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56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缆线固定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所述槽道组件包括槽体、底脚,所述槽体上方设置槽盖,所述槽体内设置线缆,所述槽体的底部侧壁上设置凹槽,所述底脚的一侧设置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中实现槽体的固定,所述底脚与槽道脚拖连接,所述槽道脚拖的侧壁与墙壁连接;所述槽体的侧壁设置弹簧锁扣,所述槽盖的侧壁上设置弯钩板,所述弹簧锁扣与弯钩板配合实现槽盖与槽体的开关;所述槽体与槽盖的连接处设置合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路槽道安装费事,检修维护不方便的问题。维护不方便的问题。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缆线固定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线路槽道主要安装在建筑物下方及侧方没有暗管的位置。现有技术中线路槽道是底座与上盖通过凤尾钉连接,安装费事,检修维护不方便。
[0003]公告号为CN215498050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槽道装置,其用于收纳线缆。其槽道装置包括槽道主体,其槽道主体包括第一底板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底板部向上延伸的一对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一底板部与一对所述第一侧板部围成第一收纳槽道,以用于收容线缆。所述第一侧板部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收纳槽道内的线缆穿出。所述槽道主体的强度较佳,可满足较大规模的线缆的布线需求,所述第一侧板部设有出线孔,方便出线,有利于线缆的布线施工。上述槽道装置虽然结构简单,利于线缆的布线施工,但其拆卸不便,分体式结构,检修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
[0005]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所述槽道组件包括槽体、底脚,所述槽体上方设置槽盖,所述槽体内设置线缆,所述槽体的底部侧壁上设置凹槽,所述底脚的一侧设置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中实现槽体的固定,所述底脚与槽道脚拖连接,所述槽道脚拖的侧壁与墙壁连接;所述槽体的侧壁设置弹簧锁扣,所述槽盖的侧壁上设置弯钩板,所述弹簧锁扣与弯钩板配合实现槽盖与槽体的开关;所述槽体与槽盖的连接处设置合页。
[0006]所述槽道脚拖的侧壁与墙壁通过膨胀螺栓连接。
[0007]所述槽道脚拖为L形脚托。
[0008]所述凹槽的槽口的角度为30
°‑
45
°

[0009]所述槽体的截面的形状为Ω形状。
[001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包括槽体、底脚,槽体上方设置槽盖,槽体内设置线缆,槽体的底部侧壁上设置凹槽,底脚的一侧设置凸起,凸起卡入所述凹槽中实现槽体的固定,底脚与槽道脚拖连接,槽道脚拖的侧壁与墙壁连接,所述槽体的侧壁设置弹簧锁扣,所述槽盖的侧壁上设置弯钩板,所述弹簧锁扣与弯钩板配合实现槽盖与槽体的开关;所述槽体与槽盖的连接处设置合页。本技术通过在槽体与槽盖一侧通过合页连接,另一侧通过弹簧锁扣与弯钩板的配合,实现槽体与槽盖的连接,解决了现有线路槽道拆卸不便,分体式结构,检修维护不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弹簧锁扣与弯钩板连接示意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分别为:
[0016]图中,1、槽体,2、槽盖,3、底脚,4、弹簧锁扣,5、弯钩板,6、槽道脚拖,7、膨胀螺栓,8、墙壁,9、合页,10、线缆,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所述槽道组件包括槽体1、底脚3,所述槽体1上方设置槽盖2,所述槽体1内设置线缆10,所述槽体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凹槽11,所述底脚3的一侧设置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11中实现槽体1的固定,所述底脚3与槽道脚拖6连接,所述槽道脚拖6的侧壁与墙壁8连接;所述槽体1的侧壁设置弹簧锁扣4,所述槽盖2的侧壁上设置弯钩板5,所述弹簧锁扣4与弯钩板5配合实现槽盖2与槽体1的开关;所述槽体1与槽盖2的连接处设置合页9。
[0020]所述槽道脚拖6的侧壁与墙壁8通过膨胀螺栓7连接。所述槽道脚拖6为L形脚托。
[0021]所述凹槽11的槽口的角度为30
°‑
45
°
。所述底脚3与槽道脚拖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槽体1的截面的形状为Ω形状。
[0022]本技术中的槽体是由铁皮一体式冲压成型,槽盖为上翻盖的方式,便于手动开合槽体,开合口处设置子母槽,固定槽体更安全,采用弹簧锁扣的方式安全便利,底脚3为根据槽道尺寸任意调节的锁脚。本技术中的合页可以大幅度提高箱体开关的方便性。槽道脚拖是角铁焊接而成,并由膨胀螺栓与墙体进行固定,槽道脚拖与槽体之间通过底脚实现固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脚的主体形状为L形,底脚的背部设置三角形凸起,该三角形凸起与槽体侧壁的凹槽配合实现槽体的固定,固定效果好。
[0023]本技术结构简单,外表美观,槽体与槽盖为锁扣一体式翻盖结构,无需工作人员对槽体与槽盖进行打螺丝固定,对日后维护检修带来便利,可大幅度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后期维护拆卸快捷。
[0024]以上附图及解释说明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不仅限以上解释说明,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思路范围内,及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加以简单地替换或改变,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槽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组件包括槽体(1)、底脚(3),所述槽体(1)上方设置槽盖(2),所述槽体(1)内设置线缆(10),所述槽体(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凹槽(11),所述底脚(3)的一侧设置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11)中实现槽体(1)的固定,所述底脚(3)与槽道脚拖(6)连接,所述槽道脚拖(6)的侧壁与墙壁(8)连接;所述槽体(1)的侧壁设置弹簧锁扣(4),所述槽盖(2)的侧壁上设置弯钩板(5),所述弹簧锁扣(4)与弯钩板(5)配合实现槽盖(2)与槽体(1)的开关;所述槽体(1)与槽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晶铭王晶陈凤龙王建董雪峰郑鑫王光临王广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韦玛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