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NURBS曲线切分、速度容限矫正、曲线合并和速度规划方法,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算法。
技术介绍
[0002]NURBS插补具有NC程序量小、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等众多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中高端机床。然而,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往往是互斥的。在精度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获得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是困难的。
[0003]通常,依据给定的加工误差容限,规划合适的加工速度剖面,可以在保证加工精度的情况下获得高效率的加工。
[0004]弓高误差是评价加工精度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弓高误差主要受到插补周期、进给速率和曲率的影响。因此,在早期出现了一些依据曲率来自适应修正进给速率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设备动力学特性的考虑,往往会造成加速度和加加速度超限或者突变,这不利于加工过程的稳定并降低加工质量。后期出现的一系列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多项式加减速控制和三角函数加减速控制等方法。目前很多高档的数控系统都使用了S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获取NURBS曲线的数据和设备的动力学特性参数,并依据弓高误差容限确定路径上各点允许的最大速度,定义为速度容限;将速度容限极小值点定义为关键点,并在关键点处将原曲线划分为许多子曲线,并求取子曲线的长度;基于四次多项式的速度规划算法构建NURBS曲线进给速率曲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NURBS曲线上每个点所能接受的最大进给速度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满足弓高误差限制以保证加工精度,即:其中,κ
i
和V
i
分别为曲线在参数u
i
处的曲率和进给速度,δ
max
是最大允许的弓高误差,T
s
是插补周期;由此得到在弓高误差限制下的最大允许速度为:b)满足向心加速度限制和加加速度以满足设备的动力学特性,即:其中,是设备动态性能对进给速度的限制,v
f
、和J
max
分别为设备所能允许的最大进给速度、向心加速度和加加速度;因此,NURBS曲线C(u
i
)在参数u
i
处所能允许的最大速度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速度容限,将具有速度容限极小值的点定义为关键点,并在关键点处将曲线划分为多个子曲线,采用辛普森规则的自适应正交方法计算每个子曲线的长度,并将子曲线特征信息存储在数据缓存区{[v
s
,v
e
,S]};其中v
s
和v
e
是子线段的起始速度容限和终点的速度容限,S是该子曲线的弧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段四次多项式构建加加速度的函数:
其中,T1到T7分别代表加加速、匀加速、减加速、匀速、加减速、匀减速和减减速七个阶段持续的时间;τ1到τ7分别代表在t在各段目前所花费的时间;J(t)具有严格的对称性,T3=T1,T7=T5;J(t)为光滑连续的,且在起始和末尾处为0,而在中间处取得最大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加速度和速度表达式为:于,加速度和速度表达式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次多项式的NURBS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子曲线的速度规划结果划分为11种形式,分别为具体判断和各运动段求解如下:
Step1,判断能否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限;假设能够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容限,则各阶段的持续时间表示为:假设能够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容限,则各阶段的持续时间表示为:假设能够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容限,则各阶段的持续时间表示为:假设能够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容限,则各阶段的持续时间表示为:此时,能够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限制的最小位移为S1:如果S≥S1,说明能够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限制即形式1;step1中所求的时间正确;如果S<S1,说明不能达到设备的最大速度限制;依据初始速度限制和末尾速度限制将速度规划划分为两种;当末尾速度限制大于初始速度限制时,执行step2
‑
step4,否则,执行step5
‑
step7;Step2,判断在给定位移距离能否实现加速;假设在给定子曲线长度内速度刚好能够由v
s
增加到v
e
,不存在减速阶段,加加速和匀加速段用时如下:
则实现加速的最小位移S2如下:如果S=S2,说明刚好能够实现加速过程即形式2,求得的T1和T2是正确的;如果S<S2,说明子曲线的长度不足以使得速度由v
s
增加到v
e
即形式3;此时,需要采用速度容限矫正部分降低子曲线结尾处的速度限制v
e
,之后速度规划结果将变为形式2;速度容限矫正部分将在后面介绍;如果S>S2,说明子曲线的长度足以实现加速过程,并且存在减速过程;这时,进行下一步重新求各阶段持续的时间;Step3,判断能否达到最大减速度;假设在子曲线长度的位移距离内,刚好能够达到最大减速度,则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如下:由于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晋伟,任行飞,陶浩浩,潘日,孙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