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75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包括承载底座,以及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顶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盒体;所述固定盒体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翻转式限位顶板;所述:所述固定盒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托举限位的容纳下凹槽;其中,固定盒体的上方安装有可拆卸防脱衬板,且可拆卸防脱衬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校准定位的防脱槽孔;其中,对称安装的所述防脱立柱的顶面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转钮。该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通过承载底座对固定盒体进行安装,进而防止在患者运动等情况下发生脱落的情况,并通过上下的容纳凹槽对引流管进行安装,增强对引流管的限位固定效果。定效果。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固定器
,具体为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0003]而现在大多数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用胶布固定引流管时,由于引流管粗重加上水封瓶较重,导致对水封瓶限位的胶布容易受重量的牵引撕裂而造成水封瓶脱落,不能承受引流管及水封瓶的重量,进而使得患者在活动过程中使患者活动受限,并且增加胸腔闭式引流管被意外拔出的风险。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用胶布固定引流管时,由于引流管粗重加上水封瓶较重,导致对水封瓶限位的胶布容易受重量的牵引撕裂而造成水封瓶脱落,不能承受引流管及水封瓶的重量,进而使得患者在活动过程中使患者活动受限,并且增加胸腔闭式引流管被意外拔出的风险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包括承载底座,以及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顶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盒体;
[0007]所述固定盒体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翻转式限位顶板,且左右两侧翻转式限位顶板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磁性块;
[0008]所述:
[0009]所述固定盒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托举限位的容纳下凹槽,且固定盒体的内部顶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防脱立柱的底端;
[0010]其中,固定盒体的上方安装有可拆卸防脱衬板,且可拆卸防脱衬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校准定位的防脱槽孔;
[0011]其中,对称安装的所述防脱立柱的顶面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转钮,且左右两侧驱动转钮的顶面均固定设置有便于和主磁性块相互连接的副磁性块。
[0012]优选的,所述承载底座为柔性材质设置,且承载底座的底面可通过医用双面胶贴敷与患者的体表,且承载底座的表面积大于固定盒体的底部面积设置,并且固定盒体为矩形结构设置,通过承载底座对固定盒体进行安装。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盒体左右两侧的翻转式限位顶板关于固定盒体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左右两侧翻转式限位顶板翻转之后通过主磁性块吸附连接于防脱立柱顶面的副磁性块,并且左右两侧的副磁性块与主磁性块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通过副磁性块与主磁性块相互吸附。
[0014]优选的,所述可拆卸防脱衬板的中部设置有容纳上凹槽,且可拆卸防脱衬板左右两侧防脱槽孔之间的长度等于固定盒体顶面左右两侧防脱立柱的长度之和,并且防脱立柱、防脱槽孔、主磁性块以及副磁性块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通过防脱立柱对可拆卸防脱衬板进行限位。
[0015]优选的,对称安装的所述防脱立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旋转导杆,且旋转导杆顶端外壁通过扭力弹簧连接于防脱立柱的内部顶面,并且左右两侧旋转导杆的下方外壁均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通过旋转导杆带动主动齿轮进行旋转。
[0016]优选的,对称安装的防脱立柱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从动齿条,且左右两侧从动齿条的外端均滑动贯穿于防脱立柱的外部,并且防脱立柱内部左右两侧的从动齿条啮合连接于旋转导杆外壁主动齿轮的前后两侧,通过主动齿轮的旋转带动从动齿条进行移动。
[0017]优选的,对称安装的从动齿条为两个一组的方式关于固定盒体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左右两侧从动齿条的初始位置位于防脱立柱的外部,并且从动齿条的外端以后滑动至防脱立柱的内部,通过从动齿条对可拆卸防脱衬板进行限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通过承载底座对固定盒体进行安装,进而防止在患者运动等情况下发生脱落的情况,并通过上下的容纳凹槽对引流管进行安装,增强对引流管的限位固定效果,其具体内容如下:
[0019]1.首先将承载底座的底面贴敷双面胶并与患者的体表相粘连,进而防止在患者运动等情况下发生脱落的情况,而后将引流管放置于承载底座顶面固定盒体中部的容纳下凹槽内部,使得容纳下凹槽对引流管进行安装放置,防止引流管凸起或者位移,之后再将可拆卸防脱衬板安装前,手动旋转安装于防脱立柱顶面的驱动转钮进而使得驱动转钮带动防脱立柱内部的旋转导杆旋转,而旋转导杆的旋转带动外壁的主动齿轮将啮合连接的从动齿条带动移动,而左右两侧的从动齿条在移动之后收缩至防脱立柱的内部,进而不会影响可拆卸防脱衬板的安装;
[0020]2.通过开设于可拆卸防脱衬板内部左右两侧的防脱槽孔与设置在固定盒体顶面左右两侧的防脱立柱相互贯穿,而可拆卸防脱衬板中部的容纳上凹槽贴合连接于引流管的顶面并对引流管进行限位,进而通过防脱立柱限定可拆卸防脱衬板的位置,防止后期可拆卸防脱衬板发生位移从而无法对引流管进行限位,之后手动松开安装于防脱立柱顶面的驱动转钮,与驱动转钮连接的旋转导杆受到扭力弹簧的带动之后将主动齿轮带动反向旋转,使得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条被带动重新向外侧移动进而复位,使得左右两侧的从动齿条滑动贴合连接于可拆卸防脱衬板的顶面左右两侧,之后手动旋转安装于固定盒体顶面左右两侧的翻转式限位顶板,使得翻转式限位顶板通过底面的主磁性块吸附连接防脱立柱顶面的副磁性块,进而对竖立安装的防脱立柱进行遮挡,防止防脱立柱在患者移动时挂上其他物品,增强对引流管的限位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固定盒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可拆卸防脱衬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防脱立柱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从动齿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承载底座;2、固定盒体;3、翻转式限位顶板;4、主磁性块;5、容纳下凹槽;6、防脱立柱;7、可拆卸防脱衬板;8、防脱槽孔;9、驱动转钮;10、副磁性块;11、容纳上凹槽;12、旋转导杆;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条;15、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包括承载底座1,以及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1顶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盒体2;固定盒体2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翻转式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包括承载底座(1),以及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1)顶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盒体(2);所述固定盒体(2)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翻转式限位顶板(3),且左右两侧翻转式限位顶板(3)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主磁性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固定盒体(2)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托举限位的容纳下凹槽(5),且固定盒体(2)的内部顶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防脱立柱(6)的底端;其中,固定盒体(2)的上方安装有可拆卸防脱衬板(7),且可拆卸防脱衬板(7)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校准定位的防脱槽孔(8);其中,对称安装的所述防脱立柱(6)的顶面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转钮(9),且左右两侧驱动转钮(9)的顶面均固定设置有便于和主磁性块(4)相互连接的副磁性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1)为柔性材质设置,且承载底座(1)的底面可通过医用双面胶贴敷与患者的体表,且承载底座(1)的表面积大于固定盒体(2)的底部面积设置,并且固定盒体(2)为矩形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体(2)左右两侧的翻转式限位顶板(3)关于固定盒体(2)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左右两侧翻转式限位顶板(3)翻转之后通过主磁性块(4)吸附连接于防脱立柱(6)顶面的副磁性块(10),并且左右两侧的副磁性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