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48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本申请的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内管,设置于壳体内,内管的一端与壳体连接,且内管的空腔贯穿内管的一端并与壳体的外部相通,内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的管口设有封堵管口的封堵结构,壳体与内管共同限定出容纳腔,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本申请的内管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内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内管的另一端的管口设有封堵管口的封堵结构,与内管的两端均与壳体连接的结构相比,内管与壳体的连接无需要考虑内管的长度公差,避免内管与壳体连接容易超差而影响电池的质量的问题。容易超差而影响电池的质量的问题。容易超差而影响电池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一些电池,为了提高电池内部的散热效果,将电池的中间设置为贯穿上下两端的空心结构,这种空心结构与电池的壳体连接时空心结构的长度公差不易控制,容易超出长度公差所允许的范围,增加制造难度,影响电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可以避免空心结构与电池的壳体连接时空心结构的长度公差超出所允许的范围的问题发生。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0005]壳体;
[0006]内管,设置于壳体内,内管的一端与壳体连接,且内管的空腔贯穿内管的一端并与壳体的外部相通,内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的管口设有封堵管口的封堵结构;
[0007]电极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内管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0008]与内管的两端均与壳体连接的结构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内管设置于壳体内,内管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内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内管的长度大小不影响内管与壳体的连接,自由端的管口设有封堵结构,可以确保壳体内的电解液不从内管的自由端泄露到外部。由此,可以避免内管的两端与壳体连接,内管的两端贯通壳体,当内管的长度公差不在允许范围时,可能会造成内管两端中的一端与壳体的间隙过大造成连接不可靠,使壳体内的电解液容易泄露到外部的问题发生。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
[0010]壳体本体,设有开口;
[0011]顶盖组件,盖设于开口并与壳体本体连接;
[0012]内管的一端与壳体本体或顶盖组件连接。
[0013]通过内管的一端可以与壳体的壳体本体或顶盖组件连接,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合理选择内管与壳体本体或顶盖组件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包括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容纳腔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用于将电极组件与壳体绝缘及将电极组件与内管绝缘。
[0015]由此,可以实现内管及壳体分别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的绝缘,应用于具有两个极柱的电池单体中,避免壳体带电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发生。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极组件环绕内管设置,顶盖组件还包括顶盖、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顶盖盖设于开口,第二极柱与第二极耳电连接,第一极柱与第一极耳电连接。
[0017]由此,壳体本体在电池单体中可以不作为正极或负极使用,电池单体具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单独作为电池单体的正极和负极使用,通过绝缘层的设置,对壳体本体与电极组件之间及内管与电极组件之间起到很好的绝缘效果,避免出现漏电的问题。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第二绝缘层,壳体具有背离容纳腔的外表面,内管具有背离容纳腔的内表面,壳体的部分外表面和/或内管的内表面设有第二绝缘层。
[0019]壳体的部分外表面和内管的内表面均设有第二绝缘层,使壳体的外表面未设有第二绝缘层的部分可以作为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使电池单体的结构更简单紧凑。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壳体电连接,顶盖组件还包括顶盖和极柱,顶盖盖设于开口,极柱绝缘设于顶盖上并与第二极耳电连接。
[0021]由此,极柱与第二极耳电连接,可以作为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使用,也就是说,第一极柱可以作为电池单体的正极使用,壳体可以作为电池单体的负极使用。也可以是第一极柱作为电池单体的负极使用,壳体作为电池的正极使用。在电池单体中只设置一个极柱,可以简化电池单体的结构。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第三绝缘层,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第三绝缘层设置于顶盖与电极组件之间。
[0023]由此,可以对顶盖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顶盖出现漏电,从而确保电池单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为环形容纳空间。
[0025]由此,电极组件可以卷绕在内管上,或插装在内管上,电极组件设置在环形容纳空间内,可以使环形容纳空间被充分利用。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为直管,内管的长度方向与开口的朝向相同。
[0027]由此,电极组件可以先卷绕在内管上,再将内管与壳体连接,内管可以先与壳体连接后,再将电极组件从内管的自由端装入壳体内,可以降低电极组件的装配难度。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为方形壳体结构或圆形壳体结构;和/或内管为圆管或方管。
[0029]由此,壳体为方形壳体结构,和/或内管为圆管或方管,使壳体可以在方形的电池单体中使用;壳体为圆形壳体结构,和/或内管为圆管或方管,使壳体可以在圆形的电池单体中使用。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与内管一体成型;和/或,壳体、内管与封堵结构一体成型。
[0031]由此,可以使壳体与内管的连接更可靠。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为环绕内管设置的卷绕状结构;或电极组件为叠片状结构。
[0033]采用卷绕的电极组件,可以方便电极组件的安装,即电极组件卷绕后可穿设在内管上,也可以卷绕内管上后,内管与壳体连接,使电极组件便于装配。而采用叠片状结构,充放电功率更良好,叠片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003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第一方面的电池单体。
[0035]由于电池包括第一方面的电池单体的全部技术特征,所起效果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与电池单体热耦合。
[0037]换热装置与电池单体可以热交换,有利于电池散热。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包括:
[0039]换热底板,位于电池单体的底部并与电池单体热耦合,换热底板的内部设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被配置为流入和流出换热介质。
[0040]向换热流道内通入换热介质,提高电池单体的换热效果。换热流道可以与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电池单体进行换热。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多个侧板,多个换热底板的边沿连接有侧板,且多个侧板和换热底板共同限定出具有容纳空间的箱体,电池单体位于容纳空间内。
[0042]多个侧板和换热底板共同限定出具有容纳空间的箱体,箱体可以作为电池包的箱体使用,由此,可以实现换热底板与电池包内的电池单体的换热,且换热底板作为箱体的一部分,与换热底板单独安装在电池包的箱体的底部相比,可以减小电池包的体积,并提高换热效果。
[0043]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热件,第一导热件与换热底板连接,且第一导热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与电池单体的外表面贴靠设置。
[0044]第一导热件的设置,可以加快电池单体与换热流道之间的热量传输速度,提高电池单体外部散热的效果。
[0045]在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内管的空腔贯穿所述内管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通,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管口设有封堵所述管口的封堵结构;电极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内管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设有开口;顶盖组件,盖设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壳体本体连接;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本体或所述顶盖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第一绝缘层,至少部分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用于将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绝缘及将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内管绝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电极组件环绕所述内管设置,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顶盖、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壳体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的外表面,所述内管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所述壳体的部分所述外表面和/或所述内管的所述内表面设有所述第二绝缘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壳体电连接,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顶盖和极柱,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极柱绝缘设于所述顶盖上并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第三绝缘层,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环形容纳空间。9.根据权利要求2

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直管,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开口的朝向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方形壳体结构或圆形壳体结构;和/或所述内管为圆管或方管。11.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内管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壳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晓洁卓为荣李翔刘智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