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06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该电池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组件和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电芯的极耳的汇流板,所述极耳穿过所述汇流板,且所述极耳的穿过所述汇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其中,所述换热组件配置为能够为所述极耳提供热量或带走所述极耳的热量。该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电芯极耳的高导热速率的特性,使得换热组件通过极耳为电芯传递热量或导出电芯的热量,从而改善电芯在使用过程中电芯温度场的相对一致性,提升模组电芯的循环寿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提升模组电芯的循环寿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提升模组电芯的循环寿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技术已日渐成熟,而其中的软包电芯电池组(模组/系统)由于具有轻、薄、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稳定、功率性能出色、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势而得以快速发展。
[0003]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对它的影响较大,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电池的内阻较大,放电容量降低较为明显,从而导致产品续航降低的情况;在正常的环境中或高温环境中,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热,有时需要进行散热,如果热量不及时释放将大大缩短电池的寿命,电池的使用稳定性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造成安全隐患。此外,软包电池组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会逐渐膨胀,需要在模组结构中预留膨胀空间,以防止电芯内压过高导致电芯破裂或内部短路现象的发生。
[0004]目前大多数软包模组方案基本都是采用软包电芯堆叠串并连接的方式,软包电芯通过厚度面进行散热。但该种设计方式因电芯的宽度与厚度的差异,电芯外壳导热速率的差异,电芯的堆叠温度场的影响,导致电池组内部电芯温度积聚,从而导致模组中心电芯的温度较高,边缘电芯的温度较低的现象,电芯在不同的温度场进行充放电,导致中心电芯或体制较差的电芯使用寿命的衰减现象,从而导致电池系统或模组的寿命提前终结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组件和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电芯的极耳的汇流板,所述极耳穿过所述汇流板,且所述极耳的穿过所述汇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其中,所述换热组件配置为能够为所述极耳提供热量或带走所述极耳的热量。
[0007]可选地,所述汇流板与所述极耳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插口,并配置为:
[0008]所述极耳穿过所述插口后贴合在所述汇流板的背离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
[0009]可选地,所述汇流板的背离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插口,所述极耳穿过所述插口后贴合在所述连接片上。
[0010]可选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汇流板的背离所述电芯组件一侧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多个所述极耳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离所述汇流板的一侧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贴合。
[0012]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敞口的底壳,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底壳的敞口端。
[0013]可选地,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的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
侧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散热风扇的安装槽。
[0014]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汇流板之间设有弹性导热垫,所述弹性导热垫的一侧与多个所述极耳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设置在多个所述电芯的远离所述汇流板的一端。
[0017]可选地,所述电芯组件的外侧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组件的温度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换热组件信号连接。
[001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上述所述的电池模组。
[0019]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0]本技术利用电芯极耳的高导热速率的特性,使得换热组件通过极耳为电芯传递热量或导出电芯的热量,进而使得每个电芯均与换热组件直接换热,从而改善电芯在使用过程中电芯温度场的相对一致性,提升模组电芯的循环寿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壳体;11、底壳;12、方形框体;2、电芯;21、极耳;22、绝缘防护板;3、汇流板;31、插口;32、连接片;33、电压采集接口;4、半导体制冷片;5、散热翅片;51、安装槽;52、压板;6、散热风扇;7、弹性导热垫;8、第一缓冲垫;81、第二缓冲垫;9、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32]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
壳体1内部的换热组件和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2和用于连接多个电芯2的极耳21的汇流板3,极耳21穿过汇流板3,且极耳21的穿过汇流板3的一端与换热组件连接,其中,换热组件配置为能够为极耳21提供热量或带走极耳21的热量。进而在电芯2需要加热时,为极耳21提供热量,进而使得电芯2升温;当电芯2需要降温时,换热组件带走极耳21的热量,进而带走电芯2的热量。
[0033]如图3所示,电芯2为单头出极耳21的电芯结构,此结构不限仅为此类型电芯,电芯2的材料不做限定,电芯2的单侧或双侧引出极耳21,极耳21的材料为铜或铝材质,便于实现电气连接,此结构形态给极耳21又增添了导热特性。汇流板3为FR

4板材,也可以采用经过注塑材质进行注塑出来的其他材质的类型结构,将镍片或铜片贴敷到FR

4板上,此结构带有电压采集接口33,便于后期这种电池结构的串并联接,实现高容或者是高压的电池系统。
[0034]本技术利用极耳21的高导热速率的特性,使得换热组件通过极耳21为电芯2传递热量或导出电芯2的热量,进而使得每个电芯2均与换热组件直接换热,从而改善电芯2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换热组件和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2)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电芯(2)的极耳(21)的汇流板(3),所述极耳(21)穿过所述汇流板(3),且所述极耳(21)的穿过所述汇流板(3)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其中,所述换热组件配置为能够为所述极耳(21)提供热量或带走所述极耳(21)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3)与所述极耳(2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插口(31),并配置为:所述极耳(21)穿过所述插口(31)后贴合在所述汇流板(3)的背离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3)的背离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接片(32),所述连接片(32)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插口(31),所述极耳(21)穿过所述插口(31)后贴合在所述连接片(3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汇流板(3)的背离所述电芯组件一侧的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与多个所述极耳(2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背离所述汇流板(3)的一侧的散热翅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训振廖珂盛军俞会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