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64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属于微线圈分离机构领域。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包括微线圈组合导管,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微线圈组合导管内的弹簧线圈,所述弹簧线圈的末端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后置导向环、第二后置导向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微线圈组合导管前端内壁上的第一前置导向环、第二前置导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弹簧线圈上连接推动绳,能够方便推动弹簧线圈进入到动脉瘤腔a中,当需要使推动绳与弹簧线圈分离时,能够快速使推动绳与弹簧线圈分离,操作简单,分离步骤少,流程简单,能够缩短分离所占用的手术时间,进而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微线圈分离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脑动脉瘤是指由于先天性脑动脉薄弱或由于动脉硬化、细菌感染、头部损伤、脑梅毒等引起的动脉壁上的脑血管肿胀。
[0003]对脑动脉瘤的治疗分为侵袭性疗法和非侵袭性疗法;在这些疗法中,非侵袭性疗法用微线圈填充脑动脉瘤以引起血栓,从而防止血液的额外流入并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由于非侵袭性疗法可缓解由于脑部手术引起的后遗症并且具有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等原因,其已被广泛研究和发展;
[0004]在非侵袭性疗法中使用的微线圈组件大体上包括微线圈和用于将微线圈输送到患者的动脉瘤处的线圈推动单元,当微线圈开始被插入到动脉瘤中时,操作者将微线圈从线圈推动单元分离;作为将微线圈单元从线圈推动单元分离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热法等。
[0005]在这些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机械法,但现有技术中,针对机械法分离还存在不便于分离操作的弊端,如:线圈推动单元与微线圈之间分离不彻底,在操作分离步骤时,分离流程过多,造成手术时间过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圈推动单元与微线圈之间分离不彻底,在操作分离步骤时,分离流程过多,造成手术时间过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包括微线圈组合导管,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微线圈组合导管内的弹簧线圈,所述弹簧线圈的末端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后置导向环、第二后置导向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微线圈组合导管前端内壁上的第一前置导向环、第二前置导向环;一端从微线圈组合导管末端穿入,再穿入第一前置导向环、第一后置导向环、第二后置导向环、第二前置导向环的推动绳,所述推动绳的另一端穿出微线圈组合导管外。
[0009]为了便于弹簧线圈回缩,优选地,所述弹簧线圈上连接有回撤线。
[0010]为了便于回撤线与弹簧线圈脱离,优选地,所述弹簧线圈的末端塞入有硅胶塞,所述硅胶塞上固定连接有钩环,所述回撤线固定缠绕在钩环上。
[0011]为了增强硅胶塞位于弹簧线圈内的稳固性,优选地,所述硅胶塞一端外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弹簧线圈内壁凹陷处。
[0012]优选地,所述微线圈组合导管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弹簧线圈穿过限
位环。
[0013]优选地,所述弹簧线圈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头。
[0014]优选地,所述防护头为医用硅胶材质。
[0015]为了对弹簧线圈进行均匀受力,优选地,所述第一后置导向环、第二后置导向环和第一前置导向环、第二前置导向环均为对称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通过同时拉动两端位于微线圈组合导管外的推动绳,在微线圈组合导管内的推动绳在外力拉动的情况下,会逐渐向微线圈组合导管前端的第一前置导向环和第二前置导向环靠近,在此过程中,推动绳会推动微线圈组合导管中的弹簧线圈一端向微线圈组合导管前端外伸出,使得弹簧线圈一端进入到动脉瘤腔a内。
[0018]2、该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当因弹簧线圈在动脉瘤腔a内的放置位置不合适时,可以通过拉动回撤线,使弹簧线圈缩回至微线圈组合导管中,进而更加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0019]3、该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通过只拉动推动绳的一端,此时露于微线圈组合导管末端外的推动绳一端开始进入到微线圈组合导管中,此时推动绳的一端进入到微线圈组合导管中后,依次从第二前置导向环、第二后置导向环、第一后置导向环、第一前置导向环上分离,即,推动绳与弹簧线圈分离,使得弹簧线圈能够完整滞留在动脉瘤腔a中。
[002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在弹簧线圈上连接推动绳,能够方便推动弹簧线圈进入到动脉瘤腔a中,当需要使推动绳与弹簧线圈分离时,能够快速使推动绳与弹簧线圈分离,操作简单,分离步骤少,流程简单,能够缩短分离所占用的手术时间,进而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的牵引导管和微线圈组合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的推动绳和回撤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的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的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的防护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的图6中C处的
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牵引导管;21、微线圈组合导管;22、第一前置导向环;221、第二前置导向环;31、弹簧线圈;32、第一后置导向环;321、第二后置导向环;33、推动绳;34、硅胶塞;341、凸台;35、钩环;36、回撤线;37、防护头;38、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实施例:
[0032]参照图1

图7,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包括微线圈组合导管21,还包括:滑动连接在微线圈组合导管21内的弹簧线圈31,弹簧线圈31的末端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后置导向环32、第二后置导向环321;分别固定连接在微线圈组合导管21前端内壁上的第一前置导向环22、第二前置导向环221;一端从微线圈组合导管21末端穿入,再穿入第一前置导向环22、第一后置导向环32、第二后置导向环321、第二前置导向环221的推动绳33,推动绳33的另一端穿出微线圈组合导管21外;弹簧线圈31上连接有回撤线36;弹簧线圈31的末端塞入有硅胶塞34,硅胶塞34上固定连接有钩环35,回撤线36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包括微线圈组合导管(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微线圈组合导管(21)内的弹簧线圈(31),所述弹簧线圈(31)的末端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后置导向环(32)、第二后置导向环(32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微线圈组合导管(21)前端内壁上的第一前置导向环(22)、第二前置导向环(221);一端从微线圈组合导管(21)末端穿入,再穿入第一前置导向环(22)、第一后置导向环(32)、第二后置导向环(321)、第二前置导向环(221)的推动绳(33),所述推动绳(33)的另一端穿出微线圈组合导管(2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线圈(31)上连接有回撤线(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脉瘤腔滞留式弹簧微线圈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线圈(31)的末端塞入有硅胶塞(34),所述硅胶塞(34)上固定连接有钩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黎萌王浩杨路董俊君许炯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