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面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757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枇杷面条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食品加工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枇杷果、枇杷叶、枇杷花的加工处理;将枇杷果进行烘干粉碎处理,得枇杷果粉末;将枇杷叶进行烘干粉碎处理,得枇杷叶粉末;将枇杷果粉末和枇杷叶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将枇杷花水提处理,得枇杷花水溶液;步骤二,土碱的制备;取枇杷叶和枇杷花茎烧成灰后过滤,滤液中加入食用碱提取后过滤,得土碱液;步骤三,面条的制作;将精选小麦粉、枇杷花水溶液、土碱溶液、碗豆粉、混合粉末充分搅拌均匀制成混合面团并发酵结束后,上机制作成枇杷面条。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枇杷面既有枇杷的润肺功效,还有面条的口感,达到了药食同源的目的。达到了药食同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枇杷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枇杷主要含有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另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铁、钙、磷以及维生素A、B、C等。其功效与作用也非常多,能够消食止渴。枇杷中含有的有机成分能够刺激消化腺分泌,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此外,还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枇杷中还含有苦杏仁苷,有润肺、止咳、去痰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咳嗽,尤其黄痰患者适量食用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枇杷中还含有比较丰富的β

胡萝卜素,对于保护视力和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0003]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作为主食又可作为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面条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再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花样繁多,品种多样。
[0004]中国专利CN201711139851.4,是之前专利技术人的专利,该专利虽然将枇杷应用于面条制作中,但是该专利采用的是枇杷花蕾水汁和枇杷叶水汁均是采用水提,但是水提是无法将枇杷花蕾和枇杷叶中的营养成分全部都提取出来的,所以说,对枇杷叶和枇杷花的利用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枇杷面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枇杷面条枇杷花、枇杷叶利用不彻底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枇杷面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步骤一,枇杷果、枇杷叶、枇杷花的加工处理
[0009]将枇杷果进行烘干粉碎处理,得枇杷果粉末;将枇杷叶进行烘干粉碎处理,得枇杷叶粉末;将枇杷果粉末和枇杷叶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将枇杷花水提处理,得枇杷花水溶液;
[0010]步骤二,土碱的制备
[0011]取枇杷叶和枇杷花茎烧成灰后过滤,滤液中加入食用碱提取后国过滤,得土碱液;
[0012]步骤三,面条的制作
[0013]将精选小麦粉、枇杷花水溶液、土碱溶液、碗豆粉、混合粉末充分搅拌均匀制成混合面团并发酵结束后,上机制作成枇杷面条。
[0014]进一步的,所述枇杷果粉末的具体制作方法为将成熟的枇杷果洗净,去皮除籽,通过烘干机烘焙成果干,温度控制为60

80℃,烘培8

10小时,再装入碎磨机,打磨成300

500
目的粉末。
[0015]有效利用枇杷果所含的各种元素成分。
[0016]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叶粉末具体制作方法为采摘枇杷老叶,去背叶茸毛用水洗净,经50

70℃的温度烘干,烘干时间4

5小时后,打磨成300

500目的粉末。洗净、脱毛可以能避免无用的杂质影响面条口感。
[0017]需要说明的是,成熟的老枇杷叶是排除嫩叶之外的老叶,例如可以是春天发芽,秋天成熟的叶子等,具体要根据生长情况进行选择。
[0018]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粉末包括20%

25%的枇杷果粉末和80%

75%的枇杷叶粉末。有效利用了枇杷果,枇杷叶所含的的各种功能性广元素。
[0019]进一步的,所述枇杷花水溶液具体制作方法为采摘含花蕾的枇杷花,洗干净,烘培半干,在30

45℃杀青去水份;按花的重量以10倍的水再装入容器密盖熬制,温度控制在80

90℃,熬制4

5小时,颜色从茶色逐步变成黄红色直到酒红色时,用沙布过滤,得到枇杷花水溶液。有效利用枇杷花的天然然色素及其元素成分使面条呈显原本色红黄色。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食用碱的加入量为1

2%。
[0021]进一步的,所述精选小麦粉为50%的一级面粉和50%的三级面粉混合而成。
[0022]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的组分为混合粉末20%

25%与精选小麦粉80%

75%混合得小麦混合粉,混合小麦粉中加入枇杷花水溶液30%

40%、土碱溶液1%

2%和豌豆粉3%

5%。
[00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发酵时间20

25min;
[0024]和/或,所述步骤三中,上机制作的方法为将发酵好的混合面团上机挤压,让活面变成醒面,再将醒面进行汗蒸,再醒再蒸,反复三蒸三醒;最后过刀,烘干而成药膳枇杷面。
[0025]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装检测入库:
[0026]1、分质包装,通过红外线杀菌消毒,检测入库。
[0027]2按标存放,按标出库。严格把关,安全第一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枇杷面条,是由如上法制备而成。
[0029]枇杷的药用价值极高,枇杷的果实、叶、花均可入药。
[0030]枇杷果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生津之功效,可用来辅助治疗肺热咳嗽、虚热肺痿、衄血呕逆等症,据《滇南本草》记载:枇杷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0031]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等作用。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枇杷叶具有抗炎、止咳作用。枇杷叶能推迟小鼠对浓氨水刺激的咳嗽潜伏期及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支气管酚红的排泌量。且成年枇杷叶比幼年枇杷叶止咳、祛痰效果更佳。枇杷叶水煎液及其醋酸乙酯提取部分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药理筛选实验表明,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小鼠和豚鼠分别显示抗炎和镇咳作用。另外枇杷叶还发现具有治疗关节炎以及全身性,枇杷叶提取物灌胃给药可不同程度地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足肿胀程度,降低多发性关节炎积分等主要指标。
[0032]枇杷花性温,可入肺散寒,化痰止咳,治疗伤风感冒。枇杷根也可以治虚劳久嗽、关
节疼痛。
[0033]土碱是一种从植物中天然制取的纯碱(碳酸钠)俗称土碱,灰白色;主要用于中和发面团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酸。
[003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枇杷面既有枇杷的润肺功效,还有面条的口感,达到了药食同源的目的。
[0036]本专利技术使用土碱作为发酵碱,土碱只有中和面酸的发酵作用,不会使面膨胀发松,用它制作的面条清香可口,润滑,且有筋道,耐煮(煮6~8分钟不会坏),不会浓汤,具有他面条不具备的特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枇杷面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枇杷果、枇杷叶、枇杷花的加工处理将枇杷果进行烘干粉碎处理,得枇杷果粉末;将枇杷叶进行烘干粉碎处理,得枇杷叶粉末;将枇杷果粉末和枇杷叶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将枇杷花水提处理,得枇杷花水溶液;步骤二,土碱的制备取枇杷叶和枇杷花茎烧成灰后过滤,滤液中加入食用碱提取后过滤,得土碱液;步骤三,面条的制作将精选小麦粉、枇杷花水溶液、土碱溶液、碗豆粉、混合粉末充分搅拌均匀制成混合面团并发酵结束后,上机制作成枇杷面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面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果粉末的具体制作方法为将成熟的枇杷果洗净,去皮除籽,通过烘干机烘焙成果干,温度控制为60

80℃,烘培8

10小时,再装入碎磨机,打磨成300

500目的粉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面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叶粉末具体制作方法为采摘枇杷老叶,去背叶茸毛用水洗净,经50

70℃的温度烘干,烘干时间4

5小时后,打磨成300

500目的粉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面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粉末包括20%

25%的枇杷果粉末和80%

75%的枇杷叶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枇杷面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万嘉岑万文岑昊岑波田井荣童吉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漠枇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