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顶盖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电极过孔;两个电极组件,两个电极组件分别嵌入顶盖板本体两端的电极过孔内,陶瓷密封环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焊接环,焊接环的中部设置有一圈焊接凸台,陶瓷密封环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圈与焊接凸台相适配的焊接凹槽,焊接环的边缘设置有数个焊接耳,顶盖本体上设置有数个与焊接耳相适配的焊接槽,焊接槽周向设置于电极过孔的外侧,焊接环可通过焊接耳与焊接槽的适配焊接于顶盖本体上,焊接环焊接于顶盖本体上时,陶瓷密封环密封嵌入电极过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电极组件与顶盖本体之间的装配工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陶瓷密封环与焊接环之间的定位准确,密封性好。密封性好。密封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已成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
[0003]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都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方形硬壳电芯的接电,是通过顶盖板上的电极组件与电池极耳束的连接完成,其中极柱与顶盖的装配往往采用多层垫圈和密封圈压紧组装,密封圈设置于极柱外围,能够防止电解液泄露。但现有的电池顶盖在装配过程中,不能一次性将整个电极组件安装于顶盖本体上,电极组件的各零件需要依次装配在顶盖本体上,装配工序繁杂,影响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了生产成本;同时现有的电极组件在装配过程中陶瓷密封环与焊接环之间也没有定位结构,陶瓷环与焊接环之间的焊接容易产生错位,导致电极组件在装配入顶盖本体上时,陶瓷环难以嵌入顶盖本体上的电极过孔内,影响陶瓷密封环与顶盖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组件装配工序繁杂,生产效率低,以及现有的电极组件在装配过程中陶瓷密封环与焊接环之间没有定位结构,陶瓷环与焊接环之间的焊接容易产生错位,导致电极组件在装配入顶盖本体上时,陶瓷环难以嵌入顶盖本体上的电极过孔内,影响陶瓷密封环与顶盖之间的密封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结构,顶盖本体,顶盖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电极过孔;两个电极组件,两个电极组件分别嵌入顶盖板本体两端的电极过孔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端子及陶瓷密封环,所述电极端子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陶瓷密封环的上端面上,另一端贯穿所述陶瓷密封环;所述陶瓷密封环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焊接环,所述焊接环的边缘设置有数个焊接耳,所述焊接环设有焊接耳的一侧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圈焊接凸台,所述陶瓷密封环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圈与所述焊接凸台相适配的焊接凹槽,所述陶瓷密封环可通过所述焊接凹槽与焊接凸台的适配焊接于所述焊接环上,所述陶瓷密封环焊接于所述焊接环上时,所述电极端子贯穿所述陶瓷密封环及焊接环;所述顶盖本体上设置有数个与所述焊接耳相适配的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周向设置于所述电极过孔的外侧,所述焊接环可通过所述焊接耳与焊接槽的适配焊接于所述顶盖本体上,所述焊接环焊接于所述顶盖本体上时,所述陶瓷密封环密封嵌入所述电极过孔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槽设置于所述顶盖本体的底面上,所述焊接槽为不通槽。该设计可保证顶盖的密封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凸台凸出所述焊接环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焊接凹槽的深度。该设计由焊接凸台对陶瓷密封环进行垫高,减少陶瓷密封环的厚度,减少陶瓷密封环的用
料,降低生产成本。
[0009]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环的外侧边缘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焊接环一体成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端子包括固定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面上,所述固定部的底面焊接于所述陶瓷密封环上,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陶瓷密封环及焊接环。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2]1)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端子及陶瓷密封环,可先将电极端子的固定部钎焊于陶瓷密封环上,然后再将陶瓷密封环上的焊接凹槽对齐嵌入焊接环上的焊接凸台上,再对陶瓷密封环与焊接环之间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将焊接环上的焊接耳自顶盖本体的底面嵌入顶盖本体上的焊接槽内,最后将焊接耳钎焊固定于顶盖本体上,此时陶瓷密封环恰好密封嵌入电极过孔内,完成电极组件在顶盖本体上的固定,简化了电极组件与顶盖本体之间的装配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3]2)陶瓷密封环通过焊接凹槽与焊接凸台的适配焊接于焊接环上,焊接凹槽与焊接凸台可对陶瓷密封环与焊接环之间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保证陶瓷密封环与焊接环之间的装配精度,从而保证焊接环在焊接于顶盖本体上时,陶瓷密封环与电极过孔之间的装配精度,提高陶瓷密封环与电极过孔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电极组件与顶盖本体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电极组件与顶盖本体之间的装配截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陶瓷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顶盖本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顶盖本体;11、电极过孔;12、焊接槽;2、电极组件;21、电极端子;211、固定部;212、连接部;22、陶瓷密封环;221、焊接凹槽;3、焊接环;31、焊接耳;32、焊接凸台;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具体实施例1
[0022]如图1
‑
5所示,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结构,包括
[0023]顶盖本体1,顶盖本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电极过孔11;
[0024]两个电极组件2,两个电极组件分别嵌入顶盖板本体1两端的电极过孔11内,所述电极组件2包括电极端子21及陶瓷密封环22,所述电极端子21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陶瓷密封环22的上端面上,另一端贯穿所述陶瓷密封环22;
[0025]所述陶瓷密封环2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焊接环3,所述焊接环3的边缘设置有数个焊接耳31,所述焊接环3设有焊接耳31的一侧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圈焊接凸台32,所述陶瓷密封环2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圈与所述焊接凸台32相适配的焊接凹槽221,所述陶瓷密封环
22可通过所述焊接凹槽221与焊接凸台32的适配焊接于所述焊接环3上,所述陶瓷密封环22焊接于所述焊接环3上时,所述电极端子21贯穿所述陶瓷密封环22及焊接环3;
[0026]所述顶盖本体1上设置有数个与所述焊接耳31相适配的焊接槽12,所述焊接槽12周向设置于所述电极过孔11的外侧,所述焊接环3可通过所述焊接耳31与焊接槽12的适配焊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上,所述焊接环3焊接于所述顶盖本体1上时,所述陶瓷密封环22密封嵌入所述电极过孔11内。
[0027]具体实施例2
[0028]该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槽12设置于所述顶盖本体1的底面上,所述焊接槽12为不通槽。
[0029]该实施例可减少顶盖本体1上的通孔的开设,保证顶盖本体1的密封性。
[0030]具体实施例3
[0031]该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凸台32凸出所述焊接环3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焊接凹槽221的深度。
[0032]该实施例可由焊接凸台32对陶瓷密封环22进行垫高,减少陶瓷密封环22的厚度,减少陶瓷密封环22的用料,降低生产成本。
[0033]本技术进行装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顶盖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电极过孔;两个电极组件,两个电极组件分别嵌入顶盖板本体两端的电极过孔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端子及陶瓷密封环,所述电极端子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陶瓷密封环的上端面上,另一端贯穿所述陶瓷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密封环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焊接环,所述焊接环的边缘设置有数个焊接耳,所述焊接环设有焊接耳的一侧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圈焊接凸台,所述陶瓷密封环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一圈与所述焊接凸台相适配的焊接凹槽,所述陶瓷密封环可通过所述焊接凹槽与焊接凸台的适配焊接于所述焊接环上,所述陶瓷密封环焊接于所述焊接环上时,所述电极端子贯穿所述陶瓷密封环及焊接环;所述顶盖本体上设置有数个与所述焊接耳相适配的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周向设置于所述电极过孔的外侧,所述焊接环可通过所述焊接耳与焊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陈金龙,唐姣君,胡艳兰,陶琼城,钟宇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