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48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0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包括风道、驱动件及挡风件,风道的内壁构造有至少两个引导部,挡风件设于风道内,挡风件沿第一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侧上共同构造有传动部和至少两个滑动部,传动部和部分滑动部布置于其中一侧,其余滑动部布置于其中另一侧。驱动件连接传动部,用于驱动传动部相对风道绕平行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作圆弧运动以使挡风件启闭风道,滑动部对应滑动连接一引导部。本申请提供的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可以降低因挡风件两侧受力不均而运动不畅所导致的异响、卡顿等问题,由此可提高送风装置的出风效果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送风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送风装置(如风扇、暖风机、冷风机、加湿器)的风道口位置通常会设置挡风件结构来实现风道的启闭。
[0003]在相关技术中,会在挡风件的两侧设置连接部,其中一个连接部在电机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预设的旋转轴线旋转,进而使得挡风件相对风道运动而启闭所在的风道。
[0004]这种挡风件结构仅通过一侧的连接部与电机连接,虽然简单好装配,但是另一侧的连接部因不受电机直接驱动仅支撑在风道上,挡风件两侧受力不均,在运动时容易出现卡顿导致挡风件对风道密封性不佳,而且容易产生异响,影响送风装置的出风效果和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针对现有送风装置因挡风件在切换风道启闭状态时容易出现卡顿并产生异响,从而导致送风装置出风效果和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该风道结构及送风装置具有挡风件在启闭风道时运动顺畅且异响较小,可提高送风装置的出风效果和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100)包括:风道(10),其内壁构造有至少两个引导部(10a);驱动件(20);及挡风件(30),设于所述风道(10)内,所述挡风件(30)沿第一方向(X)相背设置的两侧上共同构造有传动部(31)和至少两个滑动部(32),所述传动部(31)和部分所述滑动部(32)布置于其中一侧,其余所述滑动部(32)布置于其中另一侧;所述驱动件(20)连接所述传动部(31),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部(31)相对所述风道(10)绕平行所述第一方向(X)的旋转轴线(Z)作圆弧运动以使所述挡风件(30)启闭所述风道(10),所述滑动部(32)对应滑动连接一所述引导部(10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平面上,所述传动部(31)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两个所述滑动部(32)的正投影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1)和全部所述滑动部(32)相对于所述挡风件(30)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截面呈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滑动部(32)相对于所述挡风件(30)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截面呈对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1)与所述驱动件(20)可自转地连接;或者,所述传动部(31)与所述驱动件(20)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滑动部(32)包括第一滑动部(32a)和第二滑动部(32b),所述引导部(10a)包括第一引导部(a1)和第二引导部(a2),所述第一引导部(a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32a)配合,所述第二引导部(a2)与所述第二滑动部(32b)配合;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的平面上,所述传动部(3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部(32a)和所述第二滑动部(32b)的正投影之间,且所述第一引导部(a1)和所述第二引导部(a2)的延伸方向相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1)与所述驱动件(20)可自转地连接,且所述第一引导部(a1)和所述第二引导部(a2)均直线延伸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32a)和所述第二滑动部(32b)均配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动部(32a)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32b)分别对称布置于所述两侧;所述第一引导部(a1)和所述第二引导部(a2)均配置有两个。9.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嘉豪陈宇强郭宏俊黄少杰袁明胡健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