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和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55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遮光门套侧板的一面形成有沿着遮光门套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遮光槽,遮光槽至少能够容纳1个移门的侧边插入其中,遮光槽的内部设置有与遮光门套侧板连接的圆柱体,圆柱体垂直于遮光槽的底壁,圆柱体的外圆周面形成有阻尼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移门朝向墙壁的一面形成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部连接有耐磨件,耐磨件远离移门的一面形成有台阶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移门朝向遮光门套侧板移动的过程中,以及移门与遮光门套侧板碰撞后反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移门的动量均被阻尼层提供的阻尼力消除,在1次关门的动作中,阻尼层作用了2次,从而提供了2倍的缓冲效果。从而提供了2倍的缓冲效果。从而提供了2倍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和移门


[0001]本技术涉及专门防止翼扇碰关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

技术介绍

[0002]现市面木塑移门类产品侧板多为平面造型,安装过程中对侧板垂直精度要求过高,调整缝隙效率过低且无法做到完全密闭。
[0003]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在门套与移门的接触部位增加了凹槽,移门与门套接触时可以陷没在凹槽中,从而避免移门与门套之间出现可以漏光的间隙,例如CN209942504U公开了移门套板装置。
[0004]但是,即使有凹槽还不足以解决上述问题,当门套与移门碰撞时,移门会向关门的反方向回弹一部分距离,导致移门与门套分离,当分离的距离超出了凹槽的深度时,门套和移门之间就会出现漏光问题。
[0005]为此,现有技术又提出了在凹槽内增加缓冲装置,以缓冲移门与门套的碰撞,减少其回弹的距离,但是在关门的作用力较大时,移门依然会回弹较大的距离。
[0006]基于上述原因,本领域技术人员想要获得一种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移门与门套碰撞后回弹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一面形成有沿着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遮光槽(11),所述遮光槽(11)至少能够容纳1个移门的侧边插入其中,所述遮光槽(1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连接的圆柱体(20),所述圆柱体(20)垂直于所述遮光槽(11)的底壁,所述圆柱体(20)的外圆周面形成有阻尼层(30);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配套的移门(40)上形成有定位孔(41),所述圆柱体(20)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孔(41)中,用户关闭所述移门(40)时,所述圆柱体(20)插入至所述定位孔(41)内部,期间所述定位孔(41)的内壁与所述阻尼层(30)摩擦而产生阻尼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12),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内部设置有减重孔(13),所述安装槽(12)和所述减重孔(13)均沿着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上形成沿着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厚度方向垂直贯穿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圆孔(14),所述圆孔(14)至少穿过1个所述减重孔(13),所述圆柱体(20)插设在所述圆孔(14)内部并且穿过所述减重孔(13),所述圆柱体(20)与所述减重孔(13)重合的位置形成有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是与所述圆柱体(20)同轴的环形凹陷,所述圆孔(14)和所述定位槽(21)在所述遮光门套侧板(10)的横截面上形成基本为矩形的长条形腔室,所述长条形腔室内插设有限位条(15),所述限位条(15)与所述减重孔(13)、所述定位槽(21)抵接使得所述圆柱体(20)不能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20)上位于所述定位槽(21)远离所述遮光槽(11)的一端在所述圆柱体(20)的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辉赵悦英朱莽王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宜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