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895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涉及蓄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多个压缩机所组成的压缩机组;与压缩机组连通的水箱,其用于存储水体,压缩机组用于调节水体温度;与水箱连通的第一换热区以及与第一换热区连通的多个循环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箱以及压缩机组的配合,从而可以通过水体的作用在用电高峰期以及高温时刻来临之前将冷量事先存储起来,当用电高峰期以及高温时刻来临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换热器以及循环管道的配合来获取水体内的冷量,从而对室内进行降温,相比于现有的通过空调在高温以及用电高峰期时刻降温的方式来说,能耗要更低,效率自然也更高,因而非常适用于像钢制箱房等这样的绿色建筑。常适用于像钢制箱房等这样的绿色建筑。常适用于像钢制箱房等这样的绿色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冷
,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例如施工场地所搭建的钢制房屋就为一种绿色建筑,在夏季时,为了使钢制房屋内的温度达到适宜的程度,钢制房屋同样的会安装空调,每个房间基本上都会安装独立的空调,在夏季时,尤其是在白天,由于是用电高峰期,所以当多个房间的空调同时开启时,用电负荷会比较大,同时受到温度的影响,空调的效率相比于晚上要低,所以能耗相对来说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包括:
[0006]由多个压缩机所组成的压缩机组,其通过市电供电工作;
[0007]与所述压缩机组连通的水箱,其用于存储水体,所述压缩机组用于调节水体温度;
[0008]与所述水箱连通的第一换热区以及与第一换热区连通的多个循环管道,多个所述循环管道用于分别分布于多个房间,所述循环管道用于存储导热流体,且其内设置有用于对导热流体进行导流的泵体;
[0009]与多个所述循环管道相配套设置的多个风机,其用于实现房间内空气与循环管道的热交换。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组直接连接的第二换热区,其与多个所述循环管道连通,所述压缩机组与水箱之间的连通路径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将自身所在连通路径切断时,所述第二换热区启动工作。
[0011]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的导通路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自身所在路径通断的第二控制阀,其与所述风机信号连接,当所述第二控制阀将所述循环管道的通路切断时,对应的所述风机无法启动工作。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组至少具备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至少包括用于存储水体的存储区以及位于存储区外部的隔温层,所述隔温层用于减少水体与外部的热传导效率。
[0014]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区包括第一存水区与第二存水区,所述第一存水区与第二存水区之间设置有保持两者连通的导通区,所述导通区内设置有控制水体流动的泵组,所述压缩机组以及第一换热区均与第二存水区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存水区内设置有用于测试水体温度的第一温度计,其与所述压缩机组信号连接,当所述第二存水区内的水体温度未达到阈值状态时,所述压缩机组启动工作。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存水区内还设置有用于直接对水体加热的电加热部件,当所述压缩机组切换至制热模式对水体进行作用时,所述电加热部件启动工作。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组信号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并配置有与所述循环管道相配套的第二温度计,其用于测量房间内的实时温度,并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第二换热区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第二温度计所测温度与标准适宜温度偏差幅度达到阈值状态时,所述压缩机组在第一控制模块作用下制定对应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压缩机数量。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组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并与多个所述第二控制阀信号连接,当将所述循环管道通路切断的第二控制阀的数量达到阈值状态时,所述压缩机组在第二控制阀的作用下制定对应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压缩机数量。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水箱的设置,并在压缩机组的配合下,从而可以通过水体的作用在用电高峰期以及高温时刻来临之前将冷量事先存储起来,当用电高峰期以及高温时刻来临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换热器以及循环管道的配合来获取水体内的冷量,从而对室内进行降温,相比于现有的通过空调在高温以及用电高峰期时刻降温的方式来说,本系统由于是在避开特殊时刻进行工作的,所以要更加的节省电能,因此能耗要更低,效率自然也更高,因而非常适用于像钢制箱房等这样的绿色建筑。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换热区的设置,使水箱在未使用时,系统可以直接充当空调的作用,从而实现集中供冷,并利用压缩机组的特征,使整个系统工作时,相比于多个空调单独运作的方式来说,要更加的节省电能,因此能耗依然要更低,所以第二换热区的设置使系统的使用功能要更加的完善,从而可以适应多种运作模式。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控制阀的作用,从而可以单独的对多个循环管道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每个房间的温度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系统进行供冷,以更好的配合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个系统的工作模型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个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压缩机组;2、水箱;3、第一换热区;4、循环管道;5、泵体;6、风机;7、第二换热区;8、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隔温层;11、第一存水区;12、第二存水区;13、泵组;14、第一温度计;15、电加热部件;16、第一控制模块;17、第二温度计;18、第二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一些绿色建筑中临时住所的供冷使用,例如大量集中的组装房或集中式的钢制房等,系统至少包括:
[0028]由多个压缩机所组成的压缩机组1,通过将多个压缩机组1合起来进行运作,效率相比于单独运作时,具有显著的提升,整个压缩机组1通过市电源获取工作动力;
[0029]与所述压缩机组1连通的水箱2,其用于存储水体,水体可以永久的存储在水箱2内,所述压缩机组1通过自身的运作来调节水体的温度,即实现对水体的制冷作用;
[0030]与所述水箱2连通的第一换热区3以及与第一换热区3连通的多个循环管道4,如图1所示的,第一换热区3可以直接采用冷凝器,多个所述循环管道4用于分别分布于多个房间,所述循环管道4用于存储导热流体,具体可以是水或气体,且循环管道4内设置有用于对导热流体进行导流的泵体5;
[0031]与多个所述循环管道4相配套设置的多个风机6,具体作用于循环管道4,通过风机6的作用来实现房间内空气与循环管道4的热交换;
[0032]以上的系统在使用时,将多个循环管道4分别布置在多个房间内,风机6也一样,当夏季时,夜晚启动整个压缩机组1进行工作,从而对水体进行制冷,当温度达到一定时,可以停止工作,白天时,通过启动泵体5工作,使导热流体在循环管道4内进行流动,从而在第一换热区3的配合下,将水体中存储的冷量吸取出来,通过导热流体导向房间内,并在风机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压缩机所组成的压缩机组(1),其通过市电供电工作;与所述压缩机组(1)连通的水箱(2),其用于存储水体,所述压缩机组(1)用于调节水体温度;与所述水箱(2)连通的第一换热区(3)以及与第一换热区(3)连通的多个循环管道(4),多个所述循环管道(4)用于分别分布于多个房间,所述循环管道(4)用于存储导热流体,且其内设置有用于对导热流体进行导流的泵体(5);与多个所述循环管道(4)相配套设置的多个风机(6),其用于实现房间内空气与循环管道(4)的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组(1)直接连接的第二换热区(7),其与多个所述循环管道(4)连通,所述压缩机组(1)与水箱(2)之间的连通路径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8),当所述第一控制阀(8)将自身所在连通路径切断时,所述第二换热区(7)启动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4)的导通路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自身所在路径通断的第二控制阀(9),其与所述风机(6)信号连接,当所述第二控制阀(9)将所述循环管道(4)的通路切断时,对应的所述风机(6)无法启动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1)至少具备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至少包括用于存储水体的存储区以及位于存储区外部的隔温层(10),所述隔温层(10)用于减少水体与外部的热传导效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多联机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区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桥俞翰豪胡伟洪尹过煌黄国恒夏国富彭凤武魏丹蓉卫晓晖杜锦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汉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