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08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体,包括鞘芯、导引头和锚定件,导引头位于鞘芯的远端,锚定件位于鞘芯上且靠近导引头的近端,输送装置还包括套设于鞘芯且可相对于鞘芯沿轴向移动的推杆、设于推杆近端的推杆手柄,同轴套设于推杆且可相对于推杆沿轴向移动的鞘管,及设于鞘管近端的鞘管手柄,推杆手柄同轴套设于鞘芯,鞘芯的近端从推杆手柄的近端露出,鞘管手柄同轴套设于推杆,当输送装置完成植入体的释放准备回撤时,推杆手柄的远端距鞘管手柄的近端的距离定义为L1,推杆的远端距锚定件近端的距离定义为L2,则L1与L2满足:L1≥L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可以解决锚定件易与血管壁发生剐蹭或勾挂而导致的输送装置回撤困难的问题。困难的问题。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体主动脉由于各种病变或损伤,容易导致主动脉血管内膜或血管壁损伤,形成动脉瘤疾病,一旦动脉瘤破裂,血液涌出血管造成人体血液供应不足,从而造成人体休克或死亡。对于动脉瘤疾病,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治疗上有所差异,常见以手术治疗、动脉瘤栓塞及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手术治疗主要是动脉瘤的切除以及动脉重建;对于一些内脏动脉瘤可使用弹簧圈栓塞的方式,使得动脉瘤体内形成血栓,避免瘤体进一步扩大破裂出血;腔内修复术采用覆膜型人工血管支架进行动脉瘤腔内修复,创伤小,疗效明显。
[0003]腔内修复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疗效明显的优势,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流方法,随着介入技术不断提高,腔内修复术的优势日益突出,而覆膜支架的使用,需要使用输送装置输送到病变部位进行治疗。需先将覆膜支架压缩进输送装置的鞘管内,一般选择在股动脉或髂动脉位置穿刺血管,利用导丝建立轨道,将输送装置经髂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建立输送路径,进而输送到病变指定位置后,释放覆膜支架,支架展开并紧贴动脉瘤管壁,利用支架上所覆的膜可将血流和病变部位隔绝,消除了血流对病变部位动脉瘤壁的冲击,重新建立起血液循环的正常通道,支架释放后,撤出导丝和输送装置,从而实现对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0004]市场上现有的输送装置结构中,输送装置的内鞘芯前端设有用于大幅提高支架释放稳定性的锚定件,可以更好的将支架释放到指定位置,使得支架释放更稳定,无支架前窜弹出现象。但是,由于髂动脉分叉支架所需输送装置主要应用于髂分叉处血管,其血管直径较小,输送装置将支架推送到指定位置的过程中,容易引起或加重血管褶皱堆积等情况。而支架释放之后,鞘管已与前端导引头脱离,此时,由于输送装置输送时引起的血管褶皱、堆积等输送环境,鞘管无导引头引导过渡,且与血管贴合,使得鞘管前推困难,难以将鞘芯回收进鞘管,而鞘芯因近端锚定件的存在,在输送装置回撤时,容易与血管刮蹭,或者因血管褶皱、堆积严重而导致勾挂等问题,进而出现回撤困难的问题,导致最后需再开腔辅助输送装置的顺利撤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输送装置因锚定件的存在而在分叉处的血管中回撤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体,包括鞘芯、导引头和锚定件,所述导引头位于所述鞘芯的远端,所述锚定件位于所述鞘芯上且靠近所述导引头的近端,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鞘芯且可相对于所述鞘芯沿轴向移动的推杆、设于所述推杆近端的推杆手柄,同轴套设于所述推杆且可相对于所述推杆沿轴向移动的鞘管,及
设于所述鞘管近端的鞘管手柄,所述推杆手柄同轴套设于所述鞘芯,所述鞘芯的近端从所述推杆手柄的近端露出,所述鞘管手柄同轴套设于所述推杆,当所述输送装置完成植入体的释放准备回撤时,所述推杆手柄的远端距所述鞘管手柄的近端的距离定义为L1,所述推杆的远端距所述锚定件近端的距离定义为L2,则L1与L2满足:L1≥L2。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包括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锚定件的最大径向宽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件包括锚定底部和自所述锚定底部向远端延伸的锚定部,所述锚定底部的近端端面包括垂直轴向的平面且与所述锚定部之间圆弧过渡。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件还包括位于所述锚定底部近端侧且将所述锚定件与所述鞘芯焊接的焊接部,所述推杆的内径大于所述焊接部的最大径向宽度。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鞘芯的近端设有止动标记。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远端端面包括垂直轴向的平面以及围绕所述平面周向设置的圆弧过渡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的远端端面涂覆有亲水涂层。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手柄包括第一壳体、推杆手柄端盖和紧固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推杆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手柄端盖位于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近端开口处,通过所述推杆手柄端盖控制所述紧固件可使所述推杆与所述鞘芯相对固定。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植入体完全释放时,所述鞘管手柄带动所述鞘管后撤的距离为S1,则,当植入体装载完毕时,所述推杆手柄与所述鞘管手柄之间预留的距离L0大于所述S1与所述L2之和。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如上述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植入体,所述植入体勾挂于所述锚定件。
[0017]上述输送装置完成植入体完全释放时,定义其推杆手柄的远端距鞘管手柄的近端的距离为L1,定义推杆的远端距锚定件近端的距离为L2,则通过限定L1与L2满足:L1≥L2,使得在输送装置回撤时,可以通过将推杆前推至与锚定件抵接,从而实现将易于与血管发生剐蹭或勾挂的锚定底部被推杆所遮挡后再一起回撤至鞘管内,以解决锚定件易于与血管壁发生剐蹭或勾挂而导致的输送装置回撤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完成覆膜支架释放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输送装置的远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输送装置的远端部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释放覆膜支架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的剖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推杆完成对锚定件遮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所示输送装置的远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所示输送装置的远端部的剖视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推杆手柄(鞘芯未示出)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内中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0030]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推杆手柄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13是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0032]图1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推杆和鞘芯一起后撤至鞘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锚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1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推杆完成对锚定件遮挡时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
[0036]图18是图17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植入体,包括鞘芯、导引头和锚定件,所述导引头位于所述鞘芯的远端,所述锚定件位于所述鞘芯上且靠近所述导引头的近端,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鞘芯且可相对于所述鞘芯沿轴向移动的推杆、设于所述推杆近端的推杆手柄,同轴套设于所述推杆且可相对于所述推杆沿轴向移动的鞘管,及设于所述鞘管近端的鞘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手柄同轴套设于所述鞘芯,所述鞘芯的近端从所述推杆手柄的近端露出,所述鞘管手柄同轴套设于所述推杆,当所述输送装置完成植入体的释放准备回撤时,所述推杆手柄的远端距所述鞘管手柄的近端的距离定义为L1,所述推杆的远端距所述锚定件近端的距离定义为L2,则L1与L2满足:L1≥L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锚定件的最大径向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包括锚定底部和自所述锚定底部向远端延伸的锚定部,所述锚定底部的近端端面包括垂直轴向的平面且与所述锚定部之间圆弧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还包括位于所述锚定底部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聪刘奎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