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纺织织物领域,尤其涉及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从新型保温调温纱线和织物的问世以来,其开发研究一直居高不下,智能调温纱线及其制品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高科技产品,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调节自身温度,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舒适性,而且具有极高的附加值,能实现高效益。因此,近年来各种新型的保温调温纺织品相继问世,例如远红外纱线、降温织物、蓄热纱线等。
[000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温控纤维及其制品多是被动地、隔离式、无法自主调控的,对湿、冷、热环境不能自主调整。而且其组织结构也不能满足纤维在温变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具有透气性能好、能够智能调温的织物来制成衣物、鞋材、家居、户外用品等,以满足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及制备方法。利用智能温感纱线,通过物理方法构建新的织物结构,通过蓬松度的温敏变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均包括上面层、下面层和内层;第一区间的上面层和下面层的外表面含有温感智能纱线,第一区间的上面层和下面层的内表面含有常规纱线;第二区间的上面层和下面层的外表面含有常规纱线,第二区间的上面层和下面层的内表面含有温感智能纱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智能纱线采用温敏异收缩纱线或者冷胀热缩型中空纤维纱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异收缩纱线采用涤纶基、锦纶基或丙纶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胀热缩型中空纤维纱线采用涤纶基、锦纶基或丙纶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采用弹性伸长大于300%的弹性纱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间隔排列。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在至少具有6把梳栉的双针床经编机上织造完成,所述6把梳栉从机前往机后分别是:只在前针床编织的梳栉GB1、GB2,只在后针床编织的梳栉GB5、GB6,以及在前后针床依次成圈编织的梳栉GB3、GB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GB1在第一区间以一穿一空的穿纱方式穿入温感智能纱线,在第二区间以满穿的方式穿入温感智能纱线;GB2在第一区间以满穿的穿纱方式穿入常规纱线,在第二区间以一穿一空的方式穿入常规纱线,只在前针床垫纱成圈,形成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的上面层;GB6在第一区间以一穿一空的穿纱方式穿入温感智能纱线,在第二区间以满穿的方式穿入温感智能纱线,GB5在第一区间以满穿的穿纱方式穿入常规纱线,在第二区间以一穿一空的方式穿入常规纱线,只在后针床垫纱成圈,形成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的下面层;GB3、GB4以一穿一空的穿纱方式穿入弹性伸长大于300%的弹性纱线,分别在前、后针床轮流垫纱成圈,形成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的内层。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调温3D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GB1在第一区间以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阳,方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联精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