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集成毫米波SIW双极化缝隙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SIW双极化缝隙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源集成毫米波SIW双极化缝隙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已变得十分拥挤。为了获得更大的通信容量和更宽的通信频带,近年来毫米波通信应用不断涌现。发射机是毫米波雷达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射频功率放大器和天线作为发射机的关键部分,通常位于发射机的末端。由于所处位置和功能的特殊,射频功率放大器和天线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发射机整体性能的优劣。因此,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和线性度的提升以及天线结构和性能的改进对提高毫米波雷达系统整体效率和发射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0003]传统的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的工作频率很高,但相对频带较窄,一般都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按照电流导通角的不同,主要分为甲(A)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甲乙(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和乙(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这三类。A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低于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和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但其增益和线性度是几类中最好的。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和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都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状态,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类中最高的。对比以上三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优缺点,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兼容了A类射频功率放大器与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优势,比A类射频功率放大器提高了小信号输入时的效率,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效率也增高;同时,它的效率比以及保真度而言,都优于A类射频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集成毫米波SIW双极化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两路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与SIW双极化缝隙天线无缝级联而成,每路所述的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分别与所述的SIW双极化缝隙天线直接连接,每路所述的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分别用于将输入其内的射频信号放大后得到放大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的SIW双极化缝隙天线,所述的SIW双极化缝隙天线用于将其中一路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至其处的放大射频信号转换成呈+45
°
线极化特性的电磁波发射出去,另一路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至其处的放大射频信号转换成呈
‑
45
°
线极化特性的电磁波发射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集成毫米波SIW双极化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W双极化缝隙天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辐射层、介质基板以及馈电层,所述的辐射层包括第一金属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金属板上的辐射缝隙,所述的第一金属板为矩形板,其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的辐射缝隙包括上下贯穿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槽的两个底角处均倒相同圆角,将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分别称为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槽、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槽、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和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槽,所述的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和所述的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呈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的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和所述的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呈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的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和所述的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呈前后对称结构,所述的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和所述的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呈前后对称结构,所述的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槽、所述的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槽、所述的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槽和所述的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槽的两条直角边所在侧面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金属板沿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和沿前后方向的对称平面上;所述的介质基板层叠在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下方,所述的介质基板为矩形板,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前端面上下齐平,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后端面上下齐平,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左端面上下齐平,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右端面上下齐平;所述的馈电层包括第二金属板、第一矩形馈电线和第二矩形馈电线,所述的第二金属板为矩形板,所述的第二金属板层叠在所述的介质基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二金属板的前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前端面上下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板的后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后端面上下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板的左端面与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左端面上下齐平,所述的第二金属板的右端面位于所述的介质基板的右端面所在平面的左侧,所述的所述的第二金属板上开设有从其右端面开始向左延伸的四个矩形槽,四个矩形槽均上下贯穿所述的第二金属板且按照从前到后顺序间隔分布,将四个矩形槽从前到后依次称为第一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所述的第一矩形槽的左后角、所述的第二矩形槽的左前角、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的左后角和所述的第四矩形槽的左前角均倒相同的圆角,所述的第一矩形槽和所述的第四矩形槽相对于所述的第二金属板沿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前后对称,所述的第二矩形槽和所述的第三矩形槽相对于所述的第二金属板沿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前后对称,所述的第一矩形槽如果向后平移能够与所述的第三矩形槽完全重合,所述的第二矩形槽如果向后平移能够与所述的第四矩形槽完全重合,将所述的第二金属板在所述的第一矩形槽和所述的第二矩形槽之间的部分称为第一连接块,将所述的第二金属板在所述的第三矩形槽和和所述的第四矩形槽之间的部分称为第二连接块;所述的辐射缝隙周围
设置有沿一圈分布的多个金属化圆孔,多个金属化圆孔依次贯穿所述的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的介质基板,多个金属化通孔均位于所述的第二金属板的正上方,用于将所述的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的第二金属板连接起来,任意一个金属化圆孔不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的第一矩形槽、所述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的第三矩形槽和所述的第四矩形槽所处区域的正上方;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右侧,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右端面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后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的下端面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块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右端面上下对齐,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右侧,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的左端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右端面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的前端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的后端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后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的下端面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的右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金属板的右端面上下对齐;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和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与两路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接入两路AB类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的放大射频信号,通过所述的第一矩形馈电线输入所述的SIW双极化缝隙天线的放大射频信号被转换成呈+45
°
线极化特性的电磁波发射出去,通过所述的第二矩形馈电线输入所述的SIW双极化缝隙天线的放大射频信号被转换成呈
‑
45
°
线极化特性的电磁波发射出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源集成毫米波SIW双极化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多个金属化圆孔围成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高飞,陆云龙,黄民拥,林奕彤,尤阳,黄季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