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47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导向器、调节机构、限位件和若干夹紧件,夹紧件与壳体可滑动连接,部分所述夹紧件与导向器一一固定连接,调节机构与夹紧件的连接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调节机构与夹紧件连接并带动夹紧件向壳体内收缩或向壳体外伸展,限位件在夹紧件收缩到合适位置时与调节机构和壳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爪型结构对髌骨骨折复位的同时通过导向器确定钉道方向,更加便捷,降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位置不佳甚至进入关节面的风险,通过中心对称的多个爪型结构的收缩加压固定髌骨骨折,避免了用巾钳钳夹对多处骨折线的髌骨骨折进行复位时造成的小骨块的碎裂和移位。移位。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髌骨骨折是创伤中常见的四肢骨折之一。目前,常规的手术方式主要为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带缆螺钉固定、张力带钢丝固定,而复位方式多依靠于点式复位钳复位。
[0003]由于髌骨骨折主要依靠点式复位钳复位,对于骨质疏松、多处骨折线的髌骨骨折,钳夹复位易造成小骨块的碎裂和移位,出现再骨折或复位不良;没有考虑到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时的导向问题,凭借手感置钉易出现空心加压螺钉位置不佳,空心加压螺钉突破下方关节面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 ,包括壳体、导向器、调节机构、限位件和若干夹紧件,夹紧件与壳体可滑动连接,部分所述夹紧件与导向器一一固定连接,调节机构与夹紧件的连接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调节机构与壳体可转动连接,调节机构与夹紧件连接并带动夹紧件向壳体内收缩或向壳体外伸展,限位件在夹紧件收缩到合适位置时与调节机构和壳体可拆卸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夹紧件设置在壳体周围,夹紧件分为两组,两组夹紧件沿壳体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夹紧件包括爪型结构和连接杆,爪型结构朝向壳体,爪型结构上设有若干连通的第一贯穿孔,连接杆的一端与爪型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可滑动连接,连接杆远离爪型结构的一段的下方设置有“T”型滑条,连接杆远离爪型结构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圆柱形的滑块。
[0007]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可供连接杆进出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数量与夹紧件的数量相同,壳体的顶部设有与调节机构相适应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表面设有若干等间距的环形凹槽,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与“T”型滑条配合的“T”型凹槽,壳体的外底面为弧面。
[0008]进一步,所述导向器与爪型结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器与爪型结构固定连接的一段为远离壳体的弧形结构,导向器远离爪型结构的一段的表平面与表平面到壳体中心轴的最短线段相垂直,导向器远离爪型结构的一段设有第二贯穿孔。
[0009]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圆盘和旋钮,圆盘设置在壳体内部,圆盘上设有从中心附近到靠近边缘处的弧形通槽,弧形通槽与连接杆的滑块相配合,旋钮设置在壳体的上方,旋钮上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表面设有螺纹,与旋钮一体成型的旋转轴穿过壳体顶部的第二开口并与圆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旋转轴与第二开口接触的表面设置有与环型凹槽相配
合的环形凸起。
[0010]进一步,所述限位件为手拧螺杆,夹紧件收缩到合适位置时手拧螺杆穿过第三开口并与壳体表面抵紧。
[0011]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2]其一,在爪型结构收缩加压对髌骨骨折复位的同时通过与爪型结构固定连接的导向器确定钉道方向,更加便捷,空心加压螺钉通过导向器对髌骨骨折进行固定,降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位置不佳甚至进入关节面的风险。
[0013]其二,通过中心对称的多个夹紧件的收缩加压固定髌骨骨折,可以更好地包裹住髌骨骨折且使髌骨骨折受力更均匀,避免了用点式复位钳对骨质疏松、多处骨折线的髌骨骨折进行复位时造成的小骨块的碎裂、移位或出现复位不良、再骨折,有利于对髌骨骨折的复位。
[0014]其三,旋转旋钮即可通过圆盘的转动带动多个夹紧件同时收缩加压或向外伸展,不需要在各个方向分别操作,简单便捷,也避免了不同方向加压不一致的情况,髌骨骨折复位时受力更均匀。
[0015]其四,爪型结构收缩到合适位置时将手拧螺杆穿过旋钮上的第二开口并与壳体表面抵紧,可对旋钮的旋转进行限制,从而限制圆盘转动、限制夹紧件向外伸展,避免了夹紧件对髌骨骨折的收缩加压遭到破坏,导致固定连接在爪型结构上的导向器确定的钉道方向发生错误,在后续空心加压螺钉通过导向器的第二贯穿孔对髌骨骨折进行固定时位置不佳。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手拧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夹紧件1,爪型结构11,第一贯穿孔111,连接杆12,“T”型滑条121,滑块122;
[0026]壳体2,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T”型凹槽23;
[0027]导向器3,第二贯穿孔31;
[0028]调节机构4,圆盘41,弧形通槽411,旋钮42,旋转轴421,第三开口422;
[0029]限位件5,手拧螺杆5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32]参照图1

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切开腱膜后骨折块不易复位,该装置可以在不切开腱膜的情况下进行骨折复位,包括夹紧件1、壳体2、导向器3、圆盘41、旋转轴421、旋钮42和手拧螺杆51,壳体2的外底面为贴附髌骨上缘的弧面,夹紧件1有四个,夹紧件1包括爪型结构11和在爪型结构11顶端并与爪型结构11一体成型的连接杆12,四个夹紧件1中心对称地设置在壳体2周围并朝向壳体2,在对髌骨骨折进行复位时爪型结构11可以更好地贴合、包裹髌骨,使髌骨骨折受力更均匀,避免了用点式复位钳对多处骨折线的髌骨骨折进行复位时造成的小骨块的碎裂和移位,爪型结构11上设有两个连通的第一贯穿孔111,第一贯穿孔111对钢丝的固定起到导向作用,对髌骨骨折的复位完成后直接沿第一贯穿孔111的方向钻孔然后穿入钢丝对髌骨骨折进行固定,更加便捷,两个第一贯穿孔111连通使得捆绑固定髌骨骨折的钢丝不会与爪型结构11发生缠绕,旋转松开旋钮42使得爪型结构11伸展一定距离就能直接取出该装置;
[0033]连接杆12穿过壳体2的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开口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导向器(3)、调节机构(4)、限位件(5)和若干夹紧件(1),夹紧件(1)与壳体(2)可滑动连接,部分所述夹紧件(1)与导向器(3)一一固定连接,调节机构(4)与夹紧件(1)的连接部分设置在壳体(2)内部,调节机构(4)与壳体(2)可转动连接,调节机构(4)与夹紧件(1)连接并带动夹紧件(1)向壳体(2)内收缩或向壳体(2)外伸展,限位件(5)在夹紧件(1)收缩到合适位置时与调节机构(4)和壳体(2)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1)设置在壳体(2)周围,夹紧件(1)分为两组,两组夹紧件(1)沿壳体(2)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夹紧件(1)包括爪型结构(11)和连接杆(12),爪型结构(11)朝向壳体(2),爪型结构(11)上设有若干连通的第一贯穿孔(111),连接杆(12)的一端与爪型结构(11)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2)可滑动连接,连接杆(12)远离爪型结构(11)的一段的下方设置有“T”型滑条(121),连接杆(12)远离爪型结构(11)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圆柱形的滑块(1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髌骨骨折复位和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设有可供连接杆(12)进出的第一开口(21),第一开口(21)的数量与夹紧件(1)的数量相同,壳体(2)的顶部设有与调节机构(4)相适应的第二开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要星晨杜心如赵会徐子彧张扬璞张苡齐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