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及纵向抛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25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及纵向抛光方法,涉及试样加工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磨削加工技术效率较低,且当关键零部件采用难加工材料为基础制作时,无法利用砂纸进行磨削的问题。所述纵向抛光装置包括:振动研磨机构以及多个导向结构;每个导向结构沿自身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待抛光试样位于第一通孔内,其中,待抛光试样的纵向与导向结构的轴向平行;振动研磨机构具有能够容纳多个导向结构的研磨腔,研磨腔的底部具有用于固定多个导向结构的承载面,承载面平行于所述导向结构的轴线;振动研磨机构与外部振动电机连接,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振动研磨机构产生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振动研磨机构产生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振动研磨机构产生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及纵向抛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及纵向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制造业及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对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日益苛刻。材料试样加工质量的好坏是材料测试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而航天航空材料对疲劳试样加工的要求更高。
[0003]目前,对于实验的标准棒型试样来说,在制作棒材时,需要使用线切割和机床精密加工来制作棒材。为了获得棒材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则需要利用由粗到细的砂纸沿棒材的周向对圆周面进行抛光加工,从而降低其表面粗糙度,最终获得表面光亮、平整,且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标准棒材试样。但现有的磨削加工技术在加工试样时效率十分低下,且当关键零部件采用难加工材料为基础制作时,无法利用砂纸进行磨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及纵向抛光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磨削加工技术效率较低,且当关键零部件采用难加工材料为基础制作时,无法利用砂纸进行磨削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所述纵向抛光装置包括:振动研磨机构以及多个导向结构,其中:每个导向结构沿自身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待抛光试样位于第一通孔内,其中,待抛光试样的纵向与导向结构的轴向平行;振动研磨机构具有能够容纳多个导向结构的研磨腔,研磨腔的底部具有用于固定多个导向结构的承载面,承载面平行于所述导向结构的轴线;振动研磨机构与外部振动电机连接,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振动研磨机构产生振动;振动研磨机构用于在产生振动后,将填充于研磨腔内的研磨剂导入每个第一通孔内,研磨剂穿过第一通孔,沿待抛光试样的纵向对待抛光试样进行抛光处理,直至抛光处理后的抛光试样的尺寸参数与预设参数一致。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中,待抛光试样固定在导向结构的第一通孔内,且待抛光试样的纵向与导向结构的轴向平行,多个导向结构分别固定在振动研磨机构的研磨腔底部的承载面上,且每个导向结构的轴线均与承载面平行。基于此,当振动研磨机构在外部振动电机的驱动下产生振动时,填充在研磨腔内的研磨剂会在激振力的作用下,被导入每个第一通孔内,并沿导向结构的轴向运动,以沿待抛光试样的纵向对待抛光试样进行抛光处理,当确定抛光处理后的抛光试样的尺寸参数与预设参数一致时,即完成本次抛光处理。由此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砂纸进行打磨,本申请提
供的纵向抛光装置可以仅通过振动电机的驱动,利用产生的激振力驱使研磨剂沿导向结构的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多个待抛光试样的抛光处理,无需砂纸打磨,就可以保证抛光试样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7]此外,驱使研磨剂沿导向结构的轴向运动的推力为振动研磨机构产生的激振力,外部振动电机的马达功率增加时,激振力也会随之增加,同时加剧研磨剂的运动,增加研磨剂与待抛光试样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实现对于采用难加工材料制作的关键零部件的抛光处理。
[000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所述纵向抛光方法,包括:在所述振动研磨机构产生振动后,将填充于研磨腔内的研磨剂导入每个第一通孔内,研磨剂穿过第一通孔,沿待抛光试样的纵向对待抛光试样进行抛光处理,直至抛光处理后的抛光试样的尺寸参数与预设参数一致。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方法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导向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待抛光试样和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1

振动研磨机构,
ꢀꢀꢀꢀꢀ2‑
导向结构,3

固定件,
ꢀꢀꢀꢀꢀꢀꢀꢀꢀꢀꢀ4‑
待抛光试样,41

待抛光部,
ꢀꢀꢀꢀꢀꢀꢀꢀ5‑
研磨剂,6

保护套,
ꢀꢀꢀꢀꢀꢀꢀꢀꢀꢀꢀ
21

第一内壁单元,22

第二内壁单元,
ꢀꢀꢀꢀ
23

第三内壁单元。
实施方式
[0012]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阈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001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0014]本专利技术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的结合,a和c的结合,b和c的结合,或a、b和c的结合,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001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所述纵向抛光装置包括:振动研磨机构1以及多个导向结构2,其中:每个导向结构2沿自身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待抛光试样4位于第一通孔内,其中,待抛光试样4的纵向与导向结构2的轴向平行;振动研磨机构1具有能够容纳多个导向结构2的研磨腔,研磨腔的底部具有用于固定多个导向结构2的承载面,承载面平行于所述导向结构2的轴线;振动研磨机构1与外部振动电机连接,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振动研磨机构1产生振动;振动研磨机构1用于在产生振动后,将填充于研磨腔内的研磨剂5导入每个第一通孔内,研磨剂5穿过第一通孔,沿待抛光试样4的纵向对待抛光试样4进行抛光处理,直至抛光处理后的抛光试样的尺寸参数与预设参数一致。
[0016]具体实施时:将待抛光试样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研磨机构以及多个导向结构,其中:每个所述导向结构沿自身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待抛光试样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其中,所述待抛光试样的纵向与所述导向结构的轴向平行;所述振动研磨机构具有能够容纳多个所述导向结构的研磨腔,所述研磨腔的底部具有用于固定多个所述导向结构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平行于所述导向结构的轴线;所述振动研磨机构与外部振动电机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振动研磨机构产生振动;所述振动研磨机构用于在产生振动后,将填充于所述研磨腔内的研磨剂导入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研磨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待抛光试样的纵向对所述待抛光试样进行抛光处理,直至抛光处理后的抛光试样的尺寸参数与预设参数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剂包括第一研磨剂和第二研磨剂;所述振动研磨机构用于在产生振动后,将填充于所述研磨腔内的所述第一研磨剂导入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研磨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对所述待抛光试样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得到粗磨疲劳试样;所述振动研磨机构还用于在产生振动后,将填充于所述研磨腔内的所述第二研磨剂导入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研磨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对所述粗磨疲劳试样进行第二抛光处理,得到与预设参数一致的目标疲劳试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研磨剂包括目数大于或者等于60目,且小于或者等于200目的金刚砂;所述第二研磨剂包括目数大于或者等于600目,且小于或者等于1000目的金刚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抛光装置还包括多个保护套,每个所述保护套的第一端与所述待抛光试样的端部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保护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卡接,对所述待抛光试样进行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疲劳试样的纵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研磨剂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潮邓长华张允涛穆朋刚薛杰杨茂庞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