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和肥槽土方挖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12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中肥槽土方挖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和肥槽土方挖掘方法,爪形扶壁钢架包括多个钢架单元和承载板;每个所述钢架单元包括一个竖架和两个横架,两个所述横架分别为上横架和下横架;所述竖架的竖向两端分别与上横架端部、下横架端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架和下横架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利用肥槽土方挖掘方法能够快速完成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肥槽内冠梁和混凝土基础间的土方;(2)小型挖掘机能够在爪形扶壁钢架搭建的离地工作平台挖掘超深狭窄难挖土方;(3)两个爪形扶壁钢架配合使用,使得爪形扶壁钢架在两个支撑平台之间行走起来,能够实现对狭长肥槽内土方的挖掘。能够实现对狭长肥槽内土方的挖掘。能够实现对狭长肥槽内土方的挖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和肥槽土方挖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中肥槽土方挖掘
,具体涉及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和肥槽土方挖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些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停建数年后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原因是上部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导致地下室结构整体外扩变更,地下室外墙肥槽土方须重新开挖。但是挖至原底板混凝土基础面时,深约10m,基础边距离围护桩小于1.5m,基础面往下仍须挖深约3m,且受混凝土冠梁影响,基础面以下土方无法直接采用挖掘机开挖,若采用人工开挖配合塔吊吊运,则速度太慢,极大影响工期,且由于底部部分土质较差,混杂淤泥,土方开挖人员安全风险较大。地下室外墙肥槽土方开挖断面如图5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和肥槽土方挖掘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包括多个钢架单元和承载板;每个所述钢架单元包括一个竖架和两个横架,两个所述横架分别为上横架和下横架;所述竖架的竖向两端分别与上横架端部、下横架端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架和下横架平行,并且在水平投影中所述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处于竖架两侧;工作状态时,多个所述钢架单元平行间隔架设在高度不同且存在一定水平间距的两个支撑平台之间,每个所述钢架单元的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贴合两个支撑平台表面;所述承载板铺设在多个钢架单元的下横架上方成为离地工作平台,且在水平投影中所述承载板处于两个支撑平台之间。
[0005]作为优选, 所述钢架单元的竖架与上横架、下横架衔接处均安装有加腋板。
[0006]作为优选,所述钢架单元的竖架、上横架和下横架均为H型钢梁、槽钢梁或平钢板。
[0007]作为优选,所述钢架单元的竖架、上横架和下横架均为H型钢梁,并且所述下横架远离竖架一侧安装有防滑钢片。
[0008]作为优选,所述防滑钢片上部开设有螺栓孔一;所述下横架远离竖架一侧开设有螺栓孔二。
[0009]一种肥槽土方挖掘方法,利用多个所述的爪形扶壁钢架进行肥槽土方挖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肥槽下部的冠梁和混凝土基础之间间隔安装两个爪形扶壁钢架,两个所述爪形扶壁钢架分别为第一爪形扶壁钢架和第二爪形扶壁钢架;所述冠梁和混凝土基础分别处于肥槽宽度方向两侧,并且所述冠梁上表面的高度大于混凝土基础上表面高度;所述防滑钢片处于混凝土基础靠近肥槽的一端,卡住钢架单元,防止钢架单元向远离冠梁一侧滑动;步骤二将小型挖掘机吊运至所述第一爪形扶壁钢架的承载板上;将转土平台吊运
至第二爪形扶壁钢架的承载板上;步骤三小型挖掘机挖掘肥槽内冠梁下方的土方,并将挖出的土方倒入转土平台;步骤四地面上的长臂挖掘机将转土平台内的土方转移至运输车辆的车斗内;运输车辆将土方运走;步骤五小型挖掘机完成肥槽处于第一爪形扶壁钢架下方的土方挖掘后,在第一爪形扶壁钢架远离转土平台一端安装第三爪形扶壁钢架,小型挖掘机自行移动至第三爪形扶壁钢架的承载板上,继续进行肥槽处于第三爪形扶壁钢架下方的土方挖掘。
[0010]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基础处于建筑物下方,所述建筑物包括混凝土楼板、混凝土外墙和建筑室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小型挖掘机自行移动至第三爪形扶壁钢架的承载板上之后,将第一爪形扶壁钢架拆除以备重复使用;小型挖掘机完成肥槽处于第三爪形扶壁钢架下方的土方挖掘后,在第三爪形扶壁钢架远离转土平台一端安装第一爪形扶壁钢架。
[0012]作为优选,所述肥槽远离建筑物外墙一侧安装有围护桩,所述冠梁固设在围护桩内侧。
[0013]作为优选,所述转土平台为上部开口的箱形结构,所述转土平台上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吊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肥槽土方挖掘方法,能够快速完成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肥槽内冠梁和混凝土基础间的土方,相比人工开挖,大大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且降低了安全风险;(2)在肥槽下部的冠梁和混凝土基础之间间隔安装两个爪形扶壁钢架,将小型挖掘机吊运至第一爪形扶壁钢架的承载板上;将转土平台吊运至第二爪形扶壁钢架的承载板上;这样小型挖掘机能够在离地工作平台挖掘超深狭窄难挖土方,挖出的土方倒入转土平台;(3)地面上的长臂挖掘机将转土平台内的土方转移至运输车辆的车斗内;运输车辆将土方运走;(4)钢架单元平行间隔架设在高度不同且存在一定水平间距的两个支撑平台之间,每个钢架单元的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贴合两个支撑平台表面承载板铺设在多个钢架单元的下横架上方成为离地工作平台;(5)小型挖掘机自行移动至第三爪形扶壁钢架的承载板上之后,将第一爪形扶壁钢架拆除以备重复使用;小型挖掘机完成肥槽处于第三爪形扶壁钢架下方的土方挖掘后,在第三爪形扶壁钢架远离转土平台一端安装第一爪形扶壁钢架;两个爪形扶壁钢架配合使用,使得爪形扶壁钢架在两个支撑平台之间行走起来,能够实现对狭长肥槽内土方的挖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爪形扶壁钢架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爪形扶壁钢架的钢架单元示意图;图3为爪形扶壁钢架的钢架单元上开设的螺栓孔二示意图;
图4为爪形扶壁钢架的钢架单元上安装防滑钢片示意图;图5为地下室外墙肥槽土方开挖断面示意图;图6为在地下室外墙肥槽内安装爪形扶壁钢架的示意图;图7为在地下室外墙肥槽内安装爪形扶壁钢架和转土平台示意图;图8为爪形扶壁钢架和转土平台示意图一;图9为爪形扶壁钢架和转土平台示意图二;图10为实施例2中爪形扶壁钢架的钢架单元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钢架单元,11—螺栓孔二;2—承载板,3—加腋板,4—防滑钢片,5—地面,6—混凝土楼板,7—围护桩,8—肥槽,9—混凝土外墙,10—建筑室内,12—混凝土基础,13—转土平台,14—冠梁,15—超深狭窄难挖土方,1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实施例1
[0020]下面结合附图1

图9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钢架单元1和承载板2。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钢架单元1包括一个竖架和两个横架,两个横架分别为上横架和下横架。竖架的竖向两端分别与上横架端部、下横架端部垂直固定连接。上横架和下横架平行,并且在水平投影中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处于竖架两侧。
[0022]如图6所示,工作状态时,多个钢架单元1平行间隔架设在高度不同且存在一定水平间距的两个支撑平台之间,每个钢架单元1的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贴合两个支撑平台表面。承载板2铺设在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爪形扶壁钢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钢架单元(1)和承载板(2);每个所述钢架单元(1)包括一个竖架和两个横架,两个所述横架分别为上横架和下横架;所述竖架的竖向两端分别与上横架端部、下横架端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架和下横架平行,并且在水平投影中所述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处于竖架两侧;工作状态时,多个所述钢架单元(1)平行间隔架设在高度不同且存在一定水平间距的两个支撑平台之间,每个所述钢架单元(1)的上横架和下横架分别贴合两个支撑平台表面;所述承载板(2)铺设在多个钢架单元(1)的下横架上方成为离地工作平台,且在水平投影中所述承载板(2)处于两个支撑平台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爪形扶壁钢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架单元(1)的竖架与上横架、下横架衔接处均安装有加腋板(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爪形扶壁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单元(1)的竖架、上横架和下横架均为H型钢梁、槽钢梁或平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爪形扶壁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单元(1)的竖架、上横架和下横架均为H型钢梁,并且所述下横架远离竖架一侧安装有防滑钢片(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爪形扶壁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钢片(4)上部开设有螺栓孔一;所述下横架远离竖架一侧开设有螺栓孔二(11)。6.一种肥槽土方挖掘方法,利用多个权利要求5所述的爪形扶壁钢架进行肥槽土方挖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肥槽(8)下部的冠梁(14)和混凝土基础(12)之间间隔安装两个爪形扶壁钢架,两个所述爪形扶壁钢架分别为第一爪形扶壁钢架和第二爪形扶壁钢架;所述冠梁(14)和混凝土基础(12)分别处于肥槽(8)宽度方向两侧,并且所述冠梁(14)上表面的高度大于混凝土基础(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达卢武成韩志强熊明广谭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