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984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包括用于扩增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的引物及各自对应的探针,该引物及各自对应的探针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占80%,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流感首当其冲,每年有5%~10%的成年人、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造成流感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更为流行的是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0003]流感与新冠感染者临床症状相似,存在较大鉴别困难,且临床上也经常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混淆,因此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以及《新冠防控方案》中都明确提到要重视两种病毒的病原学鉴别,指导精准诊疗。
[0004]因此,本领域需求一种能同时对甲乙型流感以及新冠病毒进行分型的组合物,并且其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都较高,成本低。
[0005]现有荧光定量PCR技术多数针对单一指标进行检测,而其他一些检测多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技术,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186342A,其可以检测18种病原体;CN111074001A,其可以检测9种病原体。但是这些技术仍然面临着由于待检的病原体太复杂,从而检出率和准确性不佳的情况。
[0006]据报道新冠、甲乙流病毒核酸三联检获批上市的检测试剂盒国内仅两家,国外一家。试剂用量为30μL,而样本上样量为20μL,使用成本较高,上样量较大,一次提取样本重复次数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0010]组合物包括用于扩增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的引物及各自对应的探针,所述引物及各自对应的探针序列分别为:
[0011]甲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如SEQ ID NO:1所示;
[0012]甲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如SEQ ID NO:2所示;
[0013]甲型流感病毒探针:如SEQ ID NO:3所示;
[0014]乙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如SEQ ID NO:4所示;
[0015]乙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如SEQ ID NO:5所示;
[0016]乙型流感病毒探针Ⅰ:如SEQ ID NO:6所示;
[0017]乙型流感病毒探针Ⅱ:如SEQ ID NO:7所示;
[0018]新冠病毒上游引物Ⅰ:如SEQ ID NO:8所示;
[0019]新冠病毒上游引物Ⅱ:如SEQ ID NO:9所示;
[0020]新冠病毒下游引物Ⅰ:如SEQ ID NO:10所示;
[0021]新冠病毒下游引物Ⅱ:如SEQ ID NO:11所示;
[0022]新冠病毒探针Ⅰ:如SEQ ID NO:12所示;
[0023]新冠病毒探针Ⅱ:如SEQ ID NO:13所示;
[0024]其中,组合物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
[0025]在本文中,“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是指组合物中每个探针所用的荧光基团是不一样的,并且不会影响彼此的检测,即可以利用不同的通道进行检测。例如可以使用FAM、HEX、ROX和CY5,这些基团吸光值不接近,能选择不同的通道,因而不会互相干扰。
[0026]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用于监控的内标上游引物、内标下游引物和内标探针。并且探针的荧光基团与探针组彼此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
[0027]优选地,荧光报告基团选自FAM、HEX、ROX、VIC、CY5、5

TAMRA、TET、CY3和JOE。如SEQ ID NO:3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CY5;如SEQ ID NO:6和7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VIC;如SEQ ID NO:12和13所示的新冠病毒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FAM;如SEQ ID NO:16所示的内标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ROX。
[0028]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如SEQ ID NO:14所示的内标上游引物、如SEQ ID NO:15所示的内标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6所示的内标探针。
[0029]内标检测人管家基因RNase P基因序列的引物和探针。RNase P扩增基因序列为:
[0030]AGATTTGGACCTGCGAGCGGGTTCTGACCTGAAGGCTCTGCGCG GACTTGTGGAGACAGCCGCTC。
[0031]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检测引物的用量为0.2~0.6μM;所述组合物中检测探针的用量为0.1~0.3μM;所述组合物中内标引物的用量为0.4μM;所述组合物中内标探针的用量为0.2μM。
[003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存在于单独包装中。
[003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核酸组合物中的各成分以混合的形式存在。
[0034]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检测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并鉴定病原体种类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0035]优选地,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
[0036]优选地,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的组合物、PCR扩增体系、还包括逆转录酶、热启动DNA聚合酶、UDG酶、dNTP、反应缓冲液等组分。
[0037]进一步地,常见的PCR缓冲液由Tris

HCl、MgCl2、KCl、Triton X

100等缓冲体系构成。一般单个PCR反应管中总体积为20~50μL。
[0038]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中检测引物的用量为25~500nM;所述组合物中检测探针的用量为20~500nM;所述组合物中内标引物的用量为12.5~250nM;所述组合物中内标探针的用量为10~250nM;所述dNTP的用量为0.2~0.3mM。
[0039]进一步地,所述逆转录酶的浓度为5U/μL~15U/μL;所述DNA聚合酶的浓度为5U/μL~15U/μL。
[0040]优选地,试剂盒中含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且阴阳性对照与待测标本需同步处理。阳性对照中由含有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特定核酸序列、内参序列的质粒混合而成,模拟实际临床标本;阴性对照由含有内参序列的质粒组成。
[0041]一种用于检测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并鉴定病原体种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用于扩增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的引物及各自对应的探针,所述引物及各自对应的探针序列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CTCTCTATCATCCCATCAGG(SEQ ID NO:1);甲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GGTCTTGTCTTTAGCCAYTC(SEQ ID NO:2);甲型流感病毒探针:CCCTCAAAGCCGAGATC(SEQ ID NO:3);乙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AAAGCTTCAATACTCCATGA(SEQ IDNO:4);乙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GCAAGATCCTGAGGTTCCAA(SEQ IDNO:5);乙型流感病毒探针Ⅰ:TTCTGTCGTGCATTATAGGAA(SEQ ID NO:6);乙型流感病毒探针Ⅱ:TGTCGTGCATTATAGGAAA(SEQ ID NO:7);新冠病毒上游引物Ⅰ:CCCTGTGGGTTTTACACTTAA(SEQ ID NO:8);新冠病毒上游引物Ⅱ:ACGATTGTGCATCAGCTGA(SEQ ID NO:9);新冠病毒下游引物Ⅰ:GGGGAACTTCTCCTGCTAGAA(SEQ ID NO:10);新冠病毒下游引物Ⅱ:AGACATTTTGCTCTCAAGCTG(SEQ ID NO:11);新冠病毒探针Ⅰ:CTGCGGTATGTGGAAAGGTTA(SEQ ID NO:12);新冠病毒探针Ⅱ:CGCCATTGCCAGCCAT(SEQ ID NO:13);其中,组合物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用于监控的内标上游引物、内标下游引物和内标探针,并且探针的荧光基团与探针组彼此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内标上游引物AGATTTGGACCTGCGAGCG(SEQ I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刘畅晏淼王天齐林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重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