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60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待测试换流阀组件的两端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以及中间某两个晶闸管级之间的导电连接处设置第二电极;进行测试:在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段内输入正反向电压;实时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回路内的电流,判断换流阀组件是否导通。实现测试电压降半,有利于降低高压测试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减小测试装置的设计体积、降低测试仪装置的设计重量,实现组件级别的晶闸管级触发功能测试,使换流阀的整体触发功能测试效率提升数倍。试效率提升数倍。试效率提升数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直流输电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流阀主要是由阀组件(阀段)串联而成;每个阀组件(阀段)由若干个晶闸管级串联而成,由于技术路线不同,阀组件(阀段)中包含的晶闸管级数量不同,主要分为小组件(阀段)和大组件(阀段)两类,小组件(阀段)一般为7~9级,大组件(阀段)一般为11~15级。
[0003]换流阀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决定着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工作与否,因此,一般情况下,每年需进行一次停电检修,以确保换流阀设备各项功能正常、性能良好。年度检修工作中,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工作为晶闸管级触发测试,目的是验证晶闸管级最基本、最核心的触发和回检功能。
[0004]目前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是针对每个晶闸管级进行逐一测试,但由于晶闸管级数量庞大,导致测试用时过长,耗费大量的停电检修时间,这成为制约直流系统能量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之一,检修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检修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包括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方案对应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的方案,在待测试换流阀组件的两端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以及中间某两个晶闸管级之间的导电连接处设置第二电极;进行测试:在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段内输入正反向电压;实时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回路内的电流,判断换流阀组件是否导通;若检测到对应回路中既有正向电流也有反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晶闸管级触发功能正常;若检测到回路中只有正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存在反向触发功能异常的晶闸管级;若检测到回路中只有反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存在正向触发功能异常的晶闸管级。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换流阀组件测试,每个晶闸管级需要分得220V电压,对于15级的换流阀组件来说,则需要输入3300V的交流电压。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的回路与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构成的回路并联,分别向两并联回路输入交流电压测试触发后的晶闸管级,可实现测试电压的降半,有利于降低高压测试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减小测试装置的设计体积、降低测试仪装置的设计重量,实现组件级别的晶闸管级触发功能测试,使换流阀的整体触发功能测试效率提升数倍,提升换流阀检修测试效率。
[0009]进一步的,若存在异常的晶闸管级,则将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机分别设置在换流阀
组件对应段的两端,第二电极设置在对应段的中间某两个晶闸管级之间的导电连接处;再次进行测试,实现检测范围的逐步缩小,直到定位出异常的晶闸管级。
[0010]当换流阀组件触发功能异常时,对正向或反向没有电流通过的换流阀组件对应段重新构建回路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可以缩小一半的范围,最终找出触发功能异常的一个或多个晶闸管级,提高效率。
[0011]进一步的,在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后,判断阀控后台是否能收到所有晶闸管级试验报文,用于判断换流阀组件回检功能正常与否。
[0012]利用阀控后台还能同步检查换流阀组件的回检功能,存在异常时具体异常位置信息可由阀控后台获取。
[0013]进一步的,使用MSC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
[0014]对换流阀组件中的多个晶闸管级通过MSC发送导通信号、同时输出正反向电压,同步性更好。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装置的方案,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用于设置于待测试换流阀组件的两端,所述第二电极用于设置于中间某两个晶闸管级之间的导电连接处;在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段内输入正反向电压;实时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回路内的电流,判断换流阀组件是否导通;若检测到对应回路中既有正向电流也有反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晶闸管级触发功能正常;若检测到回路中只有正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存在反向触发功能异常的晶闸管级;若检测到回路中只有反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存在正向触发功能异常的晶闸管级。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换流阀组件测试,每个晶闸管级需要分得220V电压,对于15级的换流阀组件来说,则需要输入3300V的交流电压。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的回路与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构成的回路并联,分别向两并联回路输入交流电压测试触发后的晶闸管级,可实现测试电压的降半,有利于降低高压测试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减小测试装置的设计体积、降低测试仪装置的设计重量,实现组件级别的晶闸管级触发功能测试,使换流阀的整体触发功能测试效率提升数倍,提升换流阀检修测试效率。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通过换流阀设备MSC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的触发光纤。
[0018]对换流阀组件中的多个晶闸管级通过MSC发送导通信号、同时输出正反向电压,同步性更好。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绝缘支撑、三个金属端头和绝缘螺帽;所述绝缘支撑中间设有滑动槽;三个金属端头分别作为三个电极,所述金属端头通过作为绝缘螺帽的紧固螺栓固定在滑动槽中,将金属端头调整到与待测试换流阀组件对应的作为导电端的散热器位置后,通过旋紧紧固螺栓固定金属端头,将测试装置放置在待测试换流阀组件上,使金属端头与对应散热器导电接触,并利用测试装置自身重力保证金属端头与对应散热器的可靠导通。
[0020]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一个不短于被测换流阀组件的绝缘支撑作为基础,上面通过滑槽滑动固定三个金属端头作为电极,通过调整三个金属端头在绝缘支撑上的位置,方便的实现与被测换流阀组件对应段首尾及中部的导电处的准确对应,另外可以利用装置自身的重量保证三个金属端头与对应的导电处可靠接触,代替人为固定,避免人直接接触测试装
置,保障人身安全。
[0021]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支撑中间带有用于手持的绝缘手柄。
[0022]可以直接手持绝缘手柄放置于被测换流阀组件处测试,绝缘手柄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晶闸管换流阀组件(15级晶闸管)的测试方法示意图;
[0024]图2(1)是晶闸管换流阀组件(8级晶闸管)的测试方法示意图;
[0025]图2(2)是是晶闸管换流阀组件(8级晶闸管)定位异常晶闸管级的方法示意图;
[0026]图3是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装置中组件级测试仪工作原理仿真波形图;
[0027]图4(1)是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装置中输出连接装置的模型示意图;
[0028]图4(2)是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装置中输出连接装置中的绝缘螺帽模型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测试换流阀组件的两端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以及中间某两个晶闸管级之间的导电连接处设置第二电极;进行测试:在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的同时,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段内输入正反向电压;实时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回路内的电流,判断换流阀组件是否导通;若检测到对应回路中既有正向电流也有反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晶闸管级触发功能正常;若检测到回路中只有正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存在反向触发功能异常的晶闸管级;若检测到回路中只有反向电流,则换流阀组件对应段内存在正向触发功能异常的晶闸管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存在异常的晶闸管级,则将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机分别设置在换流阀组件对应段的两端,第二电极设置在对应段的中间某两个晶闸管级之间的导电连接处;再次进行测试,实现检测范围的逐步缩小,直到定位出异常的晶闸管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后,判断阀控后台是否能收到所有晶闸管级试验报文,用于判断换流阀组件回检功能正常与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MSC向晶闸管级发出导通信号。5.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民刘堃韩坤魏卓李飞李凯邱文龙毕延河王彦博陈帅田兰芳杨会磊张中强罗鹏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