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53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其包括乳胶管,乳胶管的内壁均匀开设有气孔,乳胶管的外侧设置有气囊,气孔设置在气囊的内部,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海绵,乳胶管位于医用海绵外侧端部连接有连接端头,连接端头与乳胶管连通,连接端头的内部设置有注射孔,连接端头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面向注射孔的一侧连接有弹簧,弹簧的端部安装有塞子,塞子与注射孔密封配合,连接端头的内壁同轴对称开设有四滑槽,四滑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杆,四滑杆的端部均与塞子的外表面连接。医用海绵可吸收造口中的粪水尿液,防止出现粪水尿液污染伤口,并且病人不用特意去控制饮食,方便病人随时更换,还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造口。小的造口。小的造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

技术介绍

[0002]当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患者疾病,需要通过手术将肠管进行分离,并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形成的一个开口称为造口,患者的大便和小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出的东西,造口可达到行肠道减压等目的,可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
[0003]目前临床上伤口造口换药流程是先去除造口袋,随后清洁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5

10分钟),最后进行终末处理,换药清洁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特别是肠造口和尿路造口的病人,在换药清洁之前需控制饮水和饮食,避免清洁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的过程中出现粪水尿液,污染伤口,刺激皮肤,使得换药过程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帮助患者进行换药清洁的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包括乳胶管;
[0007]乳胶管的内壁均匀开设有气孔,乳胶管的外侧设置有气囊,气孔设置在气囊的内部,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海绵;
[0008]乳胶管位于医用海绵外侧端部连接有连接端头,连接端头与乳胶管连通,连接端头的内部设置有注射孔;
[0009]连接端头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面向注射孔的一侧连接有弹簧,弹簧的端部安装有塞子,塞子与注射孔密封配合,气孔的内壁同轴对称开设有四滑槽,四滑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杆,四滑杆的端部均与塞子的外表面连接。
[0010]临床在为造口处换药清洁时,先将本装置置入造口处,随后将注射器的针管插进注射孔内打入合适量气体,使气囊膨胀并带动医用海绵与造口处贴合,在打气结束后,弹簧推动塞子将连接端头封堵,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气体泄漏,医用海绵可吸收造口中的粪水尿液,在清洁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的过程中,防止出现粪水尿液污染伤口,刺激皮肤,利于医护人员操作,并且病人不用特意去控制饮食,方便病人随时更换,不仅限于空腹,还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造口。
[0011]进一步的,连接端头远离医用海绵的侧面同轴对称开设有四连接孔,四连接孔的内部均插设有插杆,四插杆的一端分别与四滑杆连接,四插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圆环。
[0012]将注射器针管插进注射孔内时,注射器的表面推动圆环移动,进而带动塞子与连接端头分离,此时注射器的针管仍处在注射孔内,可方便使用注射器打气,避免用注射器的
气压推动塞子与注射孔分离进行打气,并且方便对气体的注射量进行掌控,且通过按压圆环便于将气囊内的气体放出。
[0013]进一步的,连接端头的表面安装有指环,指环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4]通过指环可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拿取,且在打气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乳胶管,不易出现手滑的现象。
[0015]进一步的,注射孔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垫。
[0016]密封垫可增加注射孔与注射器针管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打气过程中气体泄漏。
[0017]进一步的,医用海绵远离圆环的端部为圆球形。
[0018]便于将本装置插进造口内,且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端头的区域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插杆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乳胶管;101、气孔;102、气囊;103、医用海绵;104、连接端头;105、注射孔;200、横杆;201、弹簧;202、塞子;203、滑槽;204、滑杆;300、连接孔;301、插杆;302、圆环;400、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包括乳胶管100;
[0026]乳胶管100的内壁均匀开设有气孔101,乳胶管100的外侧设置有气囊102,气孔101设置在气囊102的内部,气囊102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海绵103;
[0027]乳胶管100位于医用海绵103外侧端部连接有连接端头104,连接端头104与乳胶管100连通,连接端头104的内部设置有注射孔105;
[0028]连接端头10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横杆200,横杆200面向注射孔105的一侧连接有弹簧201,弹簧201的端部安装有塞子202,塞子202与注射孔105密封配合,气孔101的内壁同轴对称开设有四滑槽203,四滑槽203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杆204,四滑杆204的端部均与塞子202的外表面连接。
[0029]在为造口处换药清洁时,先将本装置置入造口处,随后将注射器的针管插进圆环302和注射孔105内打入合适量气体,气体进入乳胶管100内并通过气孔101进入到气囊102内,使气囊102膨胀并带动医用海绵103与造口处贴合,在打气结束后,将注射器针管从注射孔105内抽出,弹簧201推动塞子202将连接端头104封堵,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气体泄漏。
[0030]优选的,连接端头104远离医用海绵103的侧面同轴对称开设有四连接孔300,四连接孔300的内部均插设有插杆301,四插杆301的一端分别与四滑杆204连接,四插杆301的另一端安装有圆环302。
[0031]在为气囊102打气时,先将注射器针管插进注射孔105内,注射器的表面推动圆环302移动,通过插杆301和滑杆204的连接作用带动塞子202移动,使塞子202与连接端头104
分离,此时注射器的针管仍处在注射孔105内,可方便使用注射器打气,且在换药清洁结束后,通过按压圆环302便于将气囊102内的气体放出,便于将本装置取出。
[0032]优选的,连接端头104的表面安装有指环400,指环400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33]通过指环400可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拿取,且在打气过程中手指可扣进指环400内,便于在打气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乳胶管100,不易出现手滑的现象。
[0034]优选的,注射孔105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垫。
[0035]在将注射器针管插进注射孔105内后,密封垫与针管紧密接触,从而防止打气过程中气体泄漏。
[0036]优选的,医用海绵103远离圆环302的端部为圆球形。
[0037]在将本装置放置在患者造口处时,医用海绵103的端部与造口处接触不会产生异物感,且有利用插进造口内。
[0038]以上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造口的可调节式吸水堵塞气囊,包括乳胶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管(100)的内壁均匀开设有气孔(101),所述乳胶管(100)的外侧设置有气囊(102),所述气孔(101)设置在所述气囊(102)的内部,所述气囊(102)的外表面设置有医用海绵(103);所述乳胶管(100)位于所述医用海绵(103)外侧端部连接有连接端头(104),所述连接端头(104)与所述乳胶管(100)连通,所述连接端头(104)的内部设置有注射孔(105);所述连接端头(10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横杆(200),所述横杆(200)面向所述注射孔(105)的一侧连接有弹簧(201),所述弹簧(201)的端部安装有塞子(202),所述塞子(202)与所述注射孔(105)密封配合,所述连接端头(104)的内壁同轴对称开设有四滑槽(203),四所述滑槽(203)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杆(204),四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雪花吕玥玲苏诗雅戚艳霞彭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