一步优选为2.5~3.5:1,最优选为3:1;所述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的活菌浓度独立优选为(1~9)
×
10
11
CFU/mL,进一步优选为(3~7)
×
10
11
CFU/m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复合菌种的接种体积优选为岐黄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岐黄避瘟方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菌种接种于岐黄避瘟方水提液中进行发酵获得岐黄避瘟方发酵液;所述复合菌种包括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种中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的体积比为(2~4):1;所述植物乳杆菌LZU

J

TSL6和植物乳杆菌LZU

S

ZCJ的活菌浓度独立为(1~9)
×
10
11
CFU/mL。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江张志明王鸣谦李君翔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