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速效助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51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没有杀虫活性的,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医药、日化上的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与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组合。这个组合物可以在20分钟到24小时内使靶标昆虫死亡90%以上。实现了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快速显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既保持了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低生物富集,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又体现出了快速显效的特点,符合我国广大农民使用杀虫剂的心理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速效助剂 在农、林业生产活动的植物保护过程中,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化学防治具有操作简便、见效迅速、效果明显等特点,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 是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大量使用有机杀虫剂,人畜中毒、杀伤天 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新 型农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有向"非杀生性农药"方向发展的趋势。寻求理想的,适合 于害虫综合治理要求的,能够替代目前应用的广谱高效杀虫剂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苯酰苯脲类杀虫剂是人工合成的昆虫某些激素的类似物,作用于昆虫生长和发育 的关键阶段,干扰昆虫正常形态的形成,阻碍昆虫的正常发育而使其死亡的,昆虫生长调节 剂(又称第三代杀虫剂)中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苯酰苯脲类杀虫剂是基于昆虫从幼虫 (若虫)至成虫的蜕皮生长过程的这一特有的性质,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其在生长和 发育过程中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因而此类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以及对非 靶标生物无害的优点。 但是该类杀虫剂的致命缺欠是,耙标昆虫的死亡高峰期在施药后的4——7天才能 出现,因而严重地影响了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推广应用。 为了解决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速效性问题,国内外一致采用的是与速效性杀虫剂 混配的方法。该方法无疑是1、将苯酰苯脲类杀虫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配,此法虽然 在首次使用时效果不错,但由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极易使靶标昆虫产生抗药性,而且还 极易诱导与其配武的杀虫剂令靶标昆虫产生抗药性。因此造成该混配杀虫药剂在重复使用 效果明显下降。2、将苯酰苯脲类杀虫剂与高毒速效性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 类、沙蚕碱类、吡唑类如氟虫清、吡咯类如除尽等)混配,此法虽然有效地提高了苯酰苯脲 类混合杀虫剂的速效性,但由于采用的是高毒(与苯酰苯脲类杀虫剂比较)广普性杀虫剂, 使得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丧失殆尽。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提高苯酰苯脲类杀虫剂速效办法的弊病,本专利技术是将没有杀虫活 性的,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医药、日化上的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与苯酰苯脲类杀虫剂 组合。这个组合物可以在20分钟到24小时内使耙标昆虫死亡90%以上。实现了苯酰苯脲 类杀虫剂的快速显效。 本专利技术即保持了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低生物富集,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又体现出了快速显效的特点,符合我国广大农民使用杀虫剂的心理状态。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是指:尿激酶、引激酶、漆酶、葡萄糖氣化酶、讨氣化氡』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旨肪酶、蛋白酶、果膽酶』别旨酶、招氧'化物歧化酶等,将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使用,其混合的比例可以为i : o.oi-ioo : o.oi-ioo : o.oi-ioo :o. oi-ioo等。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苯酰苯脲类杀虫剂是指具有如下通式的杀虫剂R, 本通式为A取代苯甲酰基R2取代苯基脲。 式中&为2-氯、2,6-二氯、2,6-二氟。 式中R2为4-氯、4_三氟甲基、4-三氟甲氧基、3, 5_ 二氯_4_四氟乙氧基、3, 5_ 二 氯-2 , 4- 二氟、2-氟-(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3 , 5- 二氯-4- (3-氯-5-三氟甲基-2-吡 啶氧基)、4-甲基-A- (4-氯-A-环丙基亚节基氨氧基)、4-氯-3- (3-氯-5-三氟甲基-2-吡 啶氧基)、2, 5- 二氯-4-六氟丙氧基等。 具有如上特征的杀虫剂国内通用名为灭幼脲、除虫脲、杀铃脲、氟铃脲、氟啶脲、 氟螨脲、氟虫脲、虱螨脲等。 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在一起的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与通式所示的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组合比例可以是i : i-i, ooo, ooo或io, ooo-i : i,最好是在i : i-i,ooo 或ioo-i : i的范围内。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杀虫机理极其复杂,其杀虫过程表现为当靶标昆虫摄取苯酰苯脲类杀虫剂后,当其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由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引起幼虫的蜕皮, 促进变态时,在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作用下,幼虫表皮酚氧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显著增 高。由于酚氧化酶活力增高,导致幼虫表皮变黑,由于几丁质酶活力的增高,使得几丁质分 解代谢加快,破坏了体内原有的几丁质分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干扰了蜕皮过程中表皮几 丁质的沉积,从而干扰了表皮的正常形成。由于不能形成新表皮,或由于新形成的不完善的 表皮缺乏几丁质而缺乏强度,无法承受蜕皮过程中体内的压力及肌肉牵拉,因而旧表皮不 能蜕下或不能完全蜕下。令靶标昆虫生理蜕皮不能正常进行而死亡。 当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与苯酰苯脲类杀虫剂同时进入靶标昆虫体内后,立即剌激靶标昆虫的前胸腺,进而导致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提前引起幼虫的蜕皮,促进变态,而 在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作用下,幼虫表皮酚氧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显著增高,使得几丁 质分解代谢加快,破坏了体内原有的几丁质分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干扰了蜕皮过程中表 皮几丁质的沉积,不能形成新表皮,耙标昆虫无法承受蜕皮过程中体内的压力及肌肉牵拉, 表现不能蜕皮而死亡。进而实现了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快速显效。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可以直接与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制剂组合,如将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直接添加到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的乳油中、微乳剂中、水乳剂中、水悬浮剂中、油悬浮剂中、干悬浮剂中、可湿性粉剂中、可分散粒剂中、颗粒剂中、粉剂中、种子包衣剂中、种子处理剂中、水面漂浮剂中、泡腾剂中以及饵料中,在直接使用原粉的场合也可以直接与原粉混合。也可以分别包装作为现场桶混剂使用。实施例1 : 混合酶 尿激酶 0. 14漆酶、0. 1讨氧'德逾、5. 0麵織、20. 0淀粉酶、50. 0脂昉酶、3. 0带A酶、1. 0胰脂酶、0. 1超氧化物歧化酶2. 0 按上述比例将这些生物酶混合均匀后备用。 实施例2 : 1)将实施例1的混合生物酶1份和虱螨脲(折百)100份,用1699份混合溶剂溶解后加入200份乳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制成含有混合生物酶的5%虱螨脲乳油。 2)将实施例1的混合生物酶1份和氟螨脲(折百)100份,加入284份的水、5份分散湿润剂、5份防冻剂、5份增粘剂,用砂磨机磨制成含有混合生物酶的25%氟螨脲悬浮剂。 3)将实施例1的混合生物酶1份和杀铃脲(折百)100份,5份分散湿润剂,144份高岭土,混合均匀后磨制成含有混合生物酶的40%杀铃脲可湿性粉剂。 实验例1 : 2008年12月在海南三亚荔枝沟农场通化园艺所南繁基地甘兰育种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虫为甘兰夜盗蛾,小区试验采用对比法进行,小区行长5米,4行区,4次重复。共三个处理,三个对照;即每亩用2克含有混合生物酶的5%虱螨脲乳油、每亩用2克含有混合生物酶的25%氟螨脲悬浮剂、每亩用2克含有混合生物酶的40%杀铃脲可湿性粉剂(有效成份,下同),进行叶面喷施,使用同量不含混合生物酶的同种药剂作对照药进行叶面喷施。12月5日喷药(当时幼虫龄期比例为,1龄6.8%,2龄20.4%,3龄37.9%,4龄29. 1%,5龄5.8% ),然后调查半数死亡时间。试验结果见表l: 表1<table>table see origin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苯酰苯脲类杀虫剂快速显效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没有杀虫活性的,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医药、日化上的具有剪切功能的生物酶与苯酰苯脲类杀虫剂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前郭洵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