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件、雾化装置及雾化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26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6
一种雾化器件、雾化装置及雾化产品,它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雾化器件包括:雾化支架、雾化芯、电极组件和两组导电组件;雾化支架具有雾化腔和进液孔;雾化芯具有雾化面和导液面,所述导液面与所述进液孔连通并用以吸取液体基质,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雾化腔并用以加热雾化液体基质;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绝缘设置的电极件;两组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芯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用以将所述雾化芯固定于所述雾化支架,并在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雾化芯之间形成导电通路。雾化装置及雾化产品均包括上述雾化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雾化器件内部的导电回路结构不仅能实现雾化芯与电极组件的电路连接,还能直接将雾化芯固定在雾化支架内的优势。内的优势。内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件、雾化装置及雾化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器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件、雾化装置及雾化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雾化器中,需要通过一些辅助结构或辅助零部件来将雾化芯固定在其内部支架内,而雾化芯还需与电极完成电路连接,进而让外部电池为其供电,但这样会使雾化器的结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器件、雾化装置及雾化产品,具有内部的导电回路结构不仅能实现雾化芯与电极组件的电路连接,还能直接将雾化芯固定在雾化支架内的优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件,包括:
[0005]雾化支架,具有雾化腔和进液孔;
[0006]雾化芯,具有雾化面和导液面,所述导液面与所述进液孔连通并用以吸取液体基质,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雾化腔并用以加热雾化液体基质;
[0007]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绝缘设置的电极件;以及
[0008]两组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芯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用以将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雾化芯固定于所述雾化支架,并在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雾化芯之间形成导电通路。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将所述电极件固定于所述雾化支架,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将所述雾化芯固定于所述雾化支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相抵接形成电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中转导电件,所述中转导电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并形成电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电极件分别包括筒状部和连接于所述筒状部一侧的固定部,其中一个所述电极件的筒状部的直径大于另一个所述电极件的筒状部的直径,两个所述电极件的筒状部同轴套设并相邻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绝缘,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中转导电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导电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芯的电极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雾化器件还包括:设置于雾化支架且包裹于所述雾化芯周侧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以密封所述导液面与所述进液孔之间的间隙。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雾化芯呈扁平状,所述雾化面和所述导液面相对地平行设置,所述导电组件将所述雾化芯的导液面固定贴设于所述进液孔处。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0015]壳体,内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及
[0016]如上所述的雾化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管连通。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出气管的轴向平行。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出气管的侧面平齐。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产品,包括供电组件和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供电组件用以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并进行供电。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雾化芯和电极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电组件,且导电组件与电极组件和雾化芯均电性连接,还将雾化芯固定在雾化支架内,可见,雾化器件内的导电回路结构不仅能实现雾化芯与电极组件的电路连接,还能直接将雾化芯固定在雾化支架内,简化了雾化器的内部结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雾化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雾化器件的俯视图;
[0024]图3是图2中的A

A向剖视图;
[0025]图4是雾化器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4中的B

B向剖视图;
[0027]图6是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图6中的C

C向剖视图;
[0029]图8是雾化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00、雾化器件;110、雾化支架;111、雾化腔;112、进液孔;113、注油孔;120、雾化芯;130、电极件;131、筒状部;132、固定部;140、导电柱;150、导电柱螺丝;160、导电螺丝;170、密封件;200、壳体;210、出气管;220、储液腔;300、雾化盖;400、密封硅胶;500、注油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雾化器件100,请参照图1

图5,包括:雾化支架110、雾化芯120、电极组件和两组导电组件。
[0034]其中,雾化支架110具有雾化腔111和进液孔112。雾化芯120具有雾化面和导液面,导液面与进液孔112连通并用以吸取液体基质,雾化面位于雾化腔111并用以加热雾化液体基质。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绝缘设置的电极件130。导电组件有两组,设置于雾化芯120和电极组件之间,用以将雾化芯120和电机组件固定于雾化支架110,并在电极组件和雾化芯
120之间形成导电通路。
[0035]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中转导电件。第一导电件的一端将电极件130固定于雾化支架110,第二导电件的一端将雾化芯120固定于雾化支架110,中转导电件连接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并形成电连接。增加中转导电件,使得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之间的结构连接更加稳固,电连接也更加稳固。
[003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中转导电件是具有T型内螺纹的导电柱140,第一导电件是导电柱螺丝150,第二导电件是导电螺丝160。导电柱140设置于雾化支架110内,位于电极组件的上侧。导电柱螺丝150竖向设置,一端穿设于电极件130、另一端穿设于导电柱140,将电极件130锁紧在导电柱140下侧,且实现电极件130与导电柱140的电性连接。导电螺丝160水平设置,一端穿设于导电柱140、另一端抵接雾化芯120,将雾化芯120抵紧在雾化支架110内壁上,且实现导电柱140与雾化芯120的电性连接。
[0037]通过在雾化支架110直接内设置有:雾化芯120、电极件130、导电柱140、导电柱螺丝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支架,具有雾化腔和进液孔;雾化芯,具有雾化面和导液面,所述导液面与所述进液孔连通并用以吸取液体基质,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雾化腔并用以加热雾化液体基质;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绝缘设置的电极件;以及两组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芯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用以将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雾化芯固定于所述雾化支架,并在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雾化芯之间形成导电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将所述电极件固定于所述雾化支架,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将所述雾化芯固定于所述雾化支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相抵接形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中转导电件,所述中转导电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并形成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极件分别包括筒状部和连接于所述筒状部一侧的固定部,其中一个所述电极件的筒状部的直径大于另一个所述电极件的筒状部的直径,两个所述电极件的筒状部同轴套设并相邻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绝缘,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鹏展赵贯云赵波洋陈跃勇陈杰孟繁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