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氮掺杂碳包覆钌-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02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水产氢是目前解决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重要途经之一,可以实现电能与氢能的转化,可以与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进行优势互补,解决其他能源的区域局限问题,以解决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电能供需不平衡和过剩现象。电解水析氢反应的能量势垒大和反应动力学慢,极大地限制了电催化水裂解制氢的发展。因此,电催化剂是促进电解水析氢反应(HER)的关键技术。铂基催化剂是最优秀的电解水催化剂,但是铂(Pt)价格贵且储量少。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钌(Ru)可作为Pt的替代材料,虽然一些Ru基催化剂具备高效、稳定性好、金属含量低以及金属更廉价等特点,但是依然可以通过M(M:铁、钴、镍)金属掺杂等方法,进一步降低金属钌(Ru)使用量以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以提高析氢效率,进一步改善结构以提高稳定性。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其拥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较低Ru含量,以及优异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提供一种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在提高电解水制氢效率的同时降低Ru的含量以及获得优异的稳定性。
[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以及载体包覆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片状氮、氧掺杂的碳;所述活性组分为钌

M合金纳米颗粒;其中:O质量含量为5%

12%,N质量含量为1%

7%,Ru质量含量为1%

10.4%,钌

M合金中摩尔比为Ru﹕M=1﹕1~3.5。
[0007]所述钌

M合金中Ru与M以0价态存在;所述O以C

O、C=O和金属O形式存在,N以吡啶N、吡咯N和金属N形式存在。
[0008]所述钌

M合金纳米颗粒中的M为铁、钴或镍。
[0009]所述钌

M合金纳米颗粒粒径0.5

100nm。
[0010]一种所述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11]步骤1:将0.01

100mg的单宁酸加入到30

12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钌前驱体溶液0.01

6mL与0.01

800mg的M前驱体,搅拌20

120min后加入200

600mg的石墨相氮化碳g

C3N4,并超声处理0.5

5h,之后将混合液在40

80℃条件下蒸干溶剂;剩余固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在300

400℃下,保温1

4h,得到Ru

M/g

C3N4固体;
[0012]步骤2:将400

700mg的Ru

M/g

C3N4固体加入到40

120mL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超声10

60min后得到Ru

M/g

C3N4固体分散液,之后将40

120mL的含有200

500mg的盐酸多巴胺的甲醇或乙醇溶液加入到上述分散液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室温搅拌4

48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聚多巴胺PDA包覆的Ru

M/g

C3N4固体即Ru

M/g

C3N4@PDA;
[0013]步骤3、将Ru

M/g

C3N4@PDA固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热解:先在250

600℃下保温0.5

4h,再在700

1200℃下保温0.5

4h,得到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
[0014]所述M前驱体为硝酸M、氯化M、醋酸M以及其水合金属盐。
[0015]所述钌前驱体溶液为三氯化钌和/或醋酸钌水溶液。
[0016]所述钌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01mg/mL

10mg/mL。
[0017]所述步骤2的甲醇或乙醇溶液替换为甲醇和乙醇任意比例混合溶液。
[0018]一种所述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用于电解水制氢。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载体包覆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片状氮、氧掺杂的碳;所述活性组分为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所述钌

M合金纳米颗粒粒径0.5

10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拥有优异的电解水产氢性能、相对较低钌金属含量、以及优异的稳定性。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提共一种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由氮、氧掺杂碳的载体与载体包覆的活性组分(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构成;氮、氧掺杂碳的载体不仅对金属颗粒锚定性好,而且导电性好;活性组分为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M的掺杂使得Ru具有优异的电解水制氢的催化活性;活性组分被包覆在氮、氧掺杂碳的载体中,因此在高电流密度下,催化剂能长时间稳定持续制氢。
[0023]2、本专利技术氮、氧掺杂碳包覆钌

M(M:铁、钴、镍)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拥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以及载体包覆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片状氮、氧掺杂的碳;所述活性组分为钌

M合金纳米颗粒;其中:O质量含量为5%

12%,N质量含量为1%

7%,Ru质量含量为1%

10.4%,钌

M合金中摩尔比为Ru﹕M=1﹕1~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钌

M合金中Ru与M以0价态存在;所述O以C

O、C=O和金属O形式存在,N以吡啶N、吡咯N和金属N形式存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钌

M合金纳米颗粒中的M为铁、钴或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钌

M合金纳米颗粒粒径0.5

100nm。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氧、氮掺杂碳包覆钌

M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0.01

100mg的单宁酸加入到30

120mL的蒸馏水中,再加入钌前驱体溶液0.01

6mL与0.01

800mg的M前驱体,搅拌20

120min后加入200

600mg的石墨相氮化碳g

C3N4,并超声处理0.5

5h,之后将混合液在40

80℃条件下蒸干溶剂;剩余固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在300

400℃下,保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鹏王金辉曹月领张秋禹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