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923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场地施工前将草皮及表土收集并处理,待上述场地施工结束后将处理后的表土重新铺设在上述场地内,并将上述草皮经过养护处理后重新铺植在上述表土上;采用生态混凝土将上述场地的草皮层、表土层、基底层连为整体以形成水土保持层;选择多种特定的植物品种的苗木,配置种植在上述水土保持层上。通过将原场地上的草皮和表土进行收集并在养护后,待场地修复时重新铺植,不仅解决了草皮铺植数量不够、成活率低的问题,且降低物种入侵风险;通过采用生态混凝土将上述场地的草皮层、表土层、基底层连为整体以形成水土保持层,使得场地的抗冲刷性能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水土流失指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在降雨或上方汇水驱动下导致土壤、砂砾等侵蚀物质被剥离、搬运,最终流出项目建设区范围。
[0003]与传统水土流失相比,工程水土流失具以下特性;

、跨区域范围大(尤其是线型工程),水土流失类型多样,例如面蚀、沟蚀、重力侵蚀等,易形成“面蚀

沟蚀

重力侵蚀”的侵蚀链;

、侵蚀模数大,施工期甚至高达几万t/(km2·
a),远超过极强烈侵蚀强度标准,且不同施工区域差异显著;

、弃土弃渣量大,地质灾害频发;

、人为活动影响大。
[0004]尤其在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容易遭到破坏,由于经济发展需求,在高寒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对土壤和植被造成了直接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受认为破坏很难再次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以解决高寒地区工程施工后,水土保持施工难度大、植物不易存活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在场地施工前将草皮及表土收集并处理,待上述场地施工结束后将处理后的表土重新铺设在上述场地内,并将上述草皮经过养护处理后重新铺植在上述表土上;
[0009]采用生态混凝土将上述场地的草皮层、表土层、基底层连为整体以形成水土保持层;
[0010]选择多种特定的植物品种的苗木,配置种植在上述水土保持层上。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场地施工前将草皮及表土收集并处理,包括:
[0012]将上述场地的原有草皮剥离;
[0013]设置高原草皮存放区对剥离的草皮进行存放,并用密目网覆盖后在上述草皮的上压重,定期对上述草皮洒水养护;
[0014]对上述场地分区域清表,并将上述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后与上述草皮分开存放。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选择多种特定的植物品种的苗木,配置种植在上述场地内后,需对上述苗木采取保湿保温措施。
[00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上述苗木采取保湿保温措施,包括:
[0017]植苗后就地选取直径

厘米的石块,以上述苗木为中心覆盖在锅底状的全穴面上;
[0018]用无色透明膜覆盖在上述穴面上,并在膜上点状打孔若干个,便于雨水渗入穴内;
[0019]用杂草、麦秆、树叶等覆盖在上述苗木周围。
[00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待多种特定的植物品种的苗木配置种植在上述场地内
后,对上述场地进行原位识别并建立三维模型,实时监测上述水土保持层的位移情况。
[002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实时监测上述水土保持层的位移情况,包括,在上述场地的设定区域布设表面变形测点,以边角交会法观测上述水土保持层表面测点的位移情况。
[00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上述场地进行原位识别并建立三维模型,还需实时监测上述场地的深部变形情况、上述场地的渗透水压情况及上述场地的渗流量情况。
[002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实时监测上述场地的深部变形情况、上述场地的渗透水压情况及上述场地的渗流量情况,包括:
[0024]在上述场地的关键断面处垂直向钻孔埋设测斜管,以监测上述场地和防洪排导工程深部变形情况;
[0025]在上述场地底部设置透水花管,以监测上述场地内部渗透水压变化情况;
[0026]在上述场地底部利用量水堰,以监测上述场地的渗漏量情况。
[002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上述场地的边坡坡度小于60
°
时,在上述表土上铺设植生袋。
[002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处理后的表土重新铺设在上述场地内,包括,对上述表土进行抗蚀保土增肥,以增强上述表土的抗蚀性。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原场地上的草皮和表土进行收集并在养护后,待场地修复时重新铺植,不仅解决了草皮铺植数量不够、成活率低的问题,且降低物种入侵风险;通过选择多种特定植物品种配置种植,以适应高寒地区的种植环境,兼顾前期绿化效果及后期植被护坡功能,立体式修复;通过采用生态混凝土将上述场地的草皮层、表土层、基底层连为整体以形成水土保持层,使得场地的抗冲刷性能强,兼顾了边坡稳定和生态景观双重功能。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S1:在场地施工前将草皮及表土收集并处理,待上述场地施工结束后将处理后的表土重新铺设在上述场地内,并将上述草皮经过养护处理后重新铺植在上述表土上。
[003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包括:
[0037]S11:将上述场地的原有草皮剥离。
[0038]在场地进行工程施工之前,将场地上的原有草皮进行剥离,剥离时应尽可能保证草皮根系完整。
[0039]S12:设置高原草皮存放区对剥离的草皮进行存放,并用密目网覆盖后在上述草皮的上压重,定期对上述草皮洒水养护。
[0040]可以理解,草皮的存放应考虑高原高寒的环境影响,为提高草皮的存活率,应定期对草皮洒水养护,且避免堆放时间过长、存放生态区域不适、根下垫土不当及根侧护土不当等引起的草皮死亡。
[0041]S13:对上述场地分区域清表,并将上述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后与上述草皮分开存放。
[0042]由于表土是植物种子库的存储载体,且养分含量高,尤其针对高寒地区,植物种群脆弱,因此,在施工的清表过程中,应划分区域,分步逐步进行清表施工,以克服一次清表所造成的破坏范围较大的问题。清表结束后,对场地内的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并将表土中的杂质筛除,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场地施工前将草皮及表土收集并处理,待所述场地施工结束后将处理后的表土重新铺设在所述场地内,并将所述草皮经过养护处理后重新铺植在所述表土上;采用生态混凝土将所述场地的草皮层、表土层、基底层连为整体以形成水土保持层;选择多种特定的植物品种的苗木,配置种植在所述水土保持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场地施工前将草皮及表土收集并处理,包括:将所述场地的原有草皮剥离;设置高原草皮存放区对剥离的草皮进行存放,并用密目网覆盖后在所述草皮的上压重,定期对所述草皮洒水养护;对所述场地分区域清表,并将所述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后与所述草皮分开存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多种特定的植物品种的苗木,配置种植在所述场地内后,需对所述苗木采取保湿保温措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苗木采取保湿保温措施,包括:植苗后就地选取直径5

15厘米的石块,以所述苗木为中心覆盖在锅底状的全穴面上;用无色透明膜覆盖在所述穴面上,并在膜上点状打孔若干个,便于雨水渗入穴内;用杂草、麦秆、树叶等覆盖在所述苗木周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的水土保持及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祥李艳哲夏熹微王俊余文志李鑫张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