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962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其包括支撑支架,支撑支架上设有泵吸驱动系统和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所述泵吸驱动系统包括泵吸驱动筒体,泵吸驱动筒体安装于支撑支架上,泵吸驱动筒体右端连接有叶轮轴,叶轮轴安装于支撑支架上,泵吸驱动筒体外侧设有径向叶轮,泵吸驱动筒体上设有进水孔,径向叶轮外侧设有水腔筒体,水腔筒体内设有轴向叶轮,轴向叶轮转动安装于叶轮轴上,泵吸驱动筒体上安装密封板,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与水腔筒体同轴连接,且水腔筒体右部位于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滤网具有自洁性,提高了滤网的透水率,装置不带电更加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是一种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愈来愈紧张,随着农业节水设施的应用的规模化不断扩大,农业灌溉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提升。伴随土地集约化,精细化,高效化发展趋势,种植户对于农作物精细化,高效化管理需求越来越高。从种植面积要效益的种植理念转化为株、亩、种植面积要效益的理念,农业灌溉需求从以往的节省人工、节时、粗放型节水转化为精准灌溉施水,让每株作物都能均匀受水越来越引起种植户重视。因此滴灌带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从普遍使用迷宫式滴灌带到部分开始使用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既是需求同时也是发展趋势。据此,滴灌带对水质洁净度的要求也就越高,滴灌使用含有杂质异物的地表水或地下水进行节水灌溉,容易堵塞毛管或喷滴头。
[0003]目前地表水通常采用泵前沉淀池多级沉淀或直接与泵后砂石过滤器或网片式过滤器过滤水质,或泵前水中机械驱动过滤,地下水直接使用或泵后网片式过滤器使用。现有的泵前水中过滤装置对质量轻的浮游物无法沉淀造成网片式过滤器易堵塞,造成滤水率低,影响灌溉效率。而且如公开号为CN101402010A的专利文献和公开号为CN104740925B的专利文献公开泵前水中驱动过滤装置均采用的是圆筒形滤网,需要在过滤装置上再单独加装一台电机驱动滤网转动,圆筒形滤网径向为曲面,只有轴向固定点,圆周无径向固定点,滤网在径向张、拉力作用下容易破损堵塞,更换滤网需要将其整体拆卸更换操作繁琐,在装置上使用电机需要额外接电,使装置带电工作存在极大的生产安全隐患,同时也易受电力配套设施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泵前水中驱动过滤装置存在的滤网容易堵塞损坏、更换滤网操作繁琐、检修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包括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支架上设有泵吸驱动系统和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所述泵吸驱动系统包括左端开口右端封闭的泵吸驱动筒体,泵吸驱动筒体左部安装于支撑支架左部下方,泵吸驱动筒体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叶轮轴,叶轮轴右部安装于支撑支架右部下方,泵吸驱动筒体右部外侧同轴套装有筒形径向叶轮,对应径向叶轮内的泵吸驱动筒体上设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孔,径向叶轮外侧同轴设有水腔筒体,水腔筒体右部内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轴向叶轮,轴向叶轮均同轴转动安装于叶轮轴上,轴向叶轮的外缘与水腔筒体内壁固定连接,径向叶轮右端与最左方的轴向叶轮固定连接,对应径向叶轮左端位置的泵吸驱动筒体上转动密封安装有用于对水腔筒体左端进行封闭的密封板,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左端与水腔筒体同轴固定连接,且水腔筒体右部位于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内
部,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右端转动安装于叶轮轴右部。
[0006]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7]上述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可包括同轴固定安装于水腔筒体右部外侧的多边形左过滤端板,叶轮轴右部外侧转动安装有与左过滤端板相对应的多边形的右过滤端板,左过滤端板与右过滤端板相对应的每个尖角通过连接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每相邻的两个连接支撑板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一张滤网。
[0008]上述叶轮轴右部可设有中空的进水通道,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内设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喷头固定管、喷头、连接水管和两个左右间隔设置于叶轮轴右部的调节支架,喷头固定管固定安装于两个调节支架的外端,喷头固定管两端及沿其管身长度方向均设有若干个用冲洗滤网的喷头,连接水管位于两个调节支架之间且其一端与进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喷头固定管连通。
[0009]上述支撑支架可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H形的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泵吸驱动筒体左部和叶轮轴右部分别通过固定卡安装于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中间横梁上,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顶部均设有一平衡浮体连接杆,两个平衡浮体连接杆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平衡浮体,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下部通过下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对应两个平衡浮体左部之间的第一主轴支撑支架上部设有固定浮体支撑杆,固定浮体安装于固定浮体支撑杆底部,两个平衡浮体右部之间设有拦污板,拦污板、两个平衡浮体及固定浮体形成一个四周封闭的空间。
[0010]上述对应喷头固定管位置的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外侧可设有导砂槽,所述导砂槽包括沿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长度方向设置的集砂槽,集砂槽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侧边支撑板,两个侧边支撑板顶部之间设有防溅导砂板,侧边支撑板底部与支撑支架固定连接,集砂槽底部设有溢砂道槽,溢砂道槽的出砂口位于平衡浮体外侧。
[0011]上述径向叶轮可包括密封板连接法兰和端板连接法兰,密封板连接法兰和端板连接法兰之间间隔设有若干个叶片联结支撑环,叶片联结支撑环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叶片定位孔,叶片穿插于定位孔中且叶片两端分别与密封板连接法兰和端板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径向叶轮套装于泵吸驱动筒体外侧,且通过密封板连接法兰和端板连接法兰分别与密封板及轴向叶轮固定连接。
[0012]上述轴向叶轮可包括叶轮,叶轮外缘设有连接孔,叶轮中心设有轴承,叶轮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叶轮轴上,叶轮通过连接孔与水腔筒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3]上述泵吸驱动筒体左部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泵体水管或潜水泵的泵体连接法兰,对应进水通道右端位置的叶轮轴右端设有水管连接头。
[0014]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使用多边形滤筒,致使滤筒涉水面水流形成紊流,多边形筒体平面交点与紊流水流产生振频,水流波形沿涉水圆周形成振幅,由此水中漂浮物不易附着于滤网面;其通过泵吸驱动系统带动滤筒转动,使装置不需要额外接电,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为附图1中导砂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为附图1中导砂槽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7为附图1中径向叶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8为附图7中在A

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9为附图1中轴向叶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10为附图1中轴向叶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泵吸驱动筒体,2为叶轮轴,3为径向叶轮,4为轴向叶轮,5为水腔筒体,6为密封板,7为左过滤端板,8为右过滤端板,9为连接支撑板,10为滤网,11为进水通道,12为调节支架,13为喷头固定管,14为喷头,1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包括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支架上设有泵吸驱动系统和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所述泵吸驱动系统包括左端开口右端封闭的泵吸驱动筒体,泵吸驱动筒体左部安装于支撑支架左部下方,泵吸驱动筒体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叶轮轴,叶轮轴右部安装于支撑支架右部下方,泵吸驱动筒体右部外侧同轴套装有筒形径向叶轮,对应径向叶轮内的泵吸驱动筒体上设有内外贯通的进水孔,径向叶轮外侧同轴设有水腔筒体,水腔筒体右部内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轴向叶轮,轴向叶轮均同轴转动安装于叶轮轴上,轴向叶轮的外缘与水腔筒体内壁固定连接,径向叶轮右端与最左方的轴向叶轮固定连接,对应径向叶轮左端位置的泵吸驱动筒体上转动密封安装有用于对水腔筒体左端进行封闭的密封板,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左端与水腔筒体同轴固定连接,且水腔筒体右部位于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内部,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右端转动安装于叶轮轴右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包括同轴固定安装于水腔筒体右部外侧的多边形左过滤端板,叶轮轴右部外侧转动安装有与左过滤端板相对应的多边形的右过滤端板,左过滤端板与右过滤端板相对应的每个尖角通过连接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每相邻的两个连接支撑板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一张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右部设有中空的进水通道,多边形振频排砂滤筒内设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喷头固定管、喷头、连接水管和两个左右间隔设置于叶轮轴右部的调节支架,喷头固定管固定安装于两个调节支架的外端,喷头固定管两端及沿其管身长度方向均设有若干个用冲洗滤网的喷头,连接水管位于两个调节支架之间且其一端与进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喷头固定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吸驱动式振频反冲洗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H形的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泵吸驱动筒体左部和叶轮轴右部分别通过固定卡安装于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中间横梁上,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顶部均设有一平衡浮体连接杆,两个平衡浮体连接杆前后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平衡浮体,第一主轴支撑支架和第二主轴支撑支架下部通过下横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对应两个平衡浮体左部之间的第一主轴支撑支架上部设有固定浮体支撑杆,固定浮体安装于固定浮体支撑杆底部,两个平衡浮体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明伍耘马林芝谢发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惠天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