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明治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10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5
本申请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三明治针织面料,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面料本体,该面料本体包括面层、底层以及用于连接该面层与该底层的连接层,该连接层至少包括一根单包覆纱线,该单包覆纱线编织形成该连接层。本申请的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底层以及用于连接面层与底层的连接层,连接层采用单包覆纱线进行编织,单包覆纱线的旦数较小,容易被隐藏在面层与底层的中间,不易被挤压暴露出来,使得针织面料的平整度更高、色差更小、紧致密集性强。密集性强。密集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明治针织面料


[0001]本申请涉及针织面料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三明治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三明治面料由上、中、下三个面组成,表面通常为网孔设计,中间层为连接表面与底面的透明纱线,底面通常为密织的平版面,俗称“三明治”。常见的三明治面料都由经编针织机器编织,虽种类繁多,但是同质化严重。
[0003]常规的经编三明治面料之间的不同之处,多体现于面层的组织纹路和网孔的外观差异,中间层透明纱线区域只起到支撑作用,而且整体的抗拉伸性能差、不耐磨、透气性能差,缺乏层次感与立体感。
[0004]随着市场针织面料的发展,针织三明治面料也随之出现,但是,由于针织三明治面料的连接层采用的是双包氨纶纱线编织的,在冚纱过程中,双包氨纶中的弹性纱线容易暴露出来,从而造成针织三明治面料表面出现坑坑洼洼,平整度差,色差大,不够紧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三明治针织面料,本申请的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底层以及用于连接面层与底层的连接层,连接层采用单包覆纱线进行编织,单包覆纱线的旦数较小,容易被隐藏在面层与底层的中间,不易被挤压暴露出来,使得针织面料的平整度更高、色差更小、紧致密集性强。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三明治针织面料,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面料本体,该面料本体包括面层、底层以及用于连接该面层与该底层的连接层,该连接层至少包括一根单包覆纱线,该单包覆纱线编织形成该连接层。
[0008]本申请的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底层以及用于连接面层与底层的连接层,连接层采用单包覆纱线进行编织,单包覆纱线的旦数较小,容易被隐藏在面层与底层的中间,不易被挤压暴露出来,使得针织面料的平整度更高、色差更小、紧致密集性强。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面料本体还包括中间层,该中间层至少包括一根有色纱线,该有色纱线交叉编织,且在该面层的表面形成第一编织区域、与该第一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二编织区域、与该第二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三编织区域;
[0010]该有色纱线做面编织动作时,形成该第一编织区域;该有色纱线做隔针面吊目编织时,形成该第二编织区域;该有色纱线做隔针底吊目编织时,形成该第三编织区域;
[0011]该第一编织区域的颜色为深色,该第二编织区域的颜色比该第一编织区域的颜色浅,该第三编织区域的颜色比该第二编织区域的颜色浅。
[0012]本申请通过设置中间层有色纱线的编织动作,使得面层的表面具有色彩差异、层
次感的编织区域。其中,有色纱线通过做面编织动作,使得有色纱线暴露在面层的区域多,从而形成深颜色的第一编织区域;有色纱线通过做隔针面吊目编织动作,使得有色纱线暴露在面层的区域少,从而形成中浅颜色的第二编织区域;有色纱线通过做隔针底吊目编织动作,使得有色纱线暴露在面层的区域更少,从而形成浅颜色的第三编织区域;且第二编织区域设置在第一编织区域与第二编织区域之间,使得面层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颜色渐变的视觉效果。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单包覆纱线包括芯纱、包覆在该芯纱外的包覆纱,该包覆纱的旦数为10D~150D或者等同单位公制英制,该芯纱的旦数为20D~140D或者等同单位公制英制。本申请将包覆纱与芯纱的旦数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保留针织面料的弹性,又能使得连接层的纱线全部包覆在面层与底层之间,不易被挤压暴露出来,针织面料的平整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减小了色差,增强了紧致感。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面料本体还包括中间层,该中间层至少包括一根有色纱线,该有色纱线交叉编织,且在该面层的表面形成第一编织区域、与该第一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二编织区域、与该第二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三编织区域;
[0015]该有色纱线做面编织动作时,形成该第一编织区域;该有色纱线做隔针面吊目编织时,形成该第二编织区域;该有色纱线做隔针底吊目编织时,形成该第三编织区域;
[0016]该第一编织区域的颜色为深色,该第二编织区域的颜色比该第一编织区域的颜色浅,该第三编织区域的颜色比该第二编织区域的颜色浅;
[0017]该单包覆纱线包括芯纱、包覆在该芯纱外的包覆纱,该包覆纱的旦数为10D~150D或者等同单位公制英制,该芯纱的旦数为20D~140D或者等同单位公制英制。
[0018]本申请通过设置中间层有色纱线的编织动作,使得面层的表面具有色彩差异、层次感的编织区域。其中,有色纱线通过做面编织动作,使得有色纱线暴露在面层的区域多,从而形成深颜色的第一编织区域;有色纱线通过做隔针面吊目编织动作,使得有色纱线暴露在面层的区域少,从而形成中浅颜色的第二编织区域;有色纱线通过做隔针底吊目编织动作,使得有色纱线暴露在面层的区域更少,从而形成浅颜色的第三编织区域;且第二编织区域设置在第一编织区域与第二编织区域之间,使得面层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颜色渐变的视觉效果。
[0019]此外,本申请将包覆纱与芯纱的旦数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保留针织面料的弹性,又能使得连接层的纱线全部包覆在面层与底层之间,不易被挤压暴露出来,针织面料的平整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减小了色差,增强了紧致感。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单包覆纱线做隔N针面吊目编织与隔N针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形成该连接层,0≤N≤5。本申请通过合理控制连接层纱线的吊目编织动作,使得针织面料的紧致感大大提升。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面层或/和该底层采用透明纱线编织而成。本申请通过将面层或/和底层设置成透明的,使得中间层的有色纱线在面层或/和底层的层次分明与颜色渐变的视觉效果更好。
[002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申请的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底层以及用于连接面层与底层的连接层,连接层采用单包覆纱线进行编织,单包覆纱线的旦数较小,容易被隐藏在面层与底层的中间,不易被
挤压暴露出来,使得针织面料的平整度更高、色差更小、紧致密集性强。
[0024]本申请利用透明面料可以漏底色的特点,将有色纱线和透明纱线结合编织部分中间层,该部分中间层连接面层的透明纱线区域,受透明纱线面层的覆盖以及编织密度的影响,该部分有色纱线对比编织在面层的有色纱线,颜色会比较浅(即第二编织区域);还有一部分编织区域,面层和中间层均为透明纱线编织,将有色纱线隔针集圈在底层,受到面层和中间层单丝的覆盖以及有色纱线集圈位置分散的影响,集圈在底层的有色纱线对比编织在中间层的有色纱线,颜色将更浅(即第三编织区域);在面料凸显的颜色上,编织面层有色纱线区域的颜色 深于编织在中间层的有色纱线区域的颜色,同时也深于编织在底层的有色纱线区域,形成深色区域(即第一编织区域)。因此,会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面料本体,该面料本体包括面层、底层以及用于连接该面层与该底层的连接层,该连接层至少包括一根单包覆纱线,该单包覆纱线编织形成该连接层;该单包覆纱线包括芯纱、包覆在该芯纱外的包覆纱,该包覆纱的旦数为10D~150D,该芯纱的旦数为20D~140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本体还包括中间层,该中间层至少包括一根有色纱线,该有色纱线交叉编织,且在该面层的表面形成第一编织区域、与该第一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二编织区域、与该第二编织区域相邻的第三编织区域;该有色纱线做面编织动作时,形成该第一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李颖泉张静聂海轩黄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