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761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开挖技术领域的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划线确定开挖区域,并确定开挖厚度、开挖面积和开挖量;构建运输平台和道路;堆体防臭预处理;开挖前揭膜形成半封闭式开挖场地;进场开挖作业,开挖作业同时同步进行环保措施,并在每日开挖结束后进行雨污分流;开挖放坡、修坡;对已挖至设计标高的区域,坡面进行修坡,通过划分区域,并在区域内投放合适的挖机或推机维持边坡坡度,稳定后的边坡坡度为1:3,平面区域原地平整,同步对该区域采用1.0mmHDPE膜进行覆盖密闭、焊接及压载;装车平台装车运输;开挖后覆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序的进行垃圾开挖,规范化进行开挖作业,提高防臭效果,同时预备多种防控措施,保证开挖安全进行。全进行。全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开挖
,具体为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进行部署。其中提到了重点任务包括大力提升垃圾焚烧能力,在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0003]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未来越来越多的现有垃圾填埋场将会对已填埋的陈腐垃圾进行开挖焚烧,以腾出更多土地用于作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应急保障设施,或在进行土壤修复后进行土地资源再利用。
[0004]但目前并没有垃圾开挖及处理的有效方法及方案,导致开挖无序,效率较低,且开挖过程臭气和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防控。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划线确定开挖区域,并确定开挖厚度、开挖面积和开挖量;
[0010]S2:构建运输平台和道路;
[0011]S3:堆体防臭预处理;
[0012]S4:开挖前揭膜形成半封闭式开挖场地;
[0013]S5:进场开挖作业,开挖作业同时同步进行环保措施,并在每日开挖结束后进行雨污分流;
[0014]S6:开挖放坡、修坡;对已挖至设计标高的区域,坡面进行修坡,通过划分区域,并在区域内投放合适的挖机或推机维持边坡坡度,稳定后的边坡坡度为1:3,平面区域原地平整,同步对该区域采用1.0mmHDPE膜进行覆盖密闭、焊接及压载;
[0015]S7:装车平台装车运输;
[0016]S8:开挖后覆膜。
[0017]优选的,所述S2中构建运输平台和道路具体为:以垃圾堆体做基础,覆盖土工膜、在土工膜上方铺设钢板路基,钢板路基可根据开挖情况动态迁移。
[0018]优选的,所述S3中预处理具体为:在垃圾堆体内钻孔,在孔中通过高压喷嘴自上而下连续喷洒除臭药剂,钻孔直径12cm,深度6m,喷洒半径1.25m;在开挖场地周向附近设立雾
化风炮向开挖场地中心方向上方喷淋除臭,形成雾状防护罩阻止臭气逸出。
[0019]优选的,所述S4中揭膜具体为通过设立支护杆实现天幕式覆盖开挖,在天幕式土工膜顶部覆盖横向土工膜对开放场地上方进行防护,实现半封闭式开挖,同时开启多台固定风炮对垃圾开挖暴露面喷洒植物除臭剂。
[0020]优选的,所述S5中,在每日开挖结束采用双层材料进行日覆盖,具体为:首先在在垃圾裸露面上铺设100g/m2土工布,并向土工布上喷洒除臭剂,有效拦截臭气外逸;再铺设0.3mmPE膜进行密闭覆盖,达到雨污分流效果。
[0021]优选的,所述S5中环保措施包括渗滤液防控、臭气防控、堆体滑移防控和危险气体防控;
[0022]渗滤液防控具体为:对外溢污染进行检测,并对外溢量进行估量;将沙袋、粘土等可用于封堵的物资进行外溢封堵;组织渗滤液外运车辆,将渗滤液外运至其他处理设施;
[0023]臭气防控具体为:喷洒除臭、无土覆盖除臭、除臭土工布覆盖等;
[0024]堆体滑移防控具体为:立即转移垃圾填埋作业平台,并转移工作人员和设备;对流出的渗滤液进行围堵截流,重新抽回渗滤液调节池;对崩塌的垃圾及时清理并运回垃圾填埋作业区内;检查原来防渗系统是否有破损的现象,如有破损时必须及时进行修复;重新修整垃圾堆体边坡,并适当增大垃圾堆体的边坡比例;加强对垃圾堆体的监测工作,直到稳定时止;
[0025]危险气体防控具体为:配备气体检测仪器,以检测现场沼气浓度并及时响应;沼气高浓度区域作业范围内竖立施工警示标牌,杜绝无关人员进入;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以备随时调动用于抢险;配备防爆风机,用于现场驱散沼气,以降低浓度。
[0026]优选的,所述S6中划分的区域具体为装车区、开挖区修坡区,装车区内投放多台挖机进行装车,开挖区投放多台挖机用于挖取和转运垃圾,修坡区投放多台推机将坡顶垃圾下放维持坡度。
[0027]优选的,所述S7中装车运输具体为:将运输平台划分为承接区、倒车区并设定行车路线,1台挖机为2台车交替装车,在为A车装车过程中B车完成倒车就位工作,A车装满后开出,挖机立即为B车装车,过程中C车完成倒车就位。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有序的进行垃圾开挖,规范化进行开挖作业,提高防臭效果,同时预备多种防控措施,保证开挖安全进行;通过规范化挖掘和装车,提高开挖效率,维持坡度,避免滑坡等。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车场地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开挖流程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挖作业防护构成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半封闭开挖场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37]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S1:划线确定开挖区域,并确定开挖厚度、开挖面积和开挖量;方便根据开挖参数确定适配的设备数量,控制开挖进度;
[0039]S2:构建运输平台和道路;以垃圾堆体做基础,覆盖土工膜、在土工膜上方铺设钢板路基,钢板路基可根据开挖情况动态迁移;
[0040]S3:堆体防臭预处理;在垃圾堆体内钻孔,在孔中通过高压喷嘴自上而下连续喷洒除臭药剂,钻孔直径12cm,深度6m,喷洒半径1.25m;在开挖场地周向附近设立雾化风炮向开挖场地中心方向上方喷淋除臭,形成雾状防护罩阻止臭气逸出;在垃圾堆体内部和外围均设有防臭措施,加强揭膜前防护,避免臭气在揭膜时大量四散。
[0041]S4:开挖前揭膜形成半封闭式开挖场地;揭膜具体为通过设立支护杆实现天幕式覆盖开挖,在天幕式土工膜顶部覆盖横向土工膜对开放场地上方进行防护,实现半封闭式开挖,对臭气进行较大程度的封堵,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划线确定开挖区域,并确定开挖厚度、开挖面积和开挖量;S2:构建运输平台和道路;S3:堆体防臭预处理;S4:开挖前揭膜形成半封闭式开挖场地;S5:进场开挖作业,开挖作业同时同步进行环保措施,并在每日开挖结束后进行雨污分流;S6:开挖放坡、修坡;对已挖至设计标高的区域,坡面进行修坡,通过划分区域,并在区域内投放合适的挖机或推机维持边坡坡度,稳定后的边坡坡度为1:3,平面区域原地平整,同步对该区域采用1.0mmHDPE膜进行覆盖密闭、焊接及压载;S7:装车平台装车运输;S8:开挖后覆膜。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构建运输平台和道路具体为:以垃圾堆体做基础,覆盖土工膜、在土工膜上方铺设钢板路基,钢板路基可根据开挖情况动态迁移。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预处理具体为:在垃圾堆体内钻孔,在孔中通过高压喷嘴自上而下连续喷洒除臭药剂,钻孔直径12cm,深度6m,喷洒半径1.25m;在开挖场地周向附近设立雾化风炮向开挖场地中心方向上方喷淋除臭,形成雾状防护罩阻止臭气逸出。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揭膜具体为通过设立支护杆实现天幕式覆盖开挖,在天幕式土工膜顶部覆盖横向土工膜对开放场地上方进行防护,实现半封闭式开挖,同时开启多台固定风炮对垃圾开挖暴露面喷洒植物除臭剂。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填埋场垃圾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在每日开挖结束采用双层材料进行日覆盖,具体为:首先在在垃圾裸露面上铺设100g/m2土工布,并向土工布上喷洒除臭剂,有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江吴宁周卫东张效刚张焕亨齐添苏键杨一清向剑雄刘金海张钦华李耀晃张楠张乐郑超王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环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