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49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其包括实验室承台底板,所述实验室承台底板承接于桩基础上,实验室承台底板上设置有桁架层,所述桁架层上承托有华夫板层,所述华夫板层上通过微振基台放置实验仪器。本申请通过加大承托结构的质量和刚度,避免了承托结构对传递到微纳实验室环境震动的放大,通过采用华夫板结构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空气洁净度。净度。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隔振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部分高校的微纳实验室选址临近高铁及市政交通,且动力机房与微纳实验室相邻、振源复杂,结构因超限无法使微纳区与实体结构脱开等因素,使得微纳实验室设计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因场地条件过于复杂,且因场区条件限制,建筑物动力机房紧邻微纳区,内、外振源及影响现阶段难以确定,因此,基于现实条件,如何设计一种减振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包括实验室承台底板,所述实验室承台底板承接于桩基础上,实验室承台底板上设置有桁架层,所述桁架层上承托有华夫板层,所述华夫板层上通过微振基台放置实验仪器。
[0007]优选地,所述桩基础由若干根基桩组成,所述基桩的间距为4.2m,基桩的直径为1

1.6m,基桩的长度大于6m,入岩深度不小于0.5m。
[0008]优选地,所述实验室承台底板的厚度不小于1.5m。
[0009]优选地,所述华夫板层的厚度不小于1m。
[0010]优选地,所述华夫板层的上方设置有浮置楼板。
[0011]优选地,所述桁架层采用钢桁架。
[0012]优选地,所述华夫板层的孔壁采用不可拆式玻璃钢板或镀锌板作为内膜;所述华夫板层由SMC玻璃纤维高分子材料或者镀锌烤漆钢板材料制成。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申请通过加大承托结构的质量和刚度,避免了承托结构对传递到微纳实验室环境震动的放大,通过采用华夫板结构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空气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标:1

实验室承台底板;2

桁架层;3

华夫板层;4

微振基台;5

实验仪器;6

基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0]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包括实验室承台底板1,所述实验室承台底板1承接于桩基础上,实验室承台底板1上设置有桁架层2,所述桁架层2上承托有华夫板层3,所述华夫板层3上通过微振基台4放置实验仪器5。
[0021]在本申请中,所述桩基础由若干根基桩6组成,所述基桩的间距为4.2m,基桩的直径为1

1.6m,基桩的长度大于6m,入岩深度不小于0.5m。所述实验室承台底板的厚度不小于1.5m。所述桁架层采用钢桁架。如此设置,可以增加承托结构的整体质量,以避免承托结构对传递到微纳实验室环境震动的放大。
[0022]在本申请中,所述华夫板层的厚度不小于1m;华夫板层的上方设置有浮置楼板。所述华夫板层的孔壁采用不可拆式玻璃钢板或镀锌板作为内膜;所述华夫板层由SMC玻璃纤维高分子材料或者镀锌烤漆钢板材料制成。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实验室这种大面积空间的空气洁净度,减少发尘,通过设置玻璃钢板或镀锌板作内膜,可满足洁净室要求的混凝土构件饰面不发尘的效果。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微纳实验室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室承台底板,所述实验室承台底板承接于桩基础上,实验室承台底板上设置有桁架层,所述桁架层上承托有华夫板层,所述华夫板层上通过微振基台放置实验仪器;所述桩基础由若干根基桩组成,所述基桩的间距为4.2m,基桩的直径为1

1.6m,基桩的长度大于6m,入岩深度不小于0.5m;所述实验室承台底板的厚度不小于1.5m;所述桁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笋周忠发閣东东朱忠义王雪生闫晓京韩凌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