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78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6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涉及韭蛆防治技术领域,以添加化学药剂和投放病原线虫的联合方式实现对韭蛆的防治。包括灌溉管、密封盖和水分探针,所述灌溉管横向设置并埋于土壤内,所述灌溉管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根端管,所述端管的一端与灌溉管固定连接,所述端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密封盖位于端管另一端对端管进行密封,所述灌溉管的底部具有灌溉孔,所述水分探针位于灌溉管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灌溉管的设置,向植物根部滴灌水肥;通过灌溉管的设置,向土壤中输送病原线虫或化学药剂,进而杀灭土壤中的韭蛆幼虫,进而以病原线虫生物防治以及化学药剂化学防治的联合方式,对韭蛆进行防治。对韭蛆进行防治。对韭蛆进行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韭蛆防治
,具体地说是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主要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偶尔也危害莴苣、青菜、芹菜等,是葱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初孵幼虫先为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重者鳞茎腐烂,整墩韭菜死亡。韭蛆的防治,可通过浇水的方式施加化学药剂。病原线虫可寄生于昆虫消化道内,通过释放共生菌在昆虫血液内增殖,进而导致昆虫的死亡。将药剂防治以及病原线虫施加结合起来防治韭蛆,则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及方法,以添加化学药剂和投放病原线虫的联合方式实现对韭蛆的防治。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包括灌溉管、密封盖和水分探针,所述灌溉管横向设置并埋于土壤内,所述灌溉管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根端管,所述端管的一端与灌溉管固定连接,所述端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密封盖位于端管另一端对端管进行密封,所述灌溉管的底部具有灌溉孔,所述水分探针位于灌溉管底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管的外径大于端管的外径。
[0006]进一步地,所述端管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所述端管的水平部分与灌溉管连接,所述端管的竖直部分伸出土壤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与端管另一端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端管的另一端为漏斗型的膨大部,所述膨大部内具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水分探针顶部具有探针固定箍,所述探针固定箍套在灌溉管的外壁。
[0009]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管内具有吸水海绵。
[0010]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管的外壁滑动安装有观察镜安装箍,所述观察镜安装箍的底部具有光学观察镜,所述观察镜安装箍的顶部具有手柄。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通过端管向灌溉管内加入水肥和病原线虫,使得灌溉管内的水肥缓慢滴灌,病原线虫穿过滴灌孔钻入土壤内;
[0013](2)通过水分探针探测土壤内水分含量;当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设定阈值后,向灌溉管内加入水,使得滴灌管内的水缓慢滴灌;
[0014](3)观察土壤中是否有韭蛆,当土壤内有韭蛆时,向灌溉管内加入化学药剂,使得
化学药剂缓慢滴灌。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灌溉管的设置,向植物根部滴灌水肥;通过灌溉管的设置,向土壤中输送病原线虫或化学药剂,进而杀灭土壤中的韭蛆幼虫,进而以病原线虫生物防治以及化学药剂化学防治的联合方式,对韭蛆进行防治。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的A

A剖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示意图;
[0020]图5为在灌溉管内增加吸水海绵的示意图;
[0021]图6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溉管上安装观察镜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6的B向局部向视图;
[0023]图中:1灌溉管,11灌溉孔,2端管,21膨大部,3密封盖,31安装环,4水分探针,41探针固定箍,5滤网,6土壤,7吸水海绵,8光学观察镜,81观察镜安装箍,8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灌溉管1、端管2、密封盖3和水分探针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包括灌溉管1、密封盖3和水分探针4,灌溉管1横向设置并埋于土壤内,灌溉管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根端管2,端管2的一端与灌溉管1固定连接,端管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密封盖3位于端管2另一端对端管2进行密封,灌溉管1的底部具有灌溉孔11,水分探针4位于灌溉管1底部。通过端管2向灌溉管1内加入水肥、病原线虫、化学药剂或水,进而实现滴灌、病原线虫的施放、化学药剂的施加,以病原线虫的施放实现生物防治,以化学药剂的施加实现化学防治,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措施对韭蛆进行联合防治。通过密封盖3对端管2另一端密封后,灌溉管1内的水肥不能流出。开启密封盖3后,灌溉管1内的水肥可以穿过灌溉孔11进行滴灌。
[0026]如图1所示,灌溉管1的外径大于端管2的外径。灌溉管1的设置,用于对水肥、化学药剂进行暂时的存储,且水肥、化学药剂经灌溉孔11缓慢流出,进而实现水肥、化学药剂的缓慢施加。
[0027]如图1、图3所示,端管2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端管2的水平部分与灌溉管1连接,端管2的竖直部分伸出土壤表面。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灌溉管1埋于土壤6之下。
[0028]如图3所示,为便于连接,密封盖3的端面设置有安装环31,安装环31上设置外螺纹,安装环31伸入端管2内且安装环31与端管2另一端螺纹连接。
[0029]如图3所示,端管2的另一端为漏斗型的膨大部21,膨大部21内具有滤网5。滤网5的设置,避免杂质进入灌溉管2内。
[0030]如图1、图3所示,水分探针4顶部具有探针固定箍41,探针固定箍41套设在灌溉管1的外壁。将灌溉管1埋于土壤之下后,水分探针4插入土壤内,进而对灌溉管1下方的土壤进行水分探测。
[0031]为延缓灌溉管1内水肥滴灌速率,提高植物对水肥的吸收率,如图5所示,灌溉管1内具有吸水海绵7。加入灌溉管1内的水肥,部分被吸水海绵吸附,然后缓慢释放,进而增加水肥的施加时间、减缓水肥的施加速率。
[0032]如图6、图7所示,灌溉管1的外壁滑动安装有观察镜安装箍8,观察镜安装箍8的底部具有光学观察镜81,观察镜安装箍8的顶部具有手柄82。当需要观察土壤内韭蛆的生长状态、数量时,可以握住手柄82,滑动观察镜安装箍8,使得光学观察镜81于土壤中缓慢移动,通过光学观察镜81观察土壤中病原线虫的生长状态。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1)通过端管向灌溉管内加入水肥和病原线虫,使得灌溉管内的水肥缓慢滴灌,病原线虫穿过滴灌孔钻入土壤内;
[0035](2)通过水分探针探测土壤内水分含量;当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设定阈值后,向灌溉管内加入水,使得滴灌管内的水缓慢滴灌;
[0036](3)观察土壤中是否有韭蛆,当土壤内有韭蛆时,向灌溉管内加入化学药剂,使得化学药剂缓慢滴灌。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灌溉管的设置,向植物根部滴灌水肥;通过灌溉管的设置,向土壤中输送病原线虫或化学药剂,进而杀灭土壤中的韭蛆幼虫,进而以病原线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管、密封盖和水分探针,所述灌溉管横向设置并埋于土壤内,所述灌溉管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根端管,所述端管的一端与灌溉管固定连接,所述端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密封盖位于端管另一端对端管进行密封,所述灌溉管的底部具有灌溉孔,所述水分探针位于灌溉管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的外径大于端管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所述端管的水平部分与灌溉管连接,所述端管的竖直部分伸出土壤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与端管另一端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水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的另一端为漏斗型的膨大部,所述膨大部内具有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秀门兴元李丽莉吕素洪崔洪莹宋莹莹于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