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870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采用如下原料:豆粕、骨粉、麸皮、贝壳粉或石膏粉、废糖浆、水、本地土壤分离的土壤优势菌群菌种;将原料充分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浸泡;将浸泡后的原料充气发酵;发酵过程中取样对菌群数量进行检测;菌群数量达到最高峰时,将制作好的水肥均匀撒施于地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在所需改良的农田现场培养土壤优势菌群,确保微生物活性在最高峰的时间使用,所培养的发酵液除了含有大量的土壤优势菌群活菌,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用于激活本土微生物菌群,所以这是一种给鱼又给渔的土壤修复技术。复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特别涉及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国家号召鼓励补贴农民多用有机肥生物菌肥,重视土壤改良修复。大量的生物菌肥企业生产大量的生物肥料卖给农民,确实能帮助农民种出较高品质的农产品,但因为菌肥的价格较高,从成本核算上肯定限制了农民的投放量,量少了就不能彻底使土壤修复过来,不能完全使种植出来的蔬果零残留,且菌肥在未使用前库存及运输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损失,从而导致菌肥对土壤修复效率降低,改善土壤中微生物量、改变土壤活性已成为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其目的是解决菌肥的价格较高,从成本核算上肯定限制了农民的投放量,量少了就不能彻底使土壤修复过来,不能完全使种植出来的蔬果零残留,且菌肥在未使用前库存及运输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损失,从而导致菌肥对土壤修复效率降低等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原料,豆粕、骨粉、麸皮、贝壳粉或石膏粉、废糖浆、水、本地土壤分离的土壤优势菌群菌种;
[0007]S2:混料,将原料充分混合;
[0008]S3:泡料,将混合后的原料浸泡;
[0009]S4:发酵,将浸泡后的原料充气发酵;
[0010]S5:检测菌群,发酵过程中取样对菌群数量进行检测;
[0011]S6:撒施,菌群数量达到最高峰时,将制作好的水肥均匀撒施于地表。
[0012]进一步的,步骤S1中,采用如下重量份:豆粕15%、骨粉15%、麸皮15%、贝壳粉或石膏粉5%、废糖浆50%、有机质1吨、水9吨。
[0013]进一步的,步骤S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浸泡24小时。
[0014]进一步的,步骤S4中,将浸泡24小时的原料充气发酵6天。
[0015]进一步的,步骤S1~S6在需要改良的农田现场发酵,发酵池内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25~35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在所需改良的农田现场培养土壤优势菌群,确保微生物活性在最高峰的时间使用,市场上生物菌肥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制作成粉状和颗粒状,在干燥过程中微生物营养体大量死亡,严重影响生物肥的使用效果,而“现培现用”就规避了这个缺点,并在生物活性最高峰时使用。
[0018]2、改良土壤的设施可以保留下来用于种植。
[0019]3、采用当地农产品下脚料作为培养微生物的材料,成本很低。
[0020]4、用微生物繁殖最快速的液态发酵形式培养微生物,周期短,一般开放式培养七天即可达到最高菌数,培养好的原液菌量每毫升可达数十亿,经稀释5~10倍后渗透到土壤里或植株根部。
[0021]5、用量大,每亩地每周使用一吨稀释后的微生物水肥,用巨量微生物快速充殖到土壤里来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修复土壤原生态的效果。
[0022]6、所培养的发酵液除了含有大量的土壤优势菌群活菌,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用于激活本土微生物菌群,所以这是一种给鱼又给渔的土壤修复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原料,采用如下重量份:豆粕15%、骨粉15%、麸皮15%、贝壳粉或石膏粉5%、废糖浆50%、有机质1吨、水9吨,本地土壤分离的土壤优势菌群菌种;
[0028]S2:混料,将原料充分混合;
[0029]S3:泡料,将混合后的原料浸泡24小时;
[0030]S4:发酵,将浸泡24小时的原料充气发酵6天;
[0031]S5:检测菌群,发酵过程中取样对菌群数量进行检测;
[0032]S6:撒施,菌群数量达到最高峰时,将制作好的水肥均匀撒施于地表。
[0033]步骤S1~S6在需要改良的农田现场发酵,发酵池内发酵时的温度控制在25~35度℃。
[0034]豆粕中含氮,骨粉中含磷,麸皮中含钾,废糖浆含有丰富碳水化物和微量元素,贝壳粉和石膏粉中含矿物质。
[0035]“酵耕农法”是在田间培养土壤功能性益生微生物,采用最高效率的培养方法,并通过专业的技术将活菌液渗透输送到土壤里,使补充到土壤里的微生物得到最好的繁衍生息,与此同时土壤里的土著微生物也逐渐获得了复活和壮大,使整个土壤的生物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土壤有了旺盛的生物活性,自然能使有毒的残留农药得逐渐的分解,土壤里的重金属元素与某些微生物分泌的酸性产物的起化学反应,从而使重金属元素得到了固化,不为植物所吸收。不间断地补充及连续培养土壤的生物活性,使土壤的生物活性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提高的同时,土壤的肥沃性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因为土壤的益生菌能降解各种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成为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有机质和矿物质微量元素,植物获得了较为全面的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生长力旺盛,抗病抗虫能力强,富含各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人们长期吃用,免疫力得到增强,使人体受损的细胞获得修复,实践已经证明有机食品能够使各种慢性疾病得到康复,酵耕蔬果对比有机食品只有更好,所以酵耕蔬果有食药同源、辅助各种慢性疾病医疗的功效,是获得健康的最好帮手。
[003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确保了所培养的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是最高的,避免了菌肥在未使用前库存及运输过程生物活性的损失,因为“现培现用”又把菌肥的
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成本低了就可以大量投放,以量取胜,量变了质就变了,土壤才能获得彻底的改良和修复。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豆粕、骨粉、麸皮、贝壳粉或石膏粉、废糖浆、水、本地土壤分离的土壤优势菌群菌种;S2:混料,将原料充分混合;S3:泡料,将混合后的原料浸泡;S4:发酵,将浸泡后的原料充气发酵;S5:检测菌群,发酵过程中取样对菌群数量进行检测;S6:撒施,菌群数量达到最高峰时,将制作好的水肥均匀撒施于地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培育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如下重量份:豆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雄
申请(专利权)人:大乘富菌农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