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膏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7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针膏贴,包括贴片基体、固定组件和可溶性微针,贴片基体背面和固定组件粘贴,可溶性微针固定在贴片基体腹面;固定组件包括压片、与压片一端连接的调节带、与压片另一端连接的固定带,调节带与固定带环绕贴片基体可拆卸连接以形成夹持空间,用于固定微针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带和固定带形成的夹持空间能够将微针贴固定于夹持部位,便于微针贴与皮肤实现贴合,增加其牢固性,同时贴片上设有透气孔能够增加贴片与皮肤间的透气性,用户使用效果更好。用户使用效果更好。用户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针膏贴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微针膏贴。

技术介绍

[0002]外源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尤其对胰岛素绝对缺乏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胰岛素本身是一种肽类药物,容易在胃肠道和肝脏中被酶降解,这会严重影响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因此胰岛素很难直接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给药。同时胰岛素的分子量较大,受到皮肤的屏障阻碍作用,无法像小分子透皮贴剂一样直接扩散进入皮肤。目前,注射给药是递送胰岛素的首选给药方式,注射给药吸收快,能避免胰岛素在肠胃中被降解,但是该方式易引起疼痛感或皮肤感染等风险,对需要长期频繁注射胰岛素药物或晕针的患者也带来不便。
[0003]微针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物理促透方式,微针长几十微米至几毫米,能够穿透角质层但不触及真皮层和神经末梢,在表皮创造一些微米级别的通道,以微创无痛的方式克服角质层障碍,且形成的微孔通道可以自行修复,有效促进胰岛素药物分子的经皮渗透,以达到将胰岛素大分子药物输送至皮下降低人体血糖、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0004]但是现有的胰岛素微针贴在刺入相应部位的时候,容易出现黏贴不不牢固、不易夹持导致易脱落的现象,使得微针中的功能性药物不能很好的被吸收,降低了给药效果。而有的微针贴周围设有粘性胶布结构,粘贴在皮肤上使其不易掉落,虽然这样有很好的固定作用,但是在胶布粘贴处的皮肤不透气,同时贴片摘除时容易拉伤皮肤,导致皮肤红肿疼痛等,造成用户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针膏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针贴粘贴不牢固易脱落、使用时不透气的技术问题。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针膏贴,包括:贴片基体、固定组件和可溶性微针,贴片基体背面和固定组件粘贴,可溶性微针固定在贴片基体腹面;
[0007]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片、与压片一端连接的调节带、与压片另一端连接的固定带,所述调节带与所述固定带环绕所述贴片基体可拆卸连接以形成夹持空间。
[0008]优选的,所述贴片基体腹面设有防护条,防护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
[0009]优选的,所述贴片基体表面积大于压片表面积。
[0010]优选的,所述可溶性微针呈阵列式均匀分布于贴片基体腹面。
[0011]优选的,所述可溶性微针的高度为400

600μm。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带设有磁吸件,所述固定带设有与所述磁吸件磁吸配合的磁性件。
[0013]优选的,所述磁性件设有多个。
[0014]优选的,所述多个磁性件呈条状连续嵌设于固定带内,设有磁吸件的调节带可周
向移动至设有磁性件的固定带以调节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带上设有一个球状凸起,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圆形通孔以及与圆形通孔连接的切口。
[0016]优选的,所述圆形通孔以及与圆形通孔连接的切口设有多个,且呈条状间隔设于固定带表面,设有球状凸起的调节带可周向移动至设有圆形通孔的固定带以调节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按照使用者需求的微针贴片放置部位,微针贴片放置部位可以是手、腿等处,通过压片、调节带和固定带形成的封闭夹持空间,利用磁吸或者凸起通孔对应的方式,可以调整调节带周向环绕固定带的长度以调整夹持空间的大小,使得夹持空间能够容纳放置部位,让微针贴片更好的贴合该处的皮肤,同时调节带和固定带联结在一起能够将微针贴片进行固定,不易脱落。
[0019]固定带内呈带状连续分布有多个磁性件,调节带上的磁吸件通过磁性可以贴合至固定带上的任意一个磁性件并形成不同大小闭合的夹持空间,进而根据所需夹持空间的大小来确定磁吸件对应的磁性件。
[0020]贴片基体背面与固定组件的压片黏接,压片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通过手与压片间的作用力,能够更好的推动贴片基体上的可溶性微针垂直刺入皮肤,避免皮肤回弹导致微针膏贴不能完全刺入皮肤而影响经皮给药的治疗效果。
[0021]微针贴片基底上有防护条,防护条上有透气孔,微针膏贴在刺入皮肤后,可溶性微针内的药物扩散进入皮肤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透气孔使得微针贴紧贴皮肤时可以增加透气性。
[0022]可溶性微针采用的是生物相容性好的糖类或者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可溶性微针内包裹着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大分子药物,因此给药时可溶性微针能够直接在皮下溶解,将药物释放到存活的皮肤层中,能够避免一些尖锐的医疗废弃物残留在体内。可溶性微针的高度为400

600μm,既能穿透真皮,又能避免刺激真皮神经或穿刺真皮血管。可溶性微针整个针体均可以载药,提高了胰岛素的载药量。
[0023]固定带表面呈带状间隔分布有多个圆形通孔,当微针按压刺入皮肤后,调节带上的球状凸起通过按压至不同的圆形通孔可以形成不同大小闭合的夹持空间,根据所夹持部位的大小扣压到对应的圆形通孔,此时微针贴能够很好的被固定住,同时也能很好的贴合皮肤,不易脱落。
[0024]本技术提供的微针膏贴在刺入皮肤后能够很好的贴合皮肤,并且依靠固定组件能够很好的固定微针膏贴,使其不易脱落,促进可溶性微针内的药物吸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同时微针膏贴使用时能够增加该处皮肤的透气性,摘除时也不会拉伤皮肤,用户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微针膏贴的结构主视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贴片基体的结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磁吸件与磁性件配合作用的微针膏贴的结构主视
图;
[00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球状凸起与圆形通孔配合作用、调节带与固定带拆卸时的微针膏贴的结构主视图;
[002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球状凸起与圆形通孔配合作用、调节带与固定带连接时的微针膏贴的结构主视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为:
[0031]1、贴片基体;12、贴片基体腹面;13、贴片基体背面;14、防护条;141、透气孔;
[0032]2、可溶性微针;21、针尖;
[0033]3、固定组件;31、压片;32、调节带;33、固定带;321、磁吸件;322、球状凸起;331、磁性件;332、圆形通孔;333、切口;
[0034]4、夹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6]实施例1
[0037]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针膏贴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贴片基体1、固定组件3和可溶性微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针膏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片基体、固定组件和可溶性微针,贴片基体背面和固定组件粘贴,可溶性微针固定在贴片基体腹面;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片、与压片一端连接的调节带、与压片另一端连接的固定带,所述调节带与所述固定带环绕所述贴片基体可拆卸连接以形成夹持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基体腹面设有防护条,防护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基体表面积大于压片表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针呈阵列式均匀分布于贴片基体腹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针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微针的高度为400

600μm。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禄王洪丁世仓
申请(专利权)人:圣孟堂海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