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878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复合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公开了复合型保护膜,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膜的
,特别是涉及复合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

PE),发展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分子结构和普通聚乙烯(PE)完全相同,其分子量一般在1
×
106以上,比普通PE高2个数量级,因此它具有普通PE所没有的性能,耐冲击性是聚碳酸酯(PC)的2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5倍、聚甲醛(POM)的15倍;具有耐化学药品性和消音性优良,摩擦系数小等优良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轨道机车、船舶、核电、风电、医疗、装备制造、饮用水工程等行业,用于安全防护、部件制造和输送,解决大型装备防护的世界难题。
[000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因为其大分子链间的无规则缠结使其对热运动反应迟缓,熔性粘度高达1108Pas,流动性差,临界剪切速度低,容易产生熔体破裂,耐热性差,加工时易氧化,表面硬度低,不能完全满足高速摩擦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容易加工制得且耐热性高的复合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复合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复合型保护膜,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份:
[0008]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00

2000份、改性玻璃纤维100
>‑
200份、硅烷偶联剂30

50份、相容剂400

500份;
[0009]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600

900万。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玻璃纤维,以重量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玻璃纤维50

120份、硬脂酸钠10

20份、乙醇30

40份、聚酰亚胺树脂10

20份。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的粒径为10

50μm。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分子量为1500

2500。
[0013]进一步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A151、A171、A172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相容剂为聚乙二醇,分子量为300。
[0015]上述所述复合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改性玻璃纤维制备
[0017]将玻璃纤维、硬脂酸钠、乙醇、聚酰亚胺树脂在室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升温至50

60℃,进行保温处理;保温结束后,降低至室温,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混合液;
[0018]S2.偶联处理
[0019]硅烷偶联剂用相容剂溶解,倒入制备好的改性玻璃纤维混合液,在40

50℃下,混合进行偶联处理,得到混合料;
[0020]S3.挤出成型
[0021]将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经过偶联处理出的混合料,进行混合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所述复合型保护膜。
[0022]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处理时间为40

50min。
[0023]进一步的,单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50~225℃,挤出压力为20~30MPa。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玻璃纤维进行疏水改性处理后再和硅烷偶联剂、相容剂一起应用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明显提高了复合型保护膜热变形温度、导热系数、动摩擦系数。
[0026]2.通过加入硬脂酸钠以及聚酰亚胺树脂,对玻璃纤维进行疏水改性,提高了玻璃纤维疏水性能,且改性后的玻璃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8]实施例1
[0029]复合型保护膜,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份:
[003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00份、改性玻璃纤维100份、硅烷偶联剂(A151)30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300)400份;
[003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600万,粒径为10μm;
[0032]所述改性玻璃纤维,以重量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玻璃纤维(粒径10μm)50份、硬脂酸钠10份、乙醇30份、聚酰亚胺树脂(分子量为1500)10份。
[0033]上述所述复合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改性玻璃纤维制备
[0035]将玻璃纤维、硬脂酸钠、乙醇、聚酰亚胺树脂在室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升温至50℃,进行保温处理1h;保温结束后,降低至室温,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混合液;
[0036]S2.偶联处理
[0037]硅烷偶联剂用相容剂溶解,倒入制备好的改性玻璃纤维混合液,在40℃下,混合进行40min偶联处理,得到混合料;
[0038]S3.挤出成型
[0039]将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经过偶联处理出的混合料,进行混合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单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控制在150~225℃,挤出压力为20MPa,得到所述复合型保护膜。
[0040]实施例2
[0041]复合型保护膜,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份:
[004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2000份、改性玻璃纤维200份、硅烷偶联剂(A171)50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300)500份;
[004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900万,粒径为50μm;
[0044]所述改性玻璃纤维,以重量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玻璃纤维(粒径50μm)120份、硬脂酸钠20份、乙醇40份、聚酰亚胺树脂(分子量为2500)20份。
[0045]上述所述复合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S1.改性玻璃纤维制备
[0047]将玻璃纤维、硬脂酸钠、乙醇、聚酰亚胺树脂在室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进行保温处理2h;保温结束后,降低至室温,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混合液;
[0048]S2.偶联处理
[0049]硅烷偶联剂用相容剂溶解,倒入制备好的改性玻璃纤维混合液,在50℃下,混合进行50min偶联处理,得到混合料;
[0050]S3.挤出成型
[0051]将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经过偶联处理出的混合料,进行混合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单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控制在150~225℃,挤出压力为30MPa,得到所述复合型保护膜。
[0052]实施例3
[0053]复合型保护膜,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份:
[005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500份、改性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00

2000份、改性玻璃纤维100

200份、硅烷偶联剂30

50份、相容剂400

500份;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600

900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纤维,以重量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玻璃纤维50

120份、硬脂酸钠10

20份、乙醇30

40份、聚酰亚胺树脂10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的粒径为10

50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分子量为1500

25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A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冠发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