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三相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短距发射线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和轨道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三相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短距发射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传统的有线供电方式,无线供电方式的非接触特点在安全方面和便捷方面等都具有优势。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其应用越来越多,从牙刷、手机和电脑等小功率设备开始走向汽车,船舶等大功率设备。无线供电方式可根据发射端和接收端是否处于相对移动状态,又可分为静态无线供电和动态无线供电两种。对于动态无线供电方式,接收侧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实现能量的不间断传输,这对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即在运动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电能补给。
[0003]国内外各研究机构针对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进行了许多研究,三相无线供电较好的解决了无线供电功率等级普遍较低的问题,接收端在充电过程中会不断移动,导致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互感会不断发生变化,进而造成输出功率的波动。输出功率波动较大会给系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接收端的开关等器件的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三相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短距发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中,单相发射线圈等效看做由多个线圈长度l
T
<τ的矩形线圈沿x轴方向阵列铺设而成,相邻两发射线圈的间距
△
x
T
=τ
‑
l
T
;相邻两个矩形线圈的中心距离为τ,相邻两个发射线圈通过导线进行连接;通过合理设计短距发射线圈的长度l
T
,可以消除发射线圈在接收端平面的谐波行波磁场,实现抑制三相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输出功率的波动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距发射线圈的长度l
T
设计方法具体为:以三相短距结构中的A相线圈为例,当该线圈通入直流i
a
=I0时,A相线圈在接收端平面产生基波和i次谐波磁场;对于基波磁场来说,由编号为1和编号为2的导线分别产生的磁场沿x轴方向相差(τ
‑
l
T
)的距离分布,在相位上相差θ1,其中θ1与线圈长度l
T
有关,满足:由磁场相量图所示的几何关系可知,基波磁场B
z
‑
A1
的幅值满足:其中N
T
为等效矩形线圈匝数,B
z
‑1为单个线圈在接收端产生的基波行波磁场的幅值,k
sT
‑1的表达式满足:易证k
sT
‑1≤1,将k
sT
‑1定义为发射端基波短距系数,用于表示发射端采用短距线圈后,基波磁场B
z
‑
A1
的幅值衰减的程度;其中下标sT表示Short
‑
pitch transmitter coil,即短距发射线圈,数字表示行波磁场的谐波次数;同理,可得由编号为1和编号为2的导线分别产生的i次谐波磁场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贝贝,张明涛,崔淑梅,朱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