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63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包括坡体,坡体靠近公路一侧为斜面且斜面较高一侧背离公路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坡体顶面上的顶沟以及设置在公路和坡体底部之间的底沟,坡体的斜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种植框,每一种植框内均垫设有第一碎石层和种植层且第一碎石层与斜面相接,种植框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第一碎石层之间的若干通孔;顶沟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之间垫设有第二碎石层,底沟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之间垫设有第三碎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绿植浇水作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边坡防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建设时,有时需要对山体进行开挖然后修路,为了保证公路安全,在开挖后的公路两旁一般需要修建边坡防护结构,以防止雨水冲刷导致山体出现滑坡。在边坡防护结构中,一般还设置有绿植种植层,覆盖在边坡结构的表面,种植绿植后能够对边坡结构表面进行固定,防止表面的泥土被冲走,同时还能起到美观的作用。边坡结构在施工后,如遇干旱天气,绿植需要增加浇水频次以防止被干死,在浇水时一般是通过驾驶洒水车然后进行洒水,浇水作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绿植浇水作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包括坡体,坡体靠近公路一侧为斜面且斜面较高一侧背离公路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坡体顶面上的顶沟以及设置在公路和坡体底部之间的底沟,坡体的斜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种植框,每一种植框内均垫设有第一碎石层和种植层且第一碎石层与斜面相接,种植框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第一碎石层之间的若干通孔;顶沟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之间垫设有第二碎石层,底沟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之间垫设有第三碎石层。
[0005]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三碎石层即由碎石铺设而成,在边坡斜面上形成相连通的垫层,种植层则与现有技术中一样,由土壤铺设而成,供绿植种植,在需要浇水时,可以直接向顶沟中加水,水透过第二碎石层向下迁移进入第一碎石层中,从而被种植层吸收,从而绿植的根部进行浇水,这样效果更直接,同时还能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蒸发,节约浇水用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绿植浇水作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进一步地,种植框内还设置有位于种植层内的网布层。
[0007]进一步地,顶沟靠近斜面的一侧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碎石层上方的防水层。
[0008]进一步地,顶沟背离斜面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位于其上方的防护墙。
[0009]进一步地,坡体背离斜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加强杆。
[0010]进一步地,每一种植框内还设置有从种植层穿入第一碎石层并穿入坡体内的第二加强杆,第二加强杆上还固定连接有与网布层紧挨的限位板,限位板和第一碎石层分列网布层两侧。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三碎石层在种植层内部形成供水穿行的垫层,在顶沟中灌水即可实现浇水,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绿植浇水作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上述附图中:
[0016]坡体1、山体2、公路3、顶沟4、底沟5、种植框6、第一碎石层7、种植层8、通孔9、第二碎石10、第三碎石层11、网布层12、防水层13、防护墙14、第一加强杆15、第二加强杆16、限位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包括坡体1,坡体1靠近公路3一侧为斜面且斜面较高一侧背离公路3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坡体1顶面上的顶沟4以及设置在公路3和坡体1底部之间的底沟5,坡体1的斜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种植框6,每一种植框6内均垫设有第一碎石层7和种植层8且第一碎石层7与斜面相接,种植框6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第一碎石层7之间的若干通孔9;顶沟4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6之间垫设有第二碎石10层,底沟5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6之间垫设有第三碎石层11。
[0020]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碎石层7、第二碎石10层和第三碎石层11即由碎石铺设而成,在边坡斜面上形成相连通的垫层,种植层8则与现有技术中一样,由土壤铺设而成,供绿植种植,在需要浇水时,可以直接向顶沟4中加水(还可以在边坡旁建设储水池,然后通过泵体向顶沟4中泵水,即可实现浇水),水透过第二碎石10层向下迁移进入第一碎石层7中,从而被种植层8吸收,从而绿植的根部进行浇水,这样效果更直接,同时还能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蒸发,节约浇水用量,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绿植浇水作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碎石层7、第二碎石10层和第三碎石层11的相连是通过设置在种植框6上的通孔9实现的,本身碎石和碎石之间有间隙,可以供水穿行,然后再通过通过则使得水能够在各个种植框6中穿行,从而达到浇水的目的;特别地,多余的水则会穿过所有的碎石进入到下方的底沟5中去,避免流到公路3上,另外雨天时,顶沟4中的水也可以通过碎石进入底沟5。
[0021]如图1、2所示,种植框6内还设置有位于种植层8内的网布层12,网布层12用于增加种植层8中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在雨天时雨水冲刷导致土壤过度流失。
[0022]如图1、2所示,顶沟4靠近斜面的一侧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碎石10层上方的防水层13,防水层13即为混凝土结构铺设而成,混凝土是顶沟4(坡体1也可以是混凝土)的主体结构,顶沟4一侧的下端则为第二碎石10层,这样顶沟4中的水直接通过第二碎石10层向下渗透,从而实现浇水作业;进一步地,顶沟4背离斜面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位于其上方的防护
墙14,该防护墙14用于防止山体2向顶沟4内滑落。
[0023]如图1、2所示,坡体1背离斜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加强杆15,第一加强杆15直接插入山体2内,用于提高坡体1和山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每一种植框6内还设置有从种植层8穿入第一碎石层7并穿入坡体1内的第二加强杆16,第二加强杆16上还固定连接有与网布层12紧挨的限位板17,限位板17和第一碎石层7分列网布层12两侧,这样能够将网布层12限位在种植框6内,同时,随绿植的生长,绿植的根会向下生长然后穿过网布层12(网布层12上开设有孔,这样能够供根系穿过),也能增加网布层12的稳定性。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坡体靠近公路一侧为斜面且斜面较高一侧背离公路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坡体顶面上的顶沟以及设置在公路和坡体底部之间的底沟,坡体的斜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种植框,每一种植框内均垫设有第一碎石层和种植层且第一碎石层与斜面相接,种植框上设置有位于相邻第一碎石层之间的若干通孔;顶沟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之间垫设有第二碎石层,底沟和与之相邻的种植框之间垫设有第三碎石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种植框内还设置有位于种植层内的网布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银韦书勇缪耀庭张凯强曾晓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回然护坡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